或许,在这乱世的雨里,比金条更重的,是那些藏在笔墨里的、不被枪炮碾碎的东西——比如老王孙女的红头绳,比如光子写在说明书上的草药汁,又比如,穿旗袍的松子和穿和服的光子,在雨夜里,为一幅古画,沉默地擦拭着来自六百年前的水渍。
夜渐深时,《溪山行旅图》的绢本突然“啪”地响了声,像是有片花瓣落在上面。我知道,那不是花瓣,是某个被时光掩埋的灵魂,在这雨巷的尽头,轻轻应了声。
——
在国际饭店 12 楼的套房里,留声机里传出的《夜来香》旋律,如泣如诉,仿佛被窗外的雨打湿了一般,黏糊糊地贴在那丝绒窗帘上,让人不禁想起那潮湿的夜晚和朦胧的月光。
我静静地靠在露台的藤椅上,手中随意地把玩着一枚宋版书的竹书签。这书签精致而古朴,上面刻着“学而时习之”的字样,那刀法细腻,字迹娟秀,仿佛是一位古代文人雅士的手笔。
我用手指轻轻着那刻痕,感受着岁月在上面留下的痕迹。这枚书签似乎己经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翻阅,被无数人抚摸过,它的表面己经被得发亮,散发出一种淡淡的光泽。
“浴缸的水快凉了。”光子的声音仿佛从遥远的地方飘来,悠悠地传入人的耳朵里。那声音带着一丝慵懒,似乎还沉浸在刚刚的沐浴之中。
浴室的门半掩着,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光子的身影。她身着一袭精致的和服,和服的袖子上沾着些许泡沫,那是法国进口的沐浴露,散发着浓郁的香气,甚至盖过了她身上惯有的草药味。
光子轻轻地往浴缸里撒了一把玫瑰花瓣,那些花瓣如雪花般飘落,在水面上漂浮着。这些玫瑰花瓣是她下午在霞飞路的花店买的,当时老板娘用生硬的日语对她说:“这花配太君的气质,真是再合适不过了。”光子只是微微一笑,并没有接话,她的目光却被那些娇艳欲滴的玫瑰花瓣所吸引。
我的异能捕捉到套房里的细碎动静,像撒在绸缎上的珍珠:
- 松子在衣帽间试穿新做的真丝睡袍,月光白的料子衬得她脖颈发细,她对着镜子系腰带,指尖在结上绕了三圈——和她系武士刀的手法一样,带着股认真的执拗。
- 阿春正用软布擦着梳妆台上的香水瓶,瓶身的水晶折射出她的影子,她悄悄往自己手腕上喷了点,然后慌忙用袖口擦掉,怕被人看见。
走进浴室时,水汽己经漫到了天花板,镜子蒙上了层白雾。光子正用木勺往浴缸里舀水,和服的下摆沾了点湿,贴在脚踝上像条微凉的蛇。“今天收的那幅《溪山行旅图》,”她往水里滴了滴精油,“我找酒店的木工借了香樟木板,垫在画盒里正好防潮。”
我接过她递来的浴袍,棉质的布料上还留着阳光的味道——是她中午趁着雨停,搭在露台栏杆上晒的。“陈默托人送了些新茶来,”她的指尖划过我手腕上的旧疤,那是寒川町走私时被铁丝网刮的,“明早泡给你喝,说是杭州来的龙井,比东京的玉露更润。”
穿好浴袍出来时,松子正坐在沙发上翻杂志,真丝睡袍的领口开得很低,露出点锁骨的影子。她手里的时尚杂志印着巴黎的模特,却被她用红笔圈出了和服的款式:“这领口的设计,不如寒川町的振袖好看。”她抬头时,睡袍的袖子滑到肘弯,露出小臂上的浅疤——是当年在小学堂被佐藤的军靴蹭的。
阿春端来夜宵时,托盘里的和果子还冒着热气,是她照着酒店食谱学做的,红豆馅甜得正好。“厨房的师傅说,”她把托盘放在茶几上,旗袍的开叉处露出新做的白袜,“用上海的井水和面,比东京的软水更筋道。”
我的异能望着她们三个,像望着寒川町的三个季节:光子是初春的雨,带着草药的清;松子是盛夏的雷,藏着未熄的火;阿春是深秋的风,裹着点怯生生的暖。留声机的《夜来香》唱到副歌时,雨突然大了,砸在玻璃上的声音像在敲鼓。
“我去看看画盒。”光子站起身时,和服的腰带松了松,露出点腰腹的白,“别让潮气渗进去了。”她的脚步声很轻,像踩在寒川町的积雪上,往衣帽间去了。
阿春收拾完托盘,又拿起软布擦起了梳妆台,镜子里的她对着自己笑了笑,然后慌忙低下头,假装在擦灰尘。松子合上书,往我身边挪了挪,真丝睡袍的边缘蹭过我的手背,带着点香粉的腻:“明天去城隍庙的话,能不能帮我买支毛笔?”她的声音很轻,“老王说,狼毫的笔写汉文更顺手。”
夜深时,雨渐渐小了。松子帮我铺床时,真丝睡袍的带子不小心散开,她慌忙系上的样子,像个被撞见偷吃点心的孩子。“枕头里放了薰衣草。”她往枕套里塞着干花,是从酒店花园摘的,“助眠的,你昨晚翻了好几次身。”
我握住她系带子的手,指尖触到她腕上的细银镯——是阿春下午在南京路给她挑的,说“比军部的铜环好看”。她的手突然抖了抖,睡袍的料子在灯光下泛着珍珠母的光。“画盒都收好了。”她的声音像被水汽泡过,“香樟木的味道,和寒川町神社的味道一样。”
窗外的霓虹灯还在闪烁,把雨丝染成了彩色。她的头轻轻靠过来时,真丝睡袍的香气混着薰衣草的味,像场温柔的潮。我摸着她小臂上的浅疤,那里的皮肤比别处更烫一点,像还记着当年的疼。
“明天……”她的呼吸在我颈间起伏,像只歇脚的鸟,“去买毛笔的时候,也给阿春带支吧,她今天看我写字,眼睛亮得很。”
我没说话,只是帮她系紧了睡袍的带子。留声机的歌刚好唱完,唱针在唱片上划出轻微的“沙沙”声,像谁在耳边低语。远处的黄浦江上传来汽笛的长鸣,很轻,却像根线,把这房间里的暖,和外面的乱世,轻轻连在了一起。
潜伏日本:我在鬼子后方搞钱抗日来自“人人书库”免费看书APP,百度搜索“人人书库”下载安装安卓APP,潜伏日本:我在鬼子后方搞钱抗日最新章节随便看!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87Q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