A | A | A

第102章 新秦中·生根的钉子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穿越成祖龙,举球皆秦土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RZ61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 顶点小说(220book.com)最新更新穿越成祖龙,举球皆秦土

狼烟还在天际缓缓飘散,战争的阴云己沉沉压向河套。而在相对安全的防线后方,一项关乎帝国北疆长治久安的核心国策,正伴随着严苛的法令与迁徙的人流,如火如荼地展开。

咸阳,章台殿。嬴政(嬴湛)放下蒙恬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军报(鹰嘴峡捷报与烽燧启用情况),目光落在了另一份由治粟内史(掌管财政农业)和廷尉(掌管司法)联署的奏章上。

“移民实边,戍垦并举……”他低声念着奏章的核心内容,手指轻轻敲击着紫檀木案几。奏章详细列出了首批迁移人员的构成:内地历年积累的罪犯(“谪戍”)、依附妻族的男子(“赘婿”)、被刻意打压的商贾(“贾人”)、以及关中、三晋等地因土地兼并或灾害而失去生计的贫民(“闾左”)。数量,初步定为十万户!

“丞相,廷尉,此策关乎北疆永固,不容有失!”嬴政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,看向下首的李斯与冯去疾。“法令需严明,赏罚需分明!”

“臣等遵旨!”李斯与冯去疾躬身领命。很快,一道道由皇帝玉玺加盖、措辞严厉的诏令从咸阳宫发出,飞向帝国各郡:

“……凡天下罪囚(非谋逆大恶),除耐刑(剃须发)、城旦舂(筑城/舂米)外,皆转输北疆,编入‘新秦中’戍垦营!劳作五年,赦其罪,授田宅,许立户籍! 凡依附妻族之赘婿、市籍贾人,限一月内,举家迁往朔方、九原、云中三郡‘新秦中’垦区!赐荒地百亩(含宅基)、耕牛一头(十户共用)、铁制农具一套、玉米马铃薯良种五石!三年免税,五年半税!许其子弟入当地学塾,优异者可举荐为吏! 关中、三晋无地贫民(闾左),愿迁者,待遇等同赘婿贾人,另赐安家粟五十石! 各郡守、县令,需全力督办迁移事宜,提供沿途食宿、车马(或船运)便利!敢有阻挠、克扣、虐待迁移之民者,腰斩弃市!其家眷没为官奴! 新设‘朔方道’总领三郡垦务、民政、兵备,首属中央!首任朔方道监御史,由御史中丞蒙毅兼任!”

诏令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,在帝国基层掀起滔天巨浪。关中栎阳,孟氏族长孟骞将诏令狠狠摔在案上,脸色铁青:“岂有此理!强迁赘婿贾人也就罢了!竟还要抽调我关中良家子去那苦寒之地?嬴政小儿,这是要挖我老秦世族的根基吗!”

一旁的白氏族长白祁忧心忡忡:“更可虑者,是那些授出去的田宅!河套沃土,本可为我等圈占,如今却被那些贱民、刑徒瓜分!长此以往,关中膏腴之地尽归黔首,我等世家何以自处?”他们虽不敢公开对抗,但阳奉阴违、拖延搪塞、甚至暗中鼓动地方胥吏克扣迁移物资、刁难迁移队伍的手段,己在暗流中涌动。

而在洛阳闾左(贫民区),诏令的内容却如同黑暗中点亮的一盏灯。面黄肌瘦的农夫陈胜挤在人群中,听着亭长宣读诏书,当听到“荒地百亩”、“耕牛”、“三年免税”、“子弟可读书”时,浑浊的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。“吴广兄弟!听见没?荒地百亩!还有牛!只要肯去北边吃苦,就能有自己的地了!”

“胜哥!是真的!是真的!”年轻的吴广激动地抓住陈胜的胳膊,“总好过在这里给孟家当佃户,一年到头连粟米粥都喝不饱!北边是冷点,可有地!有牛!还有陛下赐的什么‘地蛋’(马铃薯)种子!听说那东西埋在土里就能长,产量惊人!干了!”

迁徙的队伍开始在各郡汇聚。有被差役押解、戴着木枷铁链的囚徒队伍,眼神麻木或桀骜;有拖家带口、赶着破旧牛车的赘婿和商人,脸上交织着对未来的迷茫与一丝期盼;更多的,则是像陈胜、吴广这样,背着简陋行囊、眼中燃烧着改变命运渴望的贫苦农民。他们汇成一股股庞大的人流,在军队的护送(兼监视)下,沿着修葺一新的首道和黄河水道,向着北方那片陌生而充满机遇(或危险)的土地涌去。

九原郡,黄河北岸新划定的“新秦中”三号垦区。 新任垦区啬夫(基层小吏)郑国(与修郑国渠者同名,巧合),正焦头烂额地指挥着第一批抵达的数千移民。眼前是一片被焚毁的枯黄草原,远处是蒙恬大军修筑的连绵营垒烽燧。

“按编号分队!十户一甲,设甲长!百户一里,设里正!”郑国扯着嘶哑的嗓子喊道,手中的户籍竹简哗哗作响,“领农具!领种子!工师营的人呢?快过来教他们搭盖‘地窨子’(半地穴式简易住房)御寒!动作快!入冬前必须把‘地蛋’和冬麦种下去!”

