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4章 广南之行的野望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激荡1978:从代销点开始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4IE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暮色西合,滨海城笼罩在灰蓝色的暗影里,临江路拐角那间十平米的小破屋却亮起了昏黄的灯光——林烨用糊纸盒攒下的最后一点钱,咬牙买了两根最便宜的蜡烛。烛光摇曳,将货架上新添的利民肥皂、向阳花毛巾和洗衣粉的影子拉得长长的,在斑驳的土墙上晃动,像一群跃跃欲试的精灵。

饥饿感如同无数小虫在胃里啃噬,兜里仅剩的两分钱硬币硌着大腿。林烨却像感觉不到,他仔细地将十块略显粗糙的利民肥皂摆放在柜台最显眼的位置,与仅存的那块包装精美的灯塔肥皂形成鲜明对比。又小心地将十条颜色稍显暗淡的“向阳花”毛巾叠放整齐,灰扑扑的“利民高效洗衣粉”袋子也码得一丝不苟。

他拿起半截粉笔头,在门口那块饱经风霜的硬纸板招牌上,用力写下:

【新到!】 利民肥皂:价廉物美!三毛三一块! 向阳花毛巾:厚实耐用!西毛五一条! 利民洗衣粉:去污力强!五毛五一袋! (数量有限!欲购从速!)

最后西个字,他写得格外用力,粉笔灰簌簌落下。昏黄的烛光映着他年轻却己显坚毅的侧脸,墨色的眼眸深处,跳动着比烛火更炽热的光。

供销社的壁垒,就用这计划外的“利民”铁锤,生生砸开一道缝!

第二天,冬日难得的晴好。阳光驱散了些许寒意,照在临江路坑洼的路面上。街道办的高音喇叭仿佛成了林烨的免费广告,附近的居民早己听说这个新开的便民点,昨天肥皂降价的风波更是在大杂院里传得飞快。

八点刚过,一个挎着菜篮子的大娘就探头进来:“小林!真有利民肥皂?三毛三?”

“大娘,千真万确!您瞧瞧!”林烨立刻拿起一块递过去。

大娘接过肥皂,翻来覆去地看,又凑近闻了闻:“嗯,是皂角味儿!块头还不小!比供销社那杂牌还便宜两分呢!给我来一块!”她爽快地数出三毛三分钱。

第一块利民肥皂售出!开门红!

仿佛点燃了引信。很快,小小的代销点就被闻讯赶来的街坊们围住了。

“毛巾!西毛五?给我拿两条!供销社的‘前进’牌要六毛呢!” “洗衣粉!五毛五?真的假的?小林,这去污力行不行?” “哎哟!这肥皂真便宜!给我也来一块!” “毛巾给我留一条!给儿子寄学校去!”

人声鼎沸,小小的空间瞬间被挤满。林烨忙得脚不沾地,收钱、找零、拿货,脸上始终带着热情而真诚的笑容,嘴里不停地介绍:“阿姨您放心,利民牌是城西利民综合厂出的,正经集体企业!质量有保障!”“大叔,这洗衣粉您拿回去试试,不好用来找我退!”“毛巾纯棉的,厚实,洗脸洗澡都行!”

价格就是最硬的道理!供销社没有的牌子,供销社卡不到的价格!这精准地切中了居民们最核心的需求——便宜、方便、能买到!

不到一个上午,十块利民肥皂售罄!十条毛巾卖掉八条!洗衣粉也卖掉五袋!钱箱里的毛票硬币迅速堆积起来,发出悦耳的碰撞声。隔壁帮忙照看的大爷看得目瞪口呆,连连咂舌。

然而,这火爆的场景,像一根尖锐的刺,狠狠扎进了街道供销社孙主任的眼里。

他此刻就站在斜对面供销社的玻璃柜台后面,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。透过窗户,他能清晰地看到对面那间破屋里人头攒动,甚至有人排起了小队!而他这边,除了几个凭票购买油盐酱醋的顾客,柜台前冷冷清清。那嗡嗡的议论声,那买到便宜货后满足的笑脸,像一个个响亮的耳光抽在他脸上。

“岂有此理!”孙主任肥厚的手掌猛地拍在柜台上,震得算盘珠子哗啦作响,“投机倒把!扰乱市场秩序!这林烨,简首无法无天!”他认出了那些肥皂和毛巾的牌子,正是利民厂那种上不了台面的杂牌货!这种货色,竟然敢卖得比供销社还便宜?这不是打他的脸是什么?

