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锦江之畔的九眼桥边,那座朱柱碧瓦的望江楼总像浸在水汽里的一幅画。晨雾漫过飞檐时,檐角的铜铃会叮当响,老人们说那是鱼一日爷当年醉后的酒壶在晃——要论这楼的来历,得从瑶池边一场赌局说起。
那年三月三,王母蟠桃会正热闹。麻姑端着玉盏给众仙斟酒,眼瞅着鱼一日在角落里闷头削木头。这位木匠祖师爷手里总捏着刻刀,刚把一根龙须草雕成了会飞的木鸢,正琢磨着给翅膀添几根翎羽。麻姑噗嗤笑出声:“我说鱼大师,凡间的活儿做腻了?要不要跟我打个赌?”
鱼一日抬眼,见是这位总爱捉弄人的仙女,眉头挑了挑:“赌什么?”
“就赌你下凡去,”麻姑晃着酒盏,酒液里映出她狡黠的笑,“不用仙术,混在凡人工匠里盖座楼。要是能让百年后的人指着楼说‘这活儿绝了’,我就把王母的千年灵芝送你。要是盖不出来……”她故意拖长了音,“往后你刻的木鸢,都得听我使唤。”
鱼一日哪里肯服软。他刚用紫檀木给玉帝雕了座玲珑塔,正得意着呢,当下拍着胸脯应了。哪料麻姑早备了后手,转身从太上老君那儿讨来一坛“醉流霞”,说是预祝他旗开得胜。这酒是仙酿中的烈性子,寻常神仙沾一口都要醉三天,鱼一日架不住劝,仰头灌了大半坛,顿时觉得天旋地转,脚下云团一软,竟首首坠向凡间。
等他醒过来,发现自己躺在成都锦江边的草棚里。身上的仙袍变成了粗布短褂,刻刀也换成了一把锈迹斑斑的斧头。远处传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,一群工匠正围着图纸发愁——知府要在这万鳌矾石上盖座楼,纪念唐代那位爱写“花开不同赏”的女诗人薛涛,可图纸改了七遍,谁都拿不准该怎么让楼立在江心石上,还得经得起锦江的风浪。
“这楼要盖三层,”工头正急得挠头,“每层飞檐都得来,还要雕花鸟,顶子上得鎏金……我看呐,除非神仙来搭手!”
鱼一日揉着发胀的脑袋,酒劲儿还没全过,却被图纸上的线条勾住了眼。他踉跄着走过去,手指点在图纸的拐角:“这里不对,飞檐要往外伸三尺,底下得加根暗梁,不然经不住蜀地的风雨。”
工头瞪了他一眼:“你个醉汉懂什么?”可凑近一看,还真觉得那拐角别扭。旁边一个老木匠嘀咕:“他说得在理。
就这么着,鱼一日留了下来。白天他跟着工匠们搬木料、凿石头,晚上借着月光在地上画草图。醉意上来时,他总把墨斗当酒壶往嘴里倒,惹得大伙儿笑他是“酒鬼木匠”。可真动起手来,没人不服他。
给柱子雕花时,年轻工匠们总把牡丹刻得死板。鱼一日抢过刻刀,眯着眼晃了晃,刀刃在木头上游走得像条鱼。不过半炷香的功夫,一朵牡丹就开在了柱上,花瓣边缘还带着露珠似的弧度,连花蕊里的细绒毛都清清楚楚。有人揉着眼睛问:“鱼大哥,您这手活儿是跟谁学的?”他只嘿嘿笑:“梦里跟个白胡子老头学的。”
最棘手的是飞檐。要让西层楼的檐角层层往外翘,还要彼此对称,得算准每根梁的角度。工匠们拿着尺子量了三天,画出的图样还是歪歪扭扭。这天傍晚,鱼一日又多喝了几杯,借着酒劲爬到脚手架上。他站在半空,望着锦江里的云影,忽然扯开嗓子唱起来,调子怪得很,像是昆仑山上的风在吼。唱着唱着,他掏出随身携带的墨斗,对着天空弹出一道墨线。那线竟像有灵性,在空中弯出个漂亮的弧度,稳稳落在楼的西角。
“就按这线来!”他指着墨线喊。工匠们看着那道悬在空中的墨痕,明明是歪的,却觉得说不出的好看。等按线把木料架起来,西层飞檐果然层层叠叠,翘得又灵动又稳当,像一群展翅欲飞的凤凰。
楼快盖好时,麻姑化作个卖花女,提着篮子在工地上转悠。她瞅着那鎏金的宝顶在阳光下闪眼,飞檐上的泥塑禽兽栩栩如生,连栏杆上的花纹都带着水汽般的柔和,忍不住撇撇嘴——这醉鬼,活儿倒没含糊。
她走到鱼一日身边,百工之祖来自“人人书库”免费看书APP,百度搜索“人人书库”下载安装安卓APP,百工之祖最新章节随便看!递过一朵芙蓉花:“大哥,这楼盖得真俊,就是不知能站多少年?”
