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武十七年的洛阳宫,雪下得正紧,郭圣通踩着回廊的积雪往宣德殿去,檐角的冰棱坠成倒悬的剑,映得她凤袍上的金线泛着冷光。
昨夜掖庭令来报,说阴丽华在长秋宫设了祈福坛,陛下陪着烧了半宿香,连早朝都免了。她指尖掐着暖炉,炉壁上的缠枝纹硌得掌心生疼,恍惚间又看见十七年前的滹沱河,那时她穿着真定王府的红袄,踩着薄冰去见刘秀,他身后的三万铁骑正啃着冻硬的干粮,盔甲上的霜花比今日的雪还厚。
“圣通若肯相助,”他当时哈着白气,眼里的光却烫得像火,“他日我刘秀定以天下为聘。”
她信了,转身就让舅舅刘扬把虎符塞进他手里。真定王府的粮仓开了三个月,郭氏子弟披甲上阵的有三百七十三人,最后活着回来的,只剩七十九个。
宣德殿的铜炉燃着西域进贡的安息香,刘秀正对着幅《昆阳之战图》出神。图上穿绿袍的小将是他,红袍的是她兄长郭况,正替他挡着迎面射来的箭。
“陛下在想旧事?”郭圣通解下披风,炭火噼啪炸了声,“前日刘强说,想给战死的表哥们立块碑。”
刘秀没回头,指尖划过图上的血迹:“孩子们懂什么。”他忽然转身,目光落在她鬓角,“你也该歇歇了,丽华说你近来总失眠。”
案上摆着碗燕窝,银匙柄刻着朵蕙草,那是阴丽华的生辰纹样。郭圣通记得自己生辰时,他只让人送了盒旧书,说是当年在长安求学时的笔记。
“臣妾歇了,谁替陛下管着后宫的事?”她拿起银匙,轻轻碰了下碗沿,“阴贵人忙着替陛下祈福,哪有空理会这些俗务。昨儿尚宫局来报,说长秋宫的用度超了规制,光是胭脂水粉,就抵得上中宫三个月的份例。”
刘秀的眉拧起来:“丽华身子弱,用些好东西怎么了?”他忽然提高声音,“当年在新野,她跟着我吃了多少苦?连一件像样的衣裳都没有!”
“陛下是忘了,”郭圣通放下银匙,声音不高却字字清透,“当年在河北,臣妾跟着您啃树皮时,阴贵人正在新野的桑树下绣花呢。”她看着他涨红的脸,忽然笑了,“也是,苦日子谁愿意记着呢。”
那天下午,郭况揣着本账册闯进中宫。他官服的玉带歪在腰间,显然是一路跑过来的:“河南尹把咱们家的盐井收了!说是……说是娘娘您纵容家奴私贩官盐!”账册上的朱砂印刺眼,“阴识的人己经把郭家商号封了,连真定老家的绸缎庄都没放过!”
郭圣通翻到最后一页,见上面写着“罚没银钱二十万贯”,忽然抓起案上的镇纸砸在账册上:“二十万贯?他们是想让郭家子弟去喝西北风吗!”她喘了口气,指着窗外的老槐树,“去告诉河南尹,就说这树是当年真定王亲手栽的,树根底下埋着的,可不止是土!”
郭况愣了愣:“娘娘是说……”
“当年郭氏子弟战死时,每人都带着块刻着名字的玉佩。”她声音发颤,“三百七十西块,全埋在这树下!让他来挖挖看,这些玉佩够不够抵那二十万贯!”
三日后,河南尹亲自来赔罪,说盐井是误会。郭圣通在偏殿见他,手里转着枚墨玉扳指,那是郭胜的遗物,他死时才十九岁,箭簇从咽喉穿过去,手里还攥着半截断箭。
“大人可知,”她慢悠悠地说,“昆阳之战,郭胜替陛下挡的那箭,本该射在陛下心口的?”河南尹的额头渗出汗,连说“臣该死”。
可她知道,这只是开始。阴丽华的兄长阴识升任执金吾那日,洛阳城的百姓沿街跪拜,说书人在酒肆里讲“阴贵人孝感天地”,说她当年为了追随陛下,徒步从新野走到河北,脚上磨出的血泡能盛满碗。
“那臣妾呢?”郭圣通听见自己在心里问,“臣妾坐着婚车去河北时,车辙里碾着的,难道不是真定子弟的命吗?”
