货船在朝鲜半岛西海岸的雾里颠簸时,千叶松子正用军刀撬开日军的“军需罐头”。铁皮摩擦的锐响里,她的学生裙下摆沾着斑斑锈迹——那是昨夜从东京港宪兵队的搜查网里钻出来时,蹭在码头铁架上的。罐头里的豆子发着陈腐的霉味,她却吃得狼吞虎咽,像在寒川町小学的野外演习时那样,喉结滚动的频率比咀嚼声还急。
“慢点吃,没人抢。”光子往她手里塞了块烤麦饼,是法子用新麦磨的粉,焦香混着草药味——她今早往面团里掺了点安神的洋甘菊,怕松子想起父亲的军需库而失眠。她的和服袖口沾着墨绿色的汁液,是给“我”的银戒镀色时蹭的,那枚寒川町老银匠打的戒指,此刻在雾里泛着假黄金的光,像个蹩脚的谎言。
我的异能捕捉到船身两侧的心声,像受潮的棉絮般沉重:
- 甲板上搬运煤炭的朝鲜劳工:“这船往蚌埠运铁丝网,听说要把那里的人圈起来……我儿子就在蚌埠当差,不知还活着没……”
- 驾驶舱里的日军军需官:“佐藤少佐的电报说,有个戴银戒的黑市商人混上船了,让在仁川港严……”
松子突然呛了口,军刀“当啷”掉在甲板上,露出学生裙下藏着的军部证件——伪造的“文物普查员”身份,照片上的她剪了齐耳短发,像个刚出校门的东京大学生。“仁川港的宪兵队有我父亲的老部下。”她往雾里的海岸线望了望,那里的灯塔忽明忽暗,像只疲惫的眼,“他认得家族纹章,实在不行……”
“不行。”光子的声音很轻,却把她没说完的话堵了回去,“用你父亲的名义,就等于承认你还信那些鬼话。”她往“我”手里塞了个油纸包,里面是用草药汁密写的字条,“这是给上海地下党的暗号,见到‘穿蓝布衫、带铜烟袋’的人就递这个。”
船靠岸时,雾正浓得化不开。仁川港的码头上,日军岗哨的刺刀在雾里闪着冷光,每个朝鲜人过关时都要被搜身,银元、铜器甚至贴身的银饰,全被宪兵粗暴地扔进“军需收纳箱”。个穿韩服的老妇人死死抱着个木盒,被刺刀捅穿了手掌,血珠滴在木箱上,渗进木纹里——我的异能突然刺痛,看见木盒里的婴儿襁褓,上面绣着褪色的太极图。
“那是给孩子辟邪的。”松子的指尖在学生裙上掐出红印,证件在口袋里硌得慌,“我在寒川町教过个朝鲜裔学生,他母亲也绣过这个。”她的头顶飘出字:“可父亲的日记里写着‘朝鲜人不配拥有信仰’……”
旧书摊藏在码头后巷,老板是个戴圆框眼镜的儒生,长衫洗得发白,袖口磨出的毛边像蓬乱的头发。他的摊位上摆着些破烂的汉文典籍,最角落的《论语》封皮发黑,纸页脆得像枯叶——我的异能突然嗡鸣起来,像触到了陈年的体温:这书的原主是南宋的藏书家,元代时随商船传入朝鲜,去年日军“征缴”全州乡校时被抢走,老板的儿子就是那时被抓去当炮灰的。
“这书……”我故意用生硬的朝鲜语开口,指尖划过泛黄的书页,“多少钱?”
老板的喉结动了动,眼镜片后的眼睛红得像浸了血:“十块银元,给我儿子买条活路。”他的头顶飘出字:“这是祖宗传了七百年的东西,给日本人不如烧了……可小石头还在宪兵队的牢里……”
松子突然用东京话喊住巡逻的宪兵,指着远处的劳工:“那些人在偷军需煤炭!”她的学生裙在雾里像面摇晃的旗,成功把注意力引了过去。光子趁机往老板手里塞了半根金条——前情从艺妓馆带的赃物,“够买十个儿子的活路了。”她的声音压在雾里,“书我们要了,再帮你弄张去青岛的船票。”
老板的眼镜“啪嗒”掉在地上,镜片碎了片,他却没捡,只是对着《论语》磕了三个头,额头在青石板上撞出闷响。我的异能看见他记忆里的画面:儿子穿着新做的韩服,在全州乡校的杏树下读《论语》,声音脆得像银铃——而现在,那孩子正被绑在宪兵队的柱子上,嘴里塞着破布。
回船时,雾里突然窜出个穿宪兵制服的年轻人,肩章还是新兵的模样,手里攥着块从艺妓馆抢的玉佩——前情“我”塞给他的赃物。“这书……”他的声音发颤,眼睛却死死盯着《论语》,“佐藤少佐说,抓到私藏文物的,赏五十块银元。”
我的异能感知到他头顶的字:“等把这书交上去,就能调回东京了,再也不用待在这鬼地方……”
松子突然笑了,学生裙的裙摆扫过他的军靴:“佐藤少佐?哪个佐藤?是在南京抢绸缎铺的那个吗?”她往他手里塞了张照片——前情从艺妓馆搜的,佐藤少佐醉醺醺地举着抢来的玉佩,背景里的南京百姓被绑在柱子上,“我父亲是军部文物审查官,这书是我们要的‘样本’,你想抢功?”
新兵的脸瞬间白了,像被雾冻住的纸。光子往他药包里塞了片泻药草,“这是东京来的‘特效药’,治你刚才搜身时吸入的煤尘。”她的和服袖子扫过他的肩章,“想调回东京,就别管不该管的事。”
船重新驶入雾中时,“我”把《论语》裹进光子的草药垫里,纸页间的霉味混着洋甘菊的香,像段被岁月泡软的记忆。松子靠在栏杆上,学生裙被海风掀得猎猎响,露出里面绑着的军部证件——伪造的照片上,她的齐耳短发沾着樱花,像极了寒川町春天的模样。
“刚才那个老儒生……”她的声音突然低了,“他儿子读《论语》的样子,像极了我小时候听父亲讲‘武士道’。”
光子往她手里塞了个布包,是从老儒生那买的炒栗子,壳上还沾着仁川港的煤渣。“等战争结束了,”她的指尖在栗子壳上划着,“让法子在寒川町种片栗子林,再请个中国先生来教《论语》。”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87Q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