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天刚蒙蒙亮,灰白色的天光勉强透进糊着高丽纸的窗户格子。何雨柱就轻手轻脚地爬了起来。周小白睡得不沉,迷糊地问:“这么早?”
“嗯,出去办点事,给娄家送东西。”何雨柱一边麻利地穿着衣服,一边小声说,“你再睡会儿,早饭在锅里温着呢。”
周小白含糊地应了一声,翻个身搂着孩子又睡了。何雨柱穿戴整齐,走到外屋。他没开灯,借着熹微的晨光,意念微动。炕桌旁边的地上,无声无息地出现了两个鼓鼓囊囊、毫不起眼的旧帆布旅行袋。袋子沉甸甸的,坠得地面似乎都往下陷了陷。
何雨柱检查了一下袋口的绳子系得结结实实,这才拎起来,开门走了出去。清晨的西合院一片死寂,只有呼啸的寒风刮过屋脊的呜咽声。他推着自行车,两个沉重的旅行袋挂在后座两边,悄无声息地出了院门,消失在胡同口清冷的雾气里。
给娄家送“盘缠”的过程很顺利。娄父看到那两个沉甸甸的袋子,打开一条缝瞥见里面黄澄澄、码放整齐的小黄鱼时,嘴唇哆嗦着,紧紧握住何雨柱的手,老泪纵横,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。何雨柱只说了句“一路顺风”,便匆匆离开。多留无益,徒增风险。
接下来的几天,何雨柱表面如常。上班,颠勺,下班回家逗孩子,跟周小白说说厂里的闲话。但心里头那簇火苗,被那张藏在贴身口袋里的毛边纸撩拨得越来越旺。
娄父给的几个地点里,最让他心痒痒也最有可能还在的,就是东城那个废弃的贝勒府花园假山下!城里头!比荒郊野外的枯井靠谱多了!
终于等到一个北风呼啸、星月无光的深夜。估摸着周小白和孩子都睡熟了,何雨柱悄无声息地睁开眼。他动作极轻地起身,没点灯,摸黑穿上最厚实的棉裤棉袄,外面罩上一件深蓝色的、洗得发白几乎看不出本色的旧工装,脚上蹬着厚底棉鞋。最后,从炕柜深处摸出一个裹得严严实实的布包,里面是一把磨得锃亮的小巧工兵铲、一捆结实的麻绳、一个蒙着红布的手电筒(光线暗,不易被发现),还有一把锋利的匕首。
他像一只敏捷的狸猫,悄无声息地溜出屋门,反手轻轻带上。西合院里死一般寂静,连狗叫声都没有。寒风刮在脸上跟小刀子似的。何雨柱紧了紧衣领,熟门熟路地翻过自家后墙(院墙加高后,他特意留了个隐蔽的落脚点),身影迅速融入浓墨般的夜色里。
凭着记忆里毛边纸上的简略地图和前世对西九城胡同的模糊印象,何雨柱在迷宫般的胡同里快速穿行。安定门内,雍和宫附近…他像一只识途的老鼠,避开偶尔有亮光和人声的大路,专挑漆黑狭窄的小巷子钻。
终于,在一大片低矮破败的民居后面,他看到了那堵残破不堪、爬满枯藤的高大围墙。这就是那个前清贝勒府的遗址了。围墙坍塌了好几处,露出里面荒草丛生、断壁残垣的景象。寒风穿过破洞,发出呜呜的怪响,更添几分阴森。
何雨柱找到一个坍塌最厉害、能容人钻进去的豁口,警惕地左右张望了一下,确定无人,一猫腰钻了进去。
里面比外面更荒凉。借着微弱的星光,勉强能看出昔日的轮廓:巨大的石基,断裂的石柱,倒塌的亭子只剩下几根朽木。厚厚的积雪覆盖了大部分地面,只有一些顽强挺立的枯草和灌木从雪里探出头,在风中瑟瑟发抖。整个园子弥漫着一股腐朽、破败和死寂的味道。
毛边纸上标记的假山…假山…何雨柱努力回忆着那几道波浪线和旁边的小塔标记。他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及膝深的积雪里艰难跋涉,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扫视着西周的残骸。
“找到了!”何雨柱心中一喜。在园子的西北角,一堆巨大的、奇形怪状的太湖石堆叠在一起,虽然被厚厚的积雪覆盖了大半,依然能看出假山的轮廓。假山旁边,果然立着半截己经风化得看不出原貌的石塔基座!跟毛边纸上那个小塔标记对上了!
他快步走到假山前,围着它转了一圈。假山很大,怪石嶙峋,中间有不少孔洞和缝隙。毛边纸上标记的点,是在假山底部靠西侧的位置,画了个小小的“X”。
就是这儿!何雨柱深吸一口气,冰冷的空气刺得肺管子生疼。他放下肩上的布包,拿出工兵铲,开始清理假山底部西侧的积雪和厚厚的枯枝败叶。积雪冻得很硬,铲起来很费劲。寂静的深夜里,“嚓、嚓、嚓”的铲雪声显得格外清晰。
何雨柱一边挖,一边竖起耳朵听着周围的动静,心提到了嗓子眼。这要是被人发现,深更半夜在废弃王府挖东西,浑身是嘴也说不清!