那年重阳,按例该由皇后主持家宴。郭圣通让人在殿中摆了十二桌,每桌都放着个黑陶碗,那是河北军伍里用的旧物,碗底还刻着各营的番号。刘秀带着阴丽华进来时,看见这阵仗皱了眉:“今日是家宴,不必弄这些。”
“陛下忘了?”郭圣通拿起个碗,“当年在广阿城,咱们就是用这碗喝的庆功酒。郭弘喝多了,说等天下太平,要娶个会做河北菜的媳妇。”她忽然哽咽,“可是他死在范阳城下时,连口热汤都没喝上。”
阴丽华适时地红了眼眶:“都是臣妾的错,忘了这些旧事。”她拉着刘秀的袖子,“陛下,咱们给英烈们磕个头吧。”
刘秀的目光在黑陶碗上逡巡许久,最终只是摆了摆手:“传膳吧。”
那顿饭吃得像嚼蜡,郭圣通看着阴丽华给刘秀剥虾,忽然想起河北的冬天,她把暖炉塞进他怀里,他却笑着说“圣通的手比暖炉还热乎呢”。
转年上元节,刘秀带着阴丽华去逛灯市的消息传遍后宫。有个小太监偷着回来说,陛下给阴贵人买了串糖葫芦,还在猜灯谜时输了块羊脂玉佩。“玉佩上刻着长相思三个字。”小太监压低声音,“说是陛下亲手刻的。”
郭圣通正在给刘强绣荷包,针扎进指腹,血珠滴在明黄缎面上。“母后怎么了?”刘强凑过来,小手捧着她的手指吹了吹。
这孩子眉眼像她,性子却像刘秀,小小年纪就懂得察言观色。“没事。”她把荷包藏进袖中,那上面绣的是只猛虎,本该是给刘秀的生日礼物。
“父皇说,要带刘庄弟弟去看西域来的狮子呢。”刘强扒着窗棂,“他什么时候能带我去呀?”郭圣通顺着他的目光望去,长秋宫的方向正放着烟花,朵蕙草形状的烟花在夜空炸开,亮得晃眼。
三月上巳节,洛水边的祓禊仪式本该由皇后主持。郭圣通的画舫刚泊在岸边,就见刘秀正给阴丽华簪柳条。那柳条上缠着朵桃花,是真定独有的碧桃,去年她让人移栽了十株到中宫,至今没开花。
“陛下,”她扬声喊道,“这桃花配贵人的绿裙正好,只是结的果子酸得很。”
刘秀的脸沉了沉:“今年的仪式,让丽华主持吧。”他转身对侍从说,“给皇后备些点心,别让她累着了。”
阴丽华谢恩时,裙摆扫过岸边的兰草,惊起只蜻蜓,恰停在她鬓边,那模样,倒真像一幅画。
郭圣通回船时,郭况正等在舱里,手里攥着封密信。“真定王被软禁了。”他声音发颤,信纸抖得像秋风里的叶,“陛下说他私通匈奴,还……还搜出了龙袍。”
“龙袍?”郭圣通冷笑,“舅舅连穿锦袍都嫌热,怎么会穿龙袍?”她忽然想起前日去祭扫父亲陵墓,听见百姓议论,说真定王要谋反,是阴贵人的弟弟阴兴察觉的。“他们这是要斩草除根啊。”她把密信扔进香炉,火苗舔舐着信纸,映得她眼底通红。
那年夏天,洛阳爆发瘟疫。郭圣通带着宫人熬药,日夜守在疫区外的粥棚。有天夜里,她累得靠在柱子上打盹,梦见舅舅刘扬在真定王府的桃树下喝酒,喊她“圣通快来,你最爱吃的杏仁酥刚出炉”。她想跑过去,却被道无形的墙挡住,墙那边的人越来越模糊,最后只剩片桃花瓣飘过来,落在她手背上。
“娘娘醒醒。”侍女摇着她的胳膊,“陛下来了。”
刘秀披着蓑衣,手里拿着件披风,想给她盖上,却在触到她衣袖时停住。药汁浸透的布衫硬邦邦的,还沾着草根。“疫区凶险,你回去吧。”他声音有些哑,“这里有朕呢。”
“臣妾是皇后,”她抬头看他,眼里的血丝比他还多,“百姓的命,比中宫的体面金贵多了。”
远处传来哭喊声,有户人家刚没了三个孩子。刘秀望着火光里的难民,忽然说:“当年在河北,你也是这么熬过来的?”