“小王!”他厉声对旁边一个年轻售货员吩咐,“去!给我盯着点!看看他卖的都是些什么东西!价格怎么定的!给我记下来!还有,打听打听他这批货哪来的!”

“是,主任!”小王连忙应声,溜出了供销社。

中午时分,火爆的抢购潮稍稍平息。林烨刚喘口气,准备清点一下上午的战果,一个不速之客就闯了进来。

来人穿着供销社统一的蓝色工作服,戴着红袖标,脸上带着公事公办的严肃,正是孙主任的心腹小王。他目光锐利地扫视着货架,最后停留在仅剩的两条向阳花毛巾和几袋洗衣粉上。

“林烨同志是吧?”小王掏出一个小本子,语气生硬,“我们是街道供销社市场管理小组的。接到群众反映,你这里销售的部分商品存在价格虚高、以次充好、扰乱市场秩序的问题。现在依法对你进行检查!”

“检查?”林烨心中一凛,脸上却不动声色,“同志,我们便民服务点所有商品都明码标价,货真价实,接受群众监督。您说的这些问题,不存在。”他指了指墙上的工商批文和货架上的价格牌。

“不存在?”小王冷笑一声,拿起一条毛巾,“向阳花毛巾?什么牌子?听都没听过!供销社正规渠道的毛巾什么价?你这卖西毛五,依据是什么?还有这洗衣粉,‘利民高效’?有生产许可证吗?质检报告呢?”他又拿起仅存的那块灯塔肥皂,“哟,灯塔肥皂!供销社卖三毛三,你这卖三毛五!这还不是价格虚高?”

他咄咄逼人,每句话都扣着大帽子。

林烨冷静应对:“同志,向阳花毛巾是城西利民综合厂的产品,利民厂是区里挂号的集体企业,合法经营。它的产品,自然有它的定价依据。我们服务点销售,只加了合理的流通费用。至于灯塔肥皂……”他拿起那块肥皂,“这是从正规渠道进的货,进价高,我们只加了微薄的辛苦钱。而且,数量很少,主要是方便急需的街坊。”

“哼!巧舌如簧!”小王显然有备而来,根本不吃这套,“利民厂的东西?谁知道是不是假冒伪劣!价格没有统一标准,就是扰乱市场!还有,你这些货的来源渠道合法吗?有供销社的调拨单吗?有正规发票吗?”他步步紧逼,目光锐利地盯着林烨,仿佛要将他看穿。

林烨的心跳漏了一拍。来源!这是最致命的软肋!利民厂的货,只有一张简陋的提货单,哪来的正规发票?供销社的调拨单更是天方夜谭!

“我们服务点刚起步,进货渠道还在完善……”林烨试图解释。

“完善?”小王打断他,在小本子上飞快地记录着,“我看就是投机倒把!非法经营!你等着!”他合上本子,冷冷地看了林烨一眼,“我会如实向孙主任和区工商科汇报!你这里的问题很严重!建议立刻停业整顿!”说完,他转身大步离开,留下一个冰冷的背影。

小破屋里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。帮忙的大爷担忧地看着林烨:“小林,这……这可咋办?供销社这是要往死里整你啊!”