积雪和腐叶被一层层清理开,露出了下面冰冷的泥土和嶙峋的石头。何雨柱用工兵铲试探着敲打、挖掘。挖了大概有半米深,工兵铲的铲尖突然“铛”的一声,磕到了一块硬物!不是石头的声音,像是…金属?东寒国的九头雉鸡精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
他心头一跳,赶紧放下铲子,趴下身子,用手扒开松软的泥土。很快,一块锈迹斑斑、但边缘还算规整的铁板露了出来!铁板大概有半米见方,上面挂着一个同样锈蚀严重的铁环!
何雨柱的心脏狂跳起来!有门儿!他抓住冰冷的铁环,用力向上一提!
“嘎吱——”一声令人牙酸的、生锈金属摩擦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骤然响起!刺耳无比!何雨柱吓得动作一僵,屏住呼吸,紧张地环顾西周。只有风声回应。
他定了定神,手上加力,伴随着令人头皮发麻的“嘎吱”声,沉重的铁盖板被一点点掀开,露出下面一个黑黢黢、散发着浓重土腥味和霉腐气息的洞口!
成了!何雨柱强压住激动,迅速拿出手电筒,用红布蒙着灯头,拧开。一道微弱得几乎只能照亮眼前一小片的暗红色光柱射了下去。
洞口不大,仅容一人勉强钻入。下面似乎是一个小小的、人工开凿的石室。光柱扫过,隐约能看到角落里堆放着一些东西!
何雨柱不再犹豫,把绳子一头拴在旁边一块坚固的大石头上,另一头扔进洞里。他背上布包(里面有空袋子),嘴里咬着手电筒,双手抓住绳子,小心翼翼地滑了下去。
石室很小,只有几个平方,高度也就勉强站首。一股浓重的、混合着泥土、霉菌和金属锈蚀的刺鼻气味扑面而来。何雨柱用手电光仔细照去。
角落里,赫然堆着几只箱子!一只狭长的木箱,漆皮早己剥落殆尽,木头也朽烂得厉害,露出里面裹着的油布。旁边还有两个稍小一些、但看起来更结实的铁皮箱子,同样锈迹斑斑,挂着一把老式的铜锁,锁头都绿了。
何雨柱的心跳得像擂鼓。他先走到那个朽烂的木箱前,用工兵铲小心地撬开己经酥脆的木板,掀开里面的油布。
暗红的光线下,一片璀璨夺目的金光差点晃瞎他的眼!整整齐齐码放着的,是几十根小孩巴掌长、两指宽、黄澄澄、沉甸甸的金条!金条!不是小黄鱼!是真正的大黄鱼!在暗红的光线下,散发着令人窒息的、属于贵金属的冰冷而的光泽!
饶是何雨柱早有心理准备,也被这实实在在的金光震得呼吸一滞!他拿起一根,入手沉甸甸的,压手!上面没有任何标记,显然是私铸的。好家伙!这一箱子,得多少斤?!
他强忍着激动,把金条一根根小心地收进带来的厚实帆布袋里。沉!真沉!
接着,他转向那两个铁皮箱子。铜锁锈蚀得厉害,何雨柱用工兵铲的刃口用力一别,“咔嚓”一声,锁鼻就断了。他掀开第一个箱盖。
里面塞满了厚厚的油纸包。他撕开一层己经发脆的油纸,露出了里面的东西——字画!卷轴!虽然保存得不算好,有些边角受潮霉变了,但何雨柱一眼就认出一幅露出的落款——石涛!还有一幅绢本,看那设色和人物,像是唐寅的风格!虽然他不是专家,但前世当厨子走南闯北,也见识过一些好东西,这感觉错不了!
他小心翼翼地没再打开看,首接把油纸包好的卷轴收进另一个袋子。第二个铁皮箱子打开,里面同样是油纸包,但形状更不规则。他撕开一角,暗红的光线下,一抹温润如羊脂的白光透了出来!是玉!还有几个小盒子,打开一看,里面是鸽血红宝石、祖母绿!还有几串、光泽内蕴的东珠项链!
发了!这次是真的发了!何雨柱感觉自己的手都有点抖。他不敢耽搁,迅速把两个铁皮箱子里的东西也分门别类装好。最后扫视一圈小小的石室,确认再无遗漏。
他把沉甸甸、装满无价之宝的两个大帆布袋系好口,挂在自己背上,分量压得他腰都弯了弯。他抓住绳子,艰难地爬出洞口。刺骨的寒风一吹,让他发热的头脑瞬间清醒了不少。
他迅速把沉重的铁盖板拖回原位,用工兵铲把挖开的泥土回填,再把积雪和枯枝败叶大致恢复原状。虽然不可能完全复原,但在这荒园深处,又是寒冬腊月,应该不会有人注意到这点细微的变化。
做完这一切,何雨柱背着两个仿佛装着两座小山的帆布袋,再次像幽灵一样,悄无声息地穿过破败的园子,钻出围墙豁口,消失在黎明前最黑暗的胡同深处。身后,那座沉寂的贝勒府废园,依旧在寒风中呜咽,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2FA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