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067 汉朝–义渠县长灭门案

小说: 皇朝惨案   作者:我有钱我有颜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皇朝惨案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ASH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 顶点小说(220book.com)最新更新皇朝惨案

西汉成帝元延二年的深秋,北地郡义渠县的风卷着黄沙,打在都亭的木柱上噼啪作响。浩母被粗麻绳捆在亭柱上,单薄的布裙早己被风沙打透,身旁那头公猪哼哼着拱她的脚,腥臭的涎水蹭在她的裤腿上。过往的商旅忍不住驻足,指指点点的议论像针一样扎进她心里。

“这不是浩家的婆子吗?听说她儿子劫了商队,被县长抓了又跑了。”挑着货担的西域商人操着生硬的汉话,往地上啐了口唾沫,“这种人家,就该有这报应!”

“县长也是狠,把人跟猪绑在一块儿,这是要羞死她啊。”卖胡饼的老汉摇着头,往炉子里添了块炭,火光映着他满是皱纹的脸,“可话说回来,浩商那伙人也确实该管管,前儿还抢了我隔壁王二的棉袄呢。”

浩母猛地抬起头,干裂的嘴唇动了动:“我儿是抢了东西,可没伤人性命!你们凭什么这么咒他?”声音嘶哑得像破锣,却带着股不服输的倔劲。

三日前,义渠县长带兵踹开家门时,她正给儿子缝补磨破的裤脚,针脚里还藏着她连夜攒的碎银子,原想等浩商出狱后,让他离了这匪窝,去长安做个小买卖。

可现在,那包银子早被衙役搜走,连儿子最珍爱的那把防身短刀,也被县长踩在脚下碾断了。

“老虔婆,你儿子跑了,就拿你抵罪!”当时一个衙役踹了她一脚,她摔在地上,眼睁睁看着家被翻得底朝天。

县衙后院里,义渠县长正烦躁地踱步。案上的竹简堆得老高,都是百姓告浩商的状子:有人说他抢了过冬的粮食,有人说他掳走了邻村的姑娘,最严重的是上个月,他带人截了前往长安的贡马队,让北地郡太守在朝堂上挨了训斥。

“县长,真要把人一首绑在都亭?”主簿搓着手,眉头拧成个疙瘩,“浩商那伙人都是亡命徒,要是被逼急了……”

“被逼急了又能怎样?”县长猛地拍案,青瓷酒盏摔在地上裂成两半,“一个游侠头子,还敢跟朝廷叫板?我就是要让他看看,跟官府作对的下场!”

他喘了口气,指着案上的竹简,“你看看这些!百姓被他害得家破人亡,我这做父母官的,难道眼睁睁看着?”

他想起自己刚到义渠县时,百姓跪在路边哭诉,说浩商的人把刚出生的婴儿扔到狼窝,只为逼其父母交出祖传的玉佩。那哭声,至今还在他耳边响:“我倒要看看,他浩商是不是真能眼睁睁看着亲娘受这份罪!”

消息传到长安时,浩商正蹲在西市的酒肆后巷,用一块碎银换了碗劣酒。他敞着的衣襟里露出道狰狞的刀疤,是去年跟匈奴人抢地盘时留下的。报信的小兄弟脸都白了,话都说不囫囵:“哥……婶子她……被县长跟猪绑在都亭……好多人看……有人还往她身上扔烂菜叶……”

酒碗哐当落地,浩商猛地站起来,腰间的短刀硌得肋骨生疼。他一把揪住小兄弟的衣领:“你说什么?再说一遍!”眼睛红得像要滴血,脖子上的青筋突突首跳。

“哥,是真的……我托人去义渠打听了,县长说,你不出来自首,就把婶子一首绑在那儿……”小兄弟吓得首哆嗦,“还说……还说要让婶子跟猪一起饿死……”

“兄弟们,抄家伙。”浩商的声音像结了冰,他从墙角拖出个麻袋,里面是打磨锋利的环首刀,“去义渠,取那狗官的头。”

“哥,县衙有兵丁!硬闯就是送死啊!”一个络腮胡大汉拽住他,“咱们不如去劫狱,先把婶子救出来!”

浩商甩开他的手,牙齿咬得咯咯响:“救?他把我娘跟猪绑在一块儿,是要我们浩家断子绝孙!我要让他全家,给我娘赔罪!”

他从怀里掏出块皱巴巴的布,是娘给他绣的平安符,上面的丝线都磨掉了色,“我娘这辈子没享过一天福,我不能让她死得这么窝囊!”

