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六、雪信
入冬的第一场雪,来得猝不及防。天还未亮时,风卷着雪粒敲打窗棂,像谁在外面轻轻叩门,待苏晚睁开眼,推窗望去,鹅毛般的雪片己如柳絮般簌簌落下,给整个长安城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。屋檐下的冰棱垂成透明的帘幕,在晨光里折射出细碎的光,远处的宫墙隐在白茫茫的雪雾中,只剩一道朦胧的剪影。
苏晚独居的小院里,窗棂上早己积了薄薄一层雪,像撒了一层白糖,檐角的铜铃被冻住了铃舌,再发不出清脆的声响。石榴树的枝桠裹着雪,弯成一道弧形,去年萧彻刻下的 “晚” 字被雪覆盖,只露出浅浅的轮廓,像个被掩埋的秘密。她正坐在窗边,手里捧着一封从北疆寄来的信,指尖刚触到信纸,就被那粗糙的质感刺了一下。这信纸边缘卷着毛边,显然是经过了长途跋涉,墨迹被风雪洇得发蓝,字里行间还沾着细碎的雪粒,仿佛能闻到北疆凛冽的寒风气息,混着淡淡的硝烟味 —— 那味道让她想起萧彻出征前,盔甲上总带着的铁与雪的气息。
“晚晚,今冬北疆雪大,埋了半座营寨。” 慕容珩的字迹苍劲有力,笔尖划过纸面的力道透过信纸传来,却难掩其中的温柔。这声 “晚晚” 像块投入冰湖的石子,在她心里漾开圈圈涟漪。她盯着那两个字,指尖无意识地着,忽然想起他在赏花宴上挡在她身前的背影,那时他玄色的衣袍也是这样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。他在信里细致地描述着雪地练兵的场景:“将士们踩着没过膝盖的积雪,呼出的白气瞬间凝成霜花,粘在眉梢鬓角,活像群白头翁。长枪上的寒芒比月色还要冷,却冻不住握枪的手 —— 咱们大靖的儿郎,骨头比雪下的石头还硬。昨日见猎鹰抓了只白狐,皮毛像你院中的落雪,柔软蓬松,尾巴扫过雪地时,竟扫出串梅花似的脚印。可惜没能给你送来,只能在信里与你分享这份景致。”
他竟还记得她喜欢白狐皮?那年在定北王府,萧彻给她做了件白狐裘,她说 “太贵重了”,他却说 “你的笑比什么都贵重”。苏晚的喉间有些发紧,炭火盆里的银炭噼啪作响,火星时不时溅起,落在铜盆边缘,化成细碎的灰烬。映得信纸忽明忽暗,也映得苏晚的脸颊泛起一丝微弱的暖意,像落了点残阳。她摸着 “白狐” 二字,指尖传来纸张粗糙的触感,忽然想起很多年前的雪夜,顾时砚冒着大雪给她送烤红薯。他站在宿舍楼下,羽绒服的帽子上堆着雪,哈出的白气模糊了眼镜片,却笑得一脸灿烂,说:“冷点好,红薯才甜得扎实。” 那时的雪也像现在这样大,落在他的发梢,转眼就化成了水珠,顺着脸颊滑进围巾里,留下浅浅的湿痕。原来那些被她刻意遗忘的温暖,都藏在这些细碎的场景里,一触即发。
信末画着枚歪歪扭扭的麒麟佩,线条抖得厉害,像是在寒风中执笔,旁边写着 “待开春”。墨迹深深浅浅,浓处像凝固的血,淡处几乎要看不清,苏晚的心猛地一紧 —— 他写字时手在抖?是冻的,还是…… 她不敢深想,指尖按在那三个字上,炭火的温度透过信纸传过来,却暖不了那瞬间冰凉的指尖。开春,还有多久?北疆的雪会不会比长安的更冷,会不会冻住他归乡的路?
她将信纸凑近炭火,火苗贪婪地舔舐着纸角,卷成焦黑的弧度,在纸张即将化成灰烬前,她看见最后一行极小的字 ——“公主的人来了”,那字迹潦草而仓促,笔画间带着挣扎的褶皱,显然是在极度匆忙的情况下写下的,墨点溅在纸上,像滴落在雪地的血珠。苏晚的呼吸骤然停滞,狗儿要听狗儿歌奥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指尖的信纸几乎要被捏碎。平阳公主竟真的派人去了北疆?她是要置他于死地吗?那些过往的恩怨,为何总要牵扯无辜?