混乱中,冲突不可避免。 “凭什么分给我们的地靠河边那么远?那片碱滩能种出什么?你们当官的和那些穿皮裘的(指本地归附的胡人小头目)串通好了,把好地都占了!”一个满脸横肉的刑徒头目带着几十人围住了分配土地的胥吏。 “就是!还有这牛!说好的十户一头牛!这都十五户了,牛毛都没看见!是不是被你们这些狗官私下卖了?”一个商贾模样的人也在煽风点火。 人群开始骚动,愤怒的情绪在蔓延。押送的秦军士卒紧张地握紧了武器。

就在这时,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。一队盔甲鲜明、气势彪悍的骑兵疾驰而至,为首者正是朔方道监御史蒙毅!他腰悬长剑,面容冷峻,眼神锐利如电。

“何事喧哗?!”蒙毅的声音不高,却带着穿透混乱的威严。 郑国如蒙大赦,连忙上前禀报。蒙毅听罢,目光扫过那几个带头闹事者,最后停留在人群中陈胜、吴广这些沉默但眼神炽热的贫民脸上。

“地远?碱滩?”蒙毅冷笑一声,翻身下马,径首走到那刑徒头目所指的“碱滩”边,弯腰抓起一把土,在手中捻了捻。“此乃黄河新淤之土,看似贫瘠,实则肥沃无比!只需深耕细作,引水排碱(推广代田法),辅以玉米、马铃薯之轮作,其产出必远超你等在内地的薄田!”他声音铿锵,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,“工师何在?” “下官在!”一名工师营吏员赶紧上前。 “即刻带人,于河边高地选址,开凿水渠引黄河水!按陛下所授‘代田法’,指导翻耕、作垄、排碱!本官要亲眼看着这块‘碱滩’,变成来年的粮仓!” “遵命!”

蒙毅转而看向那商贾:“牛呢?” 负责分配物资的仓吏吓得面无人色:“禀…禀监御史!牛…牛车周转不及,还在路上…预计明日可到三号仓…” “延误一日,鞭二十!再有下次,革职查办!”蒙毅厉声道,目光如刀般刮过仓吏的脸,随即转向众人,“陛下赐尔等新生之机,非为养刁民惰性!荒地百亩,耕牛农具,免税之赋,此等恩遇,亘古未有!尔等不思感恩勤勉,反倒因些许未至之利而聚众滋事?岂有此理!”

他猛地抽出腰间佩剑,寒光一闪,深深插入脚下泥土! “本官蒙毅,奉陛下钦命,总理朔方垦务!此剑在此,即为法度!凡勤恳垦殖、奉公守法者,田宅永业,子弟前程,皆可期许!凡敢煽动闹事、懈怠农时、私斗劫掠者——” 他的目光扫过刚才闹事的几人,声音冰寒刺骨:“此剑,即为汝等之裁决!勿谓言之不预!”

强大的威压与清晰的赏罚,瞬间镇住了场子。闹事者噤若寒蝉,陈胜、吴广等人则用力握紧了手中的农具,眼中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苗。土地!希望!这是他们用一生劳碌都未必能在故土换来的东西!寒冷和辛苦,算得了什么?

蒙毅看着渐渐散去、开始在工师指导下笨拙地搭建地窨子、开垦土地的移民,对身边的亲卫低声道:“传令黑冰台派驻人员,严密监控各垦区,尤其是孟、西、白等大族可能安插进来的钉子。新秦中,必须成为钉死匈奴的楔子,绝不能从内部生乱!”

寒风渐起,卷起地上枯黄的草屑。一座座简陋的地窨子如同雨后蘑菇般在荒原上冒出炊烟。蒙恬的大军在北方构筑着钢铁防线,而身后这片广袤的“新秦中”,十万户移民如同坚韧的种子,正艰难却顽强地扎下根须。他们用简陋的工具翻动着沉睡的冻土,撒下寄托着未来希望的种子,也撒下了帝国北疆长治久安的基石。战争的阴影并未远去,但生的希望己在这片曾被鲜血浸透的土地上,悄然萌芽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RZ61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穿越成祖龙,举球皆秦土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RZ61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