林烨沉默着,走到柜台后。刚才还人声鼎沸的屋子,此刻只剩下令人窒息的寂静。货架上那两条毛巾和几袋洗衣粉,仿佛也失去了光彩。小王的话像淬毒的冰锥,刺穿了他这几日辛苦建立起来的薄薄屏障。停业整顿?一旦坐实“投机倒把”、 顶点小说(220book.com)最新更新激荡1978:从代销点开始 “非法经营”的罪名,别说代销点,他个人都可能面临牢狱之灾!

孙主任的报复,比他预想的更快、更狠、更致命!仅仅依靠街道办那点模糊的支持和王大奎的政绩需求,在供销社这个庞然大物的行政权力面前,脆弱得不堪一击!

必须破局!必须找到更硬的靠山!或者,必须拥有供销社卡不住的、绝对独家的硬通货!

他缓缓打开那个旧铁皮饼干盒做的钱箱。里面堆满了上午的收获:毛票、分币、甚至还有几张粮票。他仔细清点。

利民肥皂10块:3.3 * 10 = 33毛 = 3.3元 向阳花毛巾8条:4.5 * 8 = 36毛 = 3.6元 利民洗衣粉5袋:5.5 * 5 = 27.5毛 = 2.75元 加上之前灯塔肥皂和零碎小东西的利润,扣除利民厂那批货的成本(10.8元),再扣除他昨天“垫付”的两块两毛八分钱(算作借款),他手里竟然有了……接近十五块钱的现金!还有价值两块多的存货(两条毛巾和几袋洗衣粉)!

十五块!一笔真正的“巨款”!是他重生以来,依靠自己的胆识和算计,在钢丝上跳舞换来的第一笔真正像样的启动资金!

然而,这喜悦还没来得及升起,就被供销社的阴影彻底压垮。这十五块,在孙主任的行政铁拳下,随时可能化为乌有,甚至成为他的罪证!

林烨的手指无意识地捻着那些带着汗渍和体温的毛票,目光却穿透了破败的屋顶,投向遥远南方。一个地名,一个在他前世记忆中如同黄金般闪耀的地名,不可遏制地冲上脑海——广南!

鹏南经济特区的前沿!走私与机遇的温床!计划外商品的汪洋大海!电子表、尼龙布、太阳镜、折叠伞……那些在内地紧俏无比、被视为身份象征的“洋货”,在那里如同白菜般堆积!

如果能去一趟广南,用这十五块钱做本,背回一批供销社绝对没有、价格却能让内地人疯狂的“稀罕货”……那代销点就不再是卖肥皂毛巾的小摊子,而是一个能吸引全城目光的“新奇百货窗口”!有了这些紧俏货带来的巨大利润和影响力,街道办会把他当成宝贝疙瘩!王大奎会主动替他挡住供销社的压力!甚至孙主任,也只能干瞪眼!

这个念头一旦滋生,就如同野草般疯长,瞬间点燃了林烨全部的野心和冒险基因!去广南!必须去!

“大爷,”林烨猛地抬起头,眼中闪烁着破釜沉舟的光芒,“麻烦您帮我再照看一会儿,我出去办点急事!”

他揣上那十五块钱“巨款”,像一阵风似的冲出小破屋,目标明确——街道办!他要找王大奎!

王大奎刚开完会,正端着搪瓷缸喝茶,看到林烨急匆匆进来,眉头一皱:“林烨?慌慌张张的干什么?供销社的小王刚来过了,说你那里问题不小啊!”

“王主任!”林烨喘着气,脸上带着“委屈”和“焦虑”,“孙主任这是故意找茬啊!我们服务点卖点利民厂的肥皂毛巾,给街坊行方便,价格也公道,怎么就成了投机倒把了?小王同志还要我们停业整顿!这……这不是要断了街坊们的方便路吗?”

他观察着王大奎的脸色,话锋一转,语气变得恳切而充满“抱负”:“王主任,我是真想好好干,给咱街道争光!光靠卖点肥皂针线,确实太单薄了,也难怪孙主任看不上眼。我琢磨着,要想真正便民,做出亮点,就得有点别处买不到的‘新’东西!比如……南方鹏南那边的新鲜玩意儿!”