她没回答,转身去舀药。药勺碰在陶碗上的声响,像极了河北战场上的号角。
刘强病时,郭圣通守了三天三夜。太医说要用人参续命,中宫的人参早就赏给了阴丽华补身子,她只能让人去郭府取。郭况送来时,见她眼窝深陷,鬓边又添了些白发:“娘娘这又是何苦呢?”
“他是太子,”她握着刘强滚烫的手,“是郭家最后的指望。”
话音刚落,刘秀就来了,手里拿着串佛珠:“这是丽华在佛前求的,据说很灵。”他把佛珠戴在刘强腕上,“你也该歇歇了,看你累的。”
郭圣通看着那串油腻的佛珠,忽然想起刘强出生时,刘秀抱着襁褓里的婴儿,在她耳边说:“这是咱们的长子,将来要继承大统的。”那时的烛火暖得很,他的胡茬蹭着她的颈窝,痒得她首笑。
刘强好转后,拉着刘秀的手说想去长秋宫。“刘庄弟弟有本《山海经》,”他仰着脸,“他说上面的怪兽比兵法有意思。”郭圣通的心猛地一沉,看着儿子跑向长秋宫的背影,忽然觉得那座宫殿像个无底洞,什么都能吸进去。
建武十七年冬,刘秀在宣德殿召集群臣,手里举着份奏折:“皇后郭氏,怀执怨怼,数违教令,不宜母仪天下。”
郭况猛地跪倒,额头磕在金砖上:“陛下!臣妹辅佐您平定河北,诞育皇子,就算有错,也罪不至废后啊!”
阴丽华忽然哭了:“陛下,都是臣妾的错,您别责怪皇后娘娘。”她跪在刘秀脚边,“要是臣妾走了能让陛下消气,臣妾这就回新野去。”
郭圣通看着这出戏,忽然笑了。她想起当年在河北,阴丽华刚来军营时,总穿着件半旧的绿裙,安静得像株草。有次刘秀打仗回来,带了包红枣,分给她两颗,剩下的全给了阴丽华。那时她以为是自己太大度,现在才明白,有些人从一开始,就注定是外人。
“臣妾遵旨。”她摘下凤冠,放在冰凉的金砖上,“只是陛下要记得,”她目光扫过殿内的文武百官,“真定王府的三万铁骑,换来了东汉的江山。今日废后容易,他日若想再找个肯拿娘家性命换天下的女子,怕是难了。”
迁居卢奴那天,郭圣通没让郭况送行。马车驶出洛阳城门时,她掀开帘角,看见阴丽华站在城楼上,穿着新制的凤袍,凤冠上的珍珠晃得人睁不开眼。两人的目光在半空相遇,阴丽华忽然抬手,朝她挥了挥,那动作里没有得意,只有种沉甸甸的无奈。
卢奴的王府比中宫小,院里的老槐树却有上百年的树龄。郭圣通每日坐在树下看书,听侍女读洛阳来的消息:郭况被封为大鸿胪,郭家子弟仍在朝为官;刘强辞了太子之位,去了东海国;阴丽华的儿子刘庄成了新太子。
“听说陛下常去东海国。”侍女剥着橘子,“说东海王孝顺,像极了陛下年轻时的模样。”
郭圣通笑了,想起刘强小时候,总爱趴在她膝头,听她讲真定的桃花。那时他说:“母后,等我长大了,就把所有的桃树都移栽到洛阳,让您天天能看见。”
建武二十八年春,郭况派人送来封信,说洛阳修了座郭氏宗祠,刘秀题了“忠烈”二字。信里附了张画,画的是宗祠的匾额,笔锋苍劲,倒有几分当年在真定王府题字的影子。
郭圣通摸着画纸,忽然想起那年在滹沱河,他把披风披在她身上,说:“等天下安定了,我带你回真定看桃花。”
窗外的槐花开了,白得像雪。她摘下朵,放在信纸上。原来有些承诺,从来说的不是一辈子,只是一阵子。而有些牺牲,从来不是为了爱情,只是为了生存。在这乱世里,能活着看到桃花再开,己经是幸事了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ASH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