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78章 艺苑同春

小说: 白虎御唐:龙阙血鉴   作者:小狩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白虎御唐:龙阙血鉴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1IH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山顶的晨雾还未散去,我己循着悠扬的琴声走向逻些城的艺苑。这座由唐蕃工匠共同修建的院落,飞檐上既挂着汉地的风铃,又系着吐蕃的经幡,风过时,两种声响交织成独特的韵律,像在呼唤着新一天的生机。

我的鼻尖捕捉到松烟墨与矿物颜料混合的气息,那是艺苑画室传来的味道。推开门,只见大唐的画师正与吐蕃的画工围在一张巨大的画布前创作,画布上,长安的宫阙与吐蕃的雪山遥遥相对,中间用一条奔腾的江河连接,笔触间既有汉地的工笔细腻,又有吐蕃的写意雄浑。

“白泽大人,您看这配色如何?” 大唐画师举起一支蘸满石绿的画笔,颜料里掺了吐蕃特有的矿物粉末,色泽愈发沉稳。我用爪子轻碰画案上的颜料盘,里面汉地的花青与吐蕃的赭石相互调和,晕染出一种温润的碧色,恰好用来描绘江面上的水波。画工们的笑谈声里,汉文的 “渲染” 与吐蕃文的 “勾勒” 交替出现,像在共同编织一幅绚丽的画卷。

巳时的阳光洒满乐坊,唐蕃的乐师们正在排练新谱的乐章。大唐的琵琶与吐蕃的扎念琴合奏,汉地的笛音伴着吐蕃的骨笛声,旋律时而如长安的细雨缠绵,时而如高原的长风豪迈。我趴在乐师们脚边,看着他们手指在琴弦上翻飞,大唐乐师学着用吐蕃的节奏弹奏,吐蕃乐师则模仿着汉地的滑音技巧,彼此的眼神里满是欣赏。

忽然,一曲终了,乐师们纷纷拿起乐器交流心得。大唐的琴师指着扎念琴的琴弦,用吐蕃语询问调音的技巧;吐蕃的鼓手则敲着汉地的编钟,好奇地打听不同钟体的音高差异。我甩了甩尾巴,尾巴尖扫过地上的乐谱,上面的音符既有汉地的工尺谱,又有吐蕃的符号记谱,两种记法在纸上和平共存,共同记录着动人的旋律。

午后的雕塑坊里,叮叮当当的凿石声不绝于耳。大唐的石雕匠与吐蕃的泥塑匠正合作打造一尊佛像,佛像的面容带着汉地的圆润慈悲,衣纹却采用了吐蕃的流畅线条,身上的装饰既有汉地的璎珞,又有吐蕃的珠宝,两种风格完美融合,仿佛这尊佛像本就该如此庄严美好。

我凑到雕塑台前,看着匠人们手中的工具。汉地的刻刀与吐蕃的凿子在石头上交替起落,大唐匠人教吐蕃匠人次第雕刻的技法,吐蕃匠则传授大唐匠人如何运用酥油泥塑的塑形技巧。旁边堆放的半成品里,有带着吐蕃风格的汉地石狮,也有融入汉地元素的吐蕃经幢,每一件都透着交融的巧思。

傍晚的舞坊里,唐蕃的舞姬正在排练一支新舞。她们的舞姿既有大唐霓裳羽衣舞的飘逸,又有吐蕃锅庄舞的热情,裙摆转动时,汉地的丝绸与吐蕃的氆氇相互映衬,像一朵盛开的双色花。舞姬们的脚步踏在地板上,节奏时而如长安的流水潺潺,时而如高原的马蹄声声,两种韵律交织在一起,和谐而富有活力。

我蹲在舞坊的角落,看着她们相互纠正动作。大唐舞姬教吐蕃舞姬如何运用水袖的技巧,吐蕃舞姬则教大唐舞姬如何让脚步更有力量。休息时,她们围坐在一起,分享着彼此的舞谱,汉文的 “身段” 与吐蕃文的 “步伐” 在交谈中频繁出现,像在共同谱写一首舞动的诗篇。

夜幕降临时,艺苑的灯火亮了起来,唐蕃的艺术家们聚在庭院里,展示着一天的成果。画师们铺开画卷,乐师们奏响新曲,雕塑匠们摆放好半成品,舞姬们跳起新排的舞蹈。整个艺苑都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,分不清哪是汉地的韵味,哪是吐蕃的风情。

我卧在庭院的石阶上,看着这一切,感受着艺术交融带来的美好。远处逻些城的灯火与艺苑的灯火交相辉映,像一片璀璨的星海。我知道,这些艺术成果是唐蕃友好交流的见证,也是两地文化共同繁荣的象征。

作为一头白虎,我或许无法理解艺术的精妙内涵,但我能感受到这份交融中蕴含的创造力与生命力。我会继续守在这里,看着画师们描绘出更美的画卷,听着乐师们奏出更动听的乐章,见证唐蕃的艺术在交融中不断发展,像这艺苑里的春天一样,永远生机勃勃。

作者“小狩”推荐阅读《白虎御唐:龙阙血鉴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1IH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白虎御唐:龙阙血鉴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1IH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