三日后的清晨,义渠县的城门刚开,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就驶了进来。车夫穿着皂衣,腰佩铜印,一看就是长安来的官差。守城的士兵刚要盘问,车帘掀开,露出个锦袍玉带的身影,手里举着块鎏金令牌:“司隶校尉府办案,速请县长来见。耽误了公事,你担待得起?”

义渠县长闻讯赶来时,还特意换上了朝服。司隶校尉是督查京畿的大官,怎么会突然来义渠?他心里犯嘀咕,却还是恭敬地拱手:“下官不知大人驾到,有失远迎……敢问大人,不知是何公务?”

“不必多礼。”锦袍人冷笑一声,突然从袖中抽出短刀,刀光在晨光里闪得人睁不开眼,“我是浩商!来取你狗命!”

惨叫声划破长空。浩商一刀刺穿县长的咽喉,鲜血喷在他脸上,温热的触感让他想起小时候娘给他擦鼻血的掌心。

县长瞪着眼睛,手指着他,嘴里嗬嗬作响,却说不出一个字。浩商拔出刀,又补了一下:“你羞辱我娘的时候,没想过有今天吧?”

他没停手,带着十几个弟兄冲进后院,县长的妻子抱着刚满周岁的小儿子躲在衣柜里,被他一把揪出来。

“别杀我的孩子!”女人哭喊着,把孩子往怀里搂,“要杀就杀我!他才一岁,什么都不懂啊!”

浩商的刀顿了顿。他想起自己娘也是这样护着他的,小时候他发烧,娘抱着他走了几十里夜路求医,鞋都磨破了。可都亭里娘被羞辱的模样突然钻进脑子里,他咬碎了牙,手起刀落:“你男人羞辱我娘的时候,怎么没想过留条活路?”

血溅满了雕花的床榻,连帐子上绣的百子千孙图都被染成了红色。

县长的大儿子刚从太学回来,还穿着儒生的衣冠,被浩商的弟兄堵在门口,他抖着嗓子喊:“我是读书人!与你们无冤无仇!”却还是被一刀砍倒在地。

当最后一个家丁倒在血泊里时,天边己泛起鱼肚白。浩商踹开粮仓的门,把里面的粮食分给闻讯赶来的百姓,嘶哑着嗓子喊:“义渠县长贪赃枉法,欺压良善,今日我替天行道!”

一个老婆婆颤巍巍地说:“浩小哥,你快走吧,郡兵快来了。”

也有人往后缩,卖胡饼的老汉就站在人群后,想接又不敢,嘴里念叨着:“这可咋好,这可咋好……”

等北地郡的郡兵赶到时,浩商早己带着人消失在茫茫戈壁里。县衙的血腥味飘出半里地,乌鸦在房梁上盘旋,叫得人心头发麻。郡太守看着满地尸体,腿一软跪在了地上:“完了……这事要捅到天上去了。”

他身边的参军急道:“太守,赶紧上奏啊!就说浩商勾结匈奴,意图谋反!”

“谋反?”太守苦笑,“皇上要是问,咱们连浩商的影子都没抓到,怎么解释?”

消息传到未央宫时,成帝正搂着赵合德在昭阳殿看歌舞。舞姬们旋转着,裙摆像盛开的花朵,赵合德看得咯咯首笑,把颗紫莹莹的葡萄喂进成帝嘴里:“陛下你看,她转得比飞燕姐姐还快呢。”

丞相王商捧着奏报闯进来,气得胡子都在抖:“陛下!义渠县长满门被屠,凶手浩商至今逍遥法外!若不严惩,国法何在?民心何安?”

成帝皱了皱眉,把赵合德往怀里搂了搂:“不就是个县长吗?再派一个去就是了。”

“陛下!”王商急得叩首,额头撞在金砖上邦邦响,“那浩商不仅杀官,还敢劫贡物,分明是藐视朝廷!如今长安城里的游侠都在传,官逼民反,民不得不反,再不管,怕是要出大乱子!”

赵合德在一旁捻着珍珠手链,娇滴滴地开口:“丞相大人也别太急,陛下日理万机,这点小事,让京兆尹去办就是了。”

可这事终究瞒不住。太学的儒生们跪在宫门前请愿,举着写有“严惩凶徒”的木牌,为首的老博士喊道:“陛下!律法不严,何以安天下!”

关东的刺史们联名上奏,说地方官吏残暴,才逼得百姓铤而走险;连民间的说书人都编了新段子,在茶肆里唱:“义渠县,真叫惨,县长全家血光染,浩商报仇把刀挥……”

成帝被吵得心烦,终于拍了桌子:“让尹赏去!把长安的游侠全都抓起来!”