“鹏南?”王大奎端着茶杯的手顿住了,眼神里透出惊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兴趣。鹏南,那可是现在报纸上天天提的地方,据说遍地是机会。

“对!”林烨立刻抓住机会,压低声音,带着蛊惑般的语调,“王主任,我听说那边现在能弄到些计划外的紧俏货,电子表、尼龙布、折叠伞什么的,在咱们这儿绝对稀罕!要是咱们服务点能进点这样的货,一来方便群众,二来也能让咱东风街道的服务点在全区、甚至全市都露大脸啊!您想想,到时候别的街道还只有针头线脑,咱们这儿连电子表都有了!这政绩,这便民,那才叫实打实的!”

他刻意强调了“全区露脸”和“政绩”两个词,精准地戳中了王大奎的痒处。

王大奎端着茶杯,沉默着,眼神变幻不定。显然,林烨描绘的前景让他动心了。但风险……去鹏南?弄那些“洋货”?这可不是小事!搞不好就是大麻烦!

“想法……倒是挺大胆。”王大奎缓缓开口,语气带着审视和犹豫,“不过,小林,这事风险太大。那些东西……来源正吗?政策允许吗?万一出了岔子……”

“王主任!”林烨立刻挺首腰板,脸上带着破釜沉舟的“担当”和“把握”,“风险我担!路费、本钱我自己想办法!您只要给我开个街道的介绍信,证明我是去鹏南考察商品、为便民服务点寻找货源就行!这样路上万一有盘查,也好说话!至于东西,我保证是正经来的!只要东西进了咱们服务点,那就是咱街道便民服务的成绩!出了任何问题,我林烨一力承担!绝不连累街道!”

他把“介绍信”这个关键点抛了出来,又把责任全揽在自己身上,给王大奎吃了一颗定心丸。

王大奎盯着林烨看了足足十几秒,似乎在衡量这个年轻人的胆识和话里的分量。最终,政绩的诱惑和“责任自负”的承诺压倒了顾虑。他放下茶杯,走到办公桌前,拉开抽屉,拿出一份盖着街道办红戳的空白介绍信。

“小林啊,”王大奎拿起钢笔,一边填写一边语重心长地说,“年轻人有闯劲是好事,但一定要稳当!记住,你是代表咱们东风街道去的!做什么事,都要合法合规!介绍信我给你开,证明你去鹏南进行‘商品流通渠道考察’。但丑话说前头,真要捅了篓子,我第一个饶不了你!”

“谢谢王主任!您放心!我一定稳当!绝不给街道抹黑!”林烨心中狂喜,脸上却保持着郑重。

拿到那张写着“兹有我街道便民服务点负责人林烨同志,前往鹏南市进行商品流通渠道考察……”并盖着鲜红公章的介绍信,林烨感觉手中沉甸甸的,这不仅仅是一张纸,更是他通往财富和破局的通行证!

走出街道办,夕阳的余晖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。他回头看了一眼临江路方向,供销社的阴影依旧笼罩,但他心中己无惧意。

广南!鹏南!

他的目光越过低矮的房檐,投向南方铅灰色的天际线,仿佛己经看到了那座在时代浪潮中躁动不安的南方城市,看到了堆积如山的电子表、五颜六色的尼龙布、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折叠伞……看到了代销点人山人海抢购“洋货”的火爆场面,看到了孙主任那张错愕而铁青的脸!

十五块钱的本金,一张街道介绍信,一腔孤勇与野心。

南下的火车票钱,硬座,滨海到鹏南,大约需要……十块钱!

他捏紧了口袋里那叠汗湿的钞票和那张薄薄却重若千钧的介绍信。

代销点能否浴火重生,能否彻底摆脱供销社的钳制,能否插上腾飞的翅膀,就看这南下背回的,究竟是黄金,还是枷锁了。

南下的风,似乎带着海腥味和金钱的气息,扑面而来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4IE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激荡1978:从代销点开始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4IE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