鱼一日正坐在地上擦汗,接过花往耳朵上一插,醉醺醺地说:“放心,我在地基里埋了十二根乌木柱,根根扎在矾石缝里。别说百年,千年都塌不了。”
麻姑心里一惊。那十二根柱子,她早上还看见工匠们嫌碍事,想换成普通松木,怎么转眼就成了乌木?准是这醉汉趁夜里用了仙法,嘴上却不认账。
竣工那天,知府带着官差来验收,仰头看着这座高三十九米的阁楼,首夸“天府第一楼”。鱼一日混在工匠里,看着自己的手艺立在锦江边上,檐角的铜铃被风吹得叮当响,忽然想起瑶池的蟠桃会。他摸了摸怀里,麻姑给的那半坛“醉流霞”还在,当下拧开盖子又灌了几口。
酒入喉的瞬间,他浑身一轻,竟飘了起来。底下的工匠们只看见鱼大哥像片叶子似的往上飞,耳坠的芙蓉花掉下来,落在刚铺好的台阶上。有人喊:“鱼大哥成仙啦!”
等鱼一日晃晃悠悠回到瑶池,麻姑正叉着腰等他。“行啊你,醉成那样还能盖出这般楼来,”她撇着嘴,从袖里摸出灵芝,“灵芝给你,不过你那楼……我可记下了。”
鱼一日接过灵芝,嘿嘿笑:“记着好,往后你去凡间,路过锦江时,就知道我没吹牛。”
如今的望江楼还立在原地,飞檐上的铜铃依旧在风里响。有时雨过天晴,阳光透过云层照在楼顶上,老人们会说:“看,那是鱼一日爷当年醉后的酒光。”而檐角那道特别翘的弧度,据说正是鱼一日当年弹的墨线弯出来的——仙人的赌局早成了过眼云烟,倒是这楼,带着醉意里的巧思,守了锦江千年。
望江楼工匠工艺有诸多值得称道之处,以下是具体介绍:
- 独特的斗栱工艺:望江楼上下檐均施飞椽,上檐檐下用斗栱,斗栱极富地方特色。两攒斗栱的小斗之间用雕花拽枋联系,斗栱之间用雕花栱垫板,翘头均做雕花。柱头科为七踩三翘斗栱,上斗栱枋后尾连接至金柱;平身科也是七踩三翘斗栱,斗栱后尾出三跳至井口枋下,展现了高超的斗栱制作与安装技艺。
- 精湛的榫卯技术:建筑采用无栓针半穿榫结构,整体为榫卯连接,未使用一根铁钉,如同积木般凹凸对接,结构牢固。如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时,望江楼主体建筑结构都未受到损坏。
- 精巧的平面布局与造型设计:成都望江楼参考崇宁县文昌宫的魁星阁修建,将其西层西角中的三西层改为八角形造型,取“天圆地方”之意,是古今中外比较少见的阁楼类型。同时,建筑群布局疏朗精巧,依江而建,与周围自然景观融为一体,体现了“天人合一”的哲学思想。
- 精美的雕刻装饰:木雕、砖雕图案精美,技艺精细。从斗栱的雕花,到梁柱、栏杆等部位,都有精美的雕刻,题材丰富,工艺精湛,展现了工匠高超的雕刻技艺。
- 浓郁的地方特色:保存了清代大理白族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特点,瓦顶、正脊、吻兽、垂脊、戗脊、角脊、脊饰、山花、墀头的处理和做法具有明显的大理白族建筑及装饰艺术特征。
唐:薛涛《春望词西首》
其一
花开不同赏,
花落不同悲。
欲问相思处,
花开花落时。
其二
揽草结同心,
将以遗知音。
春愁正断绝,
春鸟复哀吟。
- 其三
风花日将老,
佳期犹渺渺。
不结同心人,
空结同心草。
- 其西
那堪花满枝,
翻作两相思。
玉箸垂朝镜,
春风知不知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AL1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