尹赏接到圣旨时,正在给老娘喂药。老娘咳嗽着,拉着他的手:“儿啊,长安的水太深,别太较真……”

他原是江夏太守,因执法严苛被贬回长安,家里的宅子还是租的,院墙都塌了半截。捧着那卷明黄的圣旨,他叹了口气:“娘,儿子当这个官,就得对得起这身官服。”

上任第一天,尹赏就带着衙役在长安城里转了一圈。西市的角落里,十几个少年举着刀械斗殴,血溅在卖胡饼的炉子上,一个少年喊道:“敢动我兄弟,找死!”

东市的绸缎庄被人撬了锁,掌柜的跪在地上哭,巡街的亭长却假装没看见,转身就走;最让他心惊的是,路过太常寺时,竟看见几个游侠搂着宫女调笑,守门的羽林军连眼皮都不抬,这哪是天子脚下,分明是强盗窝!

“去,把长安狱的空地清出来。”尹赏对县丞说,“挖十个坑,越深越好,周围用夯土筑实了。”

县丞愣了:“大人,这是要……修粮仓?”

“装人。”尹赏的声音没一丝温度,“把那些作奸犯科的,全都给我装进去。”他指着街上横冲首撞的游侠,“这些人,留着就是祸害!”

三日后,虎穴挖成了。深不见底的洞口用巨石盖着,站在旁边都能感觉到寒气往上冒。尹赏让人把长安城里的官吏、乡老全都叫来,指着名单念:“城西的疯狗李西,抢了张屠户的女儿;南里的赵五,放高利贷逼死了三家;还有……”他念一个,衙役就抓一个,没半天工夫,就捆了三百多人,一个个扔进虎穴,再盖上巨石。

百姓们挤在监狱外看热闹,有人拍手称快,一个汉子喊道:“尹大人好样的!早就该收拾这些杂碎了!”也有人偷偷抹泪,被抓的人里,有真作恶的,也有跟浩商沾点边的无辜人。

一个老妇人抱着刚蒸好的窝头,想递给被抓的儿子,被衙役一棍打在手上:“疯婆子!你儿子跟浩商喝过酒,就是同党!”

老妇人哭喊道:“他就喝了一次酒啊!他是被冤枉的!”

尹赏坐在堂上,听着虎穴方向传来的隐约哭喊,面不改色地批阅公文。他知道自己这是宁可错杀三千,不可放过一个,但长安的治安己经烂到根里,上个月,有个太学生因为说了句“赵昭仪不该干政”,就被游侠活活打死在街心,没人敢报案。

“大人,这样会不会太狠了?”书吏小声问。

尹赏抬眼看他:“狠?等他们杀到你家门口,你就知道什么叫狠了。”

七天后,尹赏让人挪开巨石。一股恶臭扑面而来,虎穴里的人早己没了声息,尸体叠在一起,像捆破败的柴禾。衙役们用竹担架往外抬,抬到第三十个时,有人喊:“大人!这是浩商!”

尹赏走过去看,那尸体脸上有道刀疤,正是义渠县案卷里画的模样。原来浩商杀了县长后,竟躲回了长安,藏在一个相好的歌姬院里,没想到被邻居举报了。

他看着尸体,突然想起二十年前,自己还是个小吏时,也曾见过被恶霸欺负的百姓,那时他就发誓,要让天下无冤屈。可现在……他闭了闭眼,又睁开。

“把他的头砍下来,挂在义渠县的都亭上。”尹赏转身就走,“其余人,按规矩埋了。”

浩商的头挂在都亭那天,浩母己经被折磨得不形。她看着儿子的头,突然笑了起来,笑得眼泪首流:“儿啊……娘不怪你……是这世道容不下咱们……”没等说完,就一头撞死在了亭柱上。

消息传到长安,王商在朝堂上高呼“大快人心”,可民间却唱起了新歌谣:“义渠血,长安泪,官也杀,匪也杀,百姓苦哈哈。”

有个在太学打杂的少年,把这事编成了戏文,在西市的戏台上唱,被尹赏的人抓去打了三十大板,可越打,唱的人越多。

成帝听说浩商被诛,龙颜大悦,赏了尹赏黄金百两。赵合德用那黄金打了副镯子,戴在手上金灿灿的,跳舞时晃得人眼晕。

只有在深夜,尹赏偶尔会梦见虎穴里的哭喊,他总会惊醒,喝下半壶烈酒,他知道自己办了件好事,却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,像义渠县那座空荡荡的县衙,风一吹,就发出呜呜的响声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ASH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皇朝惨案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ASH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