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庄头连连应着,领着村民们在村口相送。
马车驶远了,苏云清回头望去,只见村民们还站在原地,挥着手不肯走。
她忽然觉得,今日种下的不只是种子,更是希望是村民们不再挨饿的希望,是这片土地焕发生机的希望。
苏云鹤靠在车壁上,打了个哈欠道:“这一天下来,比练骑射还累。
不过看着他们那高兴劲儿,倒也值了。”
苏云昭拿出水囊喝了口,道:“若是真能亩产千斤,往后朝廷的粮税都能宽裕些。
云清,你这可是立了大功。”
苏云清笑着摇头,看向窗外掠过的田野,心里想着空间里,那些己经长到半尺高的土豆苗和地瓜藤。
她知道,用不了多久,这片土地上也会冒出同样的绿意,而这些绿意里,藏着比任何威力都更坚实的安稳。
马车驶进城门时,夕阳正把城墙染成金红色。
苏云鹤掀着车帘,看街上往来的行人,见挑着担子的小贩在吆喝新摘的青菜,牵着孩子的妇人在布庄前驻足。
忽然叹道:“你看这城里的日子,看着热闹,可哪家不是靠着地里的收成过活?
若是庄子里的土豆地瓜真能成,这些人才算真的安稳了。”
摄政王萧玦,顺着他的目光看去,街角的粥棚前还排着队,几个乞丐缩在墙根下晒太阳。
他收回目光,看向苏云清:“过几日,我让府里的管事去粥棚盯着,等庄子里的地瓜收了第一茬,先送两车过去。”
苏云清正望着窗外,掠过的胭脂铺,闻言点头:“再让厨房做些地瓜干,耐放,给乞丐们分一分。
冬天快到了,总比啃树皮强。”
苏云鹤忽然坐首了身子:“对了,矿坑那边的匠人托人捎信,说提纯的硝石又成了一批,要不要去看看?”
“不急,”萧玦道,“先让他们封存在西山别院,没我的话,谁也不许动。
眼下要紧的是庄子里的收成,那才是根基。”
苏振雄捋着胡须附和:“说得是。
炸弹是防身的盾,粮食才是立命的根。
盾能护一时,根能养一世。”
马车刚到将军府门口,春桃就迎了出来,手里捧着个小篮子:“小姐,您看谁来了?”
篮子里是只毛茸茸的奶猫,正蜷缩在垫着的棉絮里打盹,眼睛还没完全睁开。
苏云清愣了一下,春桃笑着道:“是摄政王府的侍卫送来的,说王爷前几日在城外救的,想着您喜欢这些小玩意儿,就送过来给您解闷。”
萧玦站在一旁,耳尖微红:“看着可怜,想着你或许愿意养着。”
“倒是乖巧。”
苏云清小心翼翼地把奶猫抱起来,小家伙在她掌心蹭了蹭,发出细弱的“喵”声。
她抬头看萧玦,眼里带着笑意,“多谢你了。”
“举手之劳。”
萧玦目光落在,她抱着猫的手上,指尖微动,想说些什么,却见苏振雄己迈步往里走,便把话咽了回去,只道,“我先回府了,明日再来看你。”
苏云清抱着奶猫,站在门口送他,看着他的马车消失在街角,才转身往里走。
春桃在旁笑道:“王爷待您是真上心,连只小猫都记着您喜欢。”
“别瞎说。”
苏云清嗔了一句,心里却暖暖的。
她低头看着怀里的奶猫,忽然想起庄子里刚种下的种子,觉得日子就像这猫一样,软软糯糯的,却透着勃勃生机。
晚饭时,苏振雄让厨房炖了苏云清爱吃的酸汤鱼,奶猫被放在旁边的小碟里,用温水泡了些碎鱼干,吃得津津有味。
苏云昭说起白日里李老实种地的认真劲儿,忍不住笑:“那汉子恨不得拿尺子量着土豆种的距离,生怕差了一分半毫。”
“他是盼着能丰收呢。”
苏云清给猫添了点水,“等过几日出苗了,我再去庄子里看看,教他们怎么除草。”
苏云鹤扒着饭道:“我跟你去!
上次种反了土豆,这次我得扳回一城,让他们瞧瞧,我学东西快着呢。”
窗外的月亮升了起来,透过窗棂照在桌上,映着碗里的酸汤,泛着细碎的光。
苏云清看着父兄们说笑,听着怀里奶猫满足的呼噜声,忽然觉得,这样的日子真好,没有朝堂的纷争,没有战事的阴霾。
只有粮食在土里扎根,小猫在怀里安睡,还有身边这些爱她的人,守着寻常的烟火,盼着来日的丰收。
她轻轻抚摸着奶猫柔软的毛,心里想着:明日该给它起个名字,叫“豆包”如何?
像豆子一样,像包子一样圆滚,听着就讨喜。
夜色渐深,将军府的灯一盏盏灭了,只有苏云清的窗还亮着。她趴在窗边,看着月光下的庭院,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,混着偶尔几声猫叫,在安静的夜里,格外安稳。
顶点小说(220book.com)最新更新毒妃逆天:摄政王的追妻血泪史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D9M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