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周撒网时总觉得那片海域不对劲。
秋分刚过,黑潮还没卷来,可近三个月来,他每次摇着小舢板到望鱼礁附近,渔网总会挂上些古怪东西。起初是锈蚀的铜片,上面刻着像鱼又像鸟的花纹;后来是半截玉琮,切口处泛着幽幽的青光,泡在海水里时会浮现出细碎的星芒。
"这底下肯定有东西。"儿子阿海总这么说,眼睛亮得像渔火。老周却只把烟锅敲得梆梆响,"祖祖辈辈都在这儿打鱼,哪见过这些?"
变故发生在重阳节。那天浪头格外大,老周收网时突然被一股巨力往下拽,整个人差点栽进海里。他死死攥住船舷,看见渔网里裹着个青铜箱子,箱盖缝隙里渗着暗红的水,像血。
"爹!"阿海驾着摩托艇赶来,帮他把箱子拖上船。箱子出奇地沉,表面刻满螺旋纹,凑近了能听见里面有细碎的摩擦声,像沙子在动。
当晚,怪事就来了。
子夜时分,老周被一阵滴水声弄醒。他摸黑走到堂屋,看见青铜箱盖敞开着,里面空空如也,箱底积着层湿沙,沙粒正在慢慢蠕动,聚成小小的漩涡。更骇人的是,墙上渗着水痕,顺着房梁蜿蜒而下,在地面拼出个歪歪扭扭的符号——正是铜片上那种鱼鸟纹。
"爹,箱子呢?"阿海撞开房门,手里攥着块湿漉漉的布料,"我刚才在海边看见这个,像是从箱子里掉出来的。"
那是块残破的丝绸,上面用朱砂画着海图,图中央标着个红点,旁边写着三个古字。老周年轻时在文化馆做过杂役,认得那是甲骨文:"归墟"。
"不能碰那东西。"第二天,村里的瞎眼婆婆拄着拐杖找上门,浑浊的眼珠首勾勾盯着老周家的方向,"六十年前,你爹也捞上来过类似的箱子,后来整船人都没了,只有他抱着块木板漂回来,疯了。"
老周心里一沉。他爹临终前总念叨着"水在等",说海底有座城,城里的人用活人血养着财宝,谁拿了他们的东西,就得替他们守着那座城。
龙城府的唐叔叔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这时,阿海突然指着海面尖叫起来。老周冲出去,看见望鱼礁附近的海水正在翻涌,浪头全是黑的,像墨汁在扩散。更诡异的是,海面上浮着密密麻麻的死鱼,鱼眼都朝着老周家的方向。
"它们在催。"瞎眼婆婆突然开口,声音抖得像风中的残烛,"沉船上的东西不能留,得送回去。"
当天下午,老周和阿海驾船往望鱼礁去。青铜箱不知何时回到了船上,箱盖紧闭,却不断渗出水珠,在甲板上积成小小的水洼,每个水洼里都映着个模糊的影子,像人,又像鱼。
到了礁石区,海水突然变得异常平静,水下隐隐透出青绿色的光。老周正准备把箱子推下去,箱盖突然"咔哒"一声弹开,里面涌出的不是空无一物,而是数以万计的贝壳,每个贝壳里都嵌着粒珍珠,珍珠表面流转着人影,像是在重复某种祭祀仪式。
"爹,快看!"阿海指着水下,"那是什么?"
老周低头望去,只见海水下浮现出一座城的轮廓,城墙是青黑色的石头,街道上满是青铜器皿,无数人影在其间走动,他们的腿是鱼尾形状,正抬着头往船上看。
就在这时,青铜箱突然自己往下坠,带着渔网沉入水中。老周想拉住阿海,却发现儿子的脚踝上缠着根水草,水草深处露出半片鱼鳞,闪着青光。
"我好像记起来了。"阿海的声音变得古怪,带着水泡破裂的嘶嘶声,"我们本来就该在这儿。"
老周眼睁睁看着儿子跟着箱子沉入海底,水面只留下一圈涟漪,和那块残破的丝绸。丝绸上的归墟二字渐渐淡去,化作两个新的甲骨文:
"等你"
三天后,老周把船卖了,却每天都到海边坐着。有人说他疯了,因为他总对着大海喃喃自语,说水里有铜铃声,说那些沉在海底的财宝,其实是活的。
而望鱼礁附近,从此再没人敢打鱼。偶尔有晚归的渔民说,在月圆之夜,能看见水下有座城在发光,城里的人影手里捧着青铜箱,正朝着岸边招手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9OX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