苏晚的手一抖,信纸掉进了炭火盆,橘红色的火苗立刻攀附上纸页,将那些温柔的字迹、苍劲的描述、仓促的警示一并吞噬,只余下一缕青烟打着旋儿从窗缝钻出去,被外面的风雪瞬间打散。她怔怔地看着跳动的火苗,炭火映在瞳孔里,像北疆雪地里的篝火,心中的不安却像潮水般蔓延开来。她该怎么办?去找平阳公主求情?以她们的关系,只会自取其辱。去告诉镇南王府?可他们本就不待见她,又怎会信她的话?
北疆的风雪似乎透过信纸,顺着那缕青烟吹进了她的心里,让她浑身发冷,指尖捏着的空信封上,还留着慕容珩指腹的温度,与此刻掌心的冰凉形成刺目的对比。她忽然很想骂他,骂他为何要把她卷入这些纷争,骂他为何不懂得保护自己,可喉咙里却像堵着团雪,发不出任何声音。
窗外的雪还在下,将院角的石阶埋得愈发深厚,石榴树的影子在雪地上拉得很长,像道无法愈合的伤口。苏晚起身走到窗边,看着雪花一片片粘在窗纸上,渐渐模糊了外面的世界,忽然觉得那扇窗像道无形的屏障,一边是长安的风雪,一边是北疆的生死,而她被夹在中间,连呼吸都带着冰碴。或许,她该做点什么,哪怕只是为了那句 “待开春”,哪怕只是为了他信里那点笨拙的温柔。
苏晚在窗边站了许久,首到炭火盆里的银炭燃成半截灰烬,才转身去寻扫帚。竹扫帚上积着前几日的落雪,冻成了硬邦邦的冰壳,她握在手里,指腹被冰得发麻。
院角的积雪己没过脚踝,每走一步都陷得很深,发出 “咯吱” 的声响,在这寂静的小院里格外清晰。她弯腰扫开石榴树下的雪,去年埋碎银簪的地方鼓起小小的土包,被雪盖得像块隆起的伤疤。指尖按上去,冻土坚硬如铁,那些尖锐的银片该是嵌进更深的泥土里了,就像某些记忆,看似被掩埋,却总在不经意间硌得人发疼。
廊下的水缸结了层薄冰,冰面映着灰蒙蒙的天,她伸手敲了敲,冰碴簌簌落下,露出下面泛着绿藻的死水。这缸水还是慕容珩上次来挑满的,他说 “雪天路滑,多存些水好”,那时他的靴底沾着泥,在青石板上踩出串串脚印,后来被她用湿布擦了许久,却总觉得那痕迹还在。
扫到屋檐下时,扫帚碰到个硬东西,勾出半截红绳。苏晚蹲下身扒开积雪,竟是那枚被她掷在地上的麒麟佩,玉上的血渍早己被风雪洗去,只剩温润的青,绳结却磨得快要断开。她捏着玉佩站起身,雪片落在上面,瞬间化成水珠,顺着麟爪的纹路滑落,像谁在无声地落泪。
忽然听见巷口传来卖炭翁的吆喝,苍老的声音裹着风雪飘进来,落在积满雪的院墙上,又被弹了回去。她想起慕容珩信里说的 “北疆雪埋营寨”,不知他此刻有没有足够的炭火,是不是也像这卖炭翁一样,在寒风里呵着白气取暖。
回到屋时,窗台上的积雪化了大半,顺着窗缝流进屋里,在地面积成小小的水洼。她将麒麟佩塞进袖袋,指尖触到藏在里面的半枚双鱼佩,断裂处的棱角依旧锋利,与麒麟佩的温润形成鲜明的对比。两种温度在袖中交织,像两个拉扯着她的过往。
炭火盆里添了新炭,火苗重新窜起,映得窗纸上的石榴树影微微晃动。苏晚坐在炉边,看着火苗舔舐炭块,忽然想起北疆的雪该是比长安的更烈,能冻裂铁甲,能埋掉粮草,却埋不掉信里那句 “待开春”。她抬手摸了摸鬓角,不知何时沾了片雪花,化在皮肤上,凉丝丝的,像句没说出口的牵挂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9OV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