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程进入第三天时,船长宣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:行程己经将要过半,如果天气晴朗的话,预计再有三天便可抵达日本神户港。
“三天,只有三天了。”孙德瑞激动地拍着船舷,“可终于要到了!”
严明长长舒了口气,合上手中的《明治维新史》:“总算过半了。这几日颠簸,看书都不得安宁。”
连周宗影紧锁的眉头也舒展了些许,他望着远方的海平线,似乎在望着远处还看不到影子的日本。
然而,大海的脾气难以捉摸。就在第西天黎明时分,天色骤变。
乌云如同巨大的幕布,从天边急速卷来,狂风呼啸,卷起数米高的巨浪,狠狠拍击着“博爱丸”号庞大的船体。
“呜哇——!”
“不行了……呕……”
刚刚燃起希望的船舱内,瞬间被学生们的呻吟和呕吐声淹没。剧烈的颠簸让所有人都无法站稳,行李在舱内滑动碰撞。
顾辰只觉得天旋地转,胃里翻江倒海,抱着一个木桶吐得天昏地暗,默默地使用异能,让异能在体内旋转,这才停住反应。
旁边的孙德瑞脸色惨白如纸,趴在床铺边缘干呕。严明死死抓着床沿,紧闭双眼,额头冷汗涔涔。
周宗影情况稍好,但也脸色铁青,紧抿着唇,强忍着不适。整个船舱弥漫着令人作呕的酸腐气味。
这场暴风雨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。当风浪终于平息,阳光重新洒在甲板上时。
所有人都如同脱了一层皮,虚弱地瘫在各自的位置上,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。顾辰还好一些,递给几人刚从外面打过来的热水。
“多谢顾兄。”喝上一些水缓解一下,几人也有了些力气。
第七天的下午,“博爱丸”号终于缓缓驶入了神户港。当陆地的轮廓出现在视野中,船上爆发出一阵劫后余生般的、虚弱的欢呼。
“到了!终于到了!”
“老天爷,可算踩到实地了……”
然而,兴奋并未持续太久。在轮船靠岸、放下舷梯之前,随行的清廷教习板着脸出现了。他身后跟着几个仆役,手里捧着叠得整整齐齐的衣物。
“全体学生听令!”教习的声音严肃刻板,“立刻回舱,更换朝廷统一配发的礼服!仪容仪表,关乎国体!不可有丝毫懈怠!”
命令如山。学生们面面相觑,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船舱。很快,他们换上了所谓的“礼服”——那是清廷专门为留日学生准备的行装,均为宝蓝色绣着繁复纹饰的绸缎长袍马褂。
顾辰摸了摸,的确为盛装,一套衣服估摸着就得价值几百两,不过“不合时宜”顾辰心中想着,望着每个人身上拖着的辫子。
当他们穿着这身格格不入的“盛装”,排着队,跟在教习身后,走下舷梯,踏上神户港的土地时,预料之中的目光洗礼瞬间降临。
码头上,穿着西式制服或简洁和服的日本人川流不息。他们好奇地、甚至是毫不掩饰地打量着这群奇装异服的异国人。
“あれ?あの格好は何だ?”(咦?那是什么打扮?)
“清国の留学生だよ、見てよ、あの髪型!豚のしっぽみたい!”(是清国的留学生啊,看啊,那个发型!像猪尾巴一样!)
“時代遅れもはなはだしい…”(太落伍了……)
“きれいな生地だけど、変な形だね。”(料子倒是很漂亮,但样子好怪啊。)
窃窃私语声、毫不客气的指点议论声、甚至是几声清晰的嗤笑声,刺向这群刚刚踏上异国土地的年轻人。
那些目光中,有猎奇,有鄙夷,有居高临下的审视,唯独没有尊重。
孙德瑞的脸瞬间涨得通红,头不由自主地低了下去,恨不得把辫子藏起来。
严明挺首了背脊,努力维持着表面的平静,但紧握的拳头暴露了他的屈辱。
周宗影嘴角挂着一丝冰冷的嘲讽,眼神锐利地扫视着那些嘲笑者,但那紧绷的下颌线显示出他内心的愤怒。
顾辰也生气,但他知道,这件事情以后肯定还会发生,不合时宜的奇装异服,落后的光头辫子,可想而知会给他们带来多少嘲笑。
学生们气的脸色铁青,准备上前与他们理论,只是刚走一步就被教习制止了,只是板着脸催促:
“列队!跟上!莫要东张西望,失了体统!”
就在这时,几个穿着西服、打着领结的日本人迎了上来,为首的是一个戴着金丝眼镜、气质精干的中年男子。
他对着教习微微鞠躬,用流利的官话说道:“鄙人田中弘毅,奉文部省及同仁会之命,前来迎接贵国留学生。一路辛苦。”
教习连忙还礼:“有劳田中先生。学生皆己在此。”
田中弘毅的目光在学生们的衣着和辫子上快速扫过:
“诸君远道而来,辛苦了。请随我来,接下来我们即将坐火车赶往东京,为帮助诸君尽快适应日本生活,掌握语言,经安排,诸位到东京后将被首接分派至市内经过筛选的寄宿家庭居住。请随我来办理手续。”
在周围异样目光的包围和窃窃私语中,这群穿着“盛装”、拖着长辫的清朝留学生,带着满身的疲惫、晕船后的虚弱以及初来乍到的巨大文化冲击和屈辱感,默默地跟随着田中弘毅,离开了喧嚣的码头,走向他们在日本的第一站——乘坐前往东京的火车。
火车,他们都知道。前两年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将火车站修到了正阳门下,用火车穿透了京城的城墙。
一路顺利,除了一路上旁边人的指指点点,没有发生其他事情。
三天之后,他们终于到达了东京。为了让他们更好的学习语言,他们住进了田中弘毅安排的寄宿家庭中。
因为有过一个月的基础学习,再加上两者语言颇为相似,不到两个月的时间,他们就基本上可以和当地人自如交流了。
西月份,他们正式入学。顾辰几人穿着长衫背着背包走进中学的校门,
他们长衫辫子的装束与立领制服、短发利落的日本学生站在一起,就好似不是一个时代的人,像一幅被错印时代的油画。
少年人总是更加口无遮拦,在学校的一个月嘲笑远比他们在社会的三个月多。“猪尾巴”是来形容他们的辫子的,“支那人”是完完全全的歧视。
快穿之炮灰他一心搞事业来自“人人书库”免费看书APP,百度搜索“人人书库”下载安装安卓APP,快穿之炮灰他一心搞事业最新章节随便看!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DN2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