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记古董店的檀木香裹着夜露的凉,林怀瑾把西装外套平铺在八仙桌上,那只粉彩瓶便端端正正立在月白色衬布上。
苏掌柜的老花镜滑到鼻尖,手指悬在瓶口三指外,像在触碰活物的脉搏。
"小怀瑾,"他的声音比往日沉了三度,"这瓶子你花了多少?"
"两万。"林怀瑾喉结滚动,掌心还残留着拍卖场里那阵热意——当他的指尖贴上瓶身时,眼前闪过的不是破碎的瓷片,而是一个穿月白旗袍的女子,在雕花镜前把瓶子抱在怀里,睫毛上沾着泪:"阿安,这是我最后能为你留的。"
苏掌柜的放大镜"咔"地磕在瓶颈,镜片后的眼睛突然眯成线:"民窑仿的?"
林怀瑾心口一紧,却强压着没动。
三个月前他捧着碎瓷片来拜师时,苏掌柜也是这样的眼神——当时他赌咒发誓说那是元青花残片,被苏掌柜用放大镜戳着胎质冷笑:"新得能掐出水。"可后来送去国博检测,那片碎瓷底下真藏着至正款。
"您再看开片纹路。"他伸手,指尖轻轻划过瓶身细裂,"夜市那老头上货时说,这瓶子在煤堆里埋了二十年。
可您看这些冰裂纹,像不像...雨打在青瓦上?"
苏掌柜的放大镜缓缓下移。
月光漏进雕花窗,在釉面上淌成一条银河。
他的手指突然抖了抖,放大镜"啪"地掉在桌上:"晚清的开片特征!"
林怀瑾感觉后颈的汗毛竖起来。
他摸出背包里的笔记本,纸页边缘还沾着夜市的油星子——那是他蹲在路灯下抄的《中国陶瓷史》笔记:"您看胎质,民国早期用的是高岭土掺石英,比晚清更细。"他翻开夹着的老照片,"这是去年嘉德拍卖的刘雨岑仕女瓶,彩料的晕染手法一模一样。"
苏掌柜的手按在照片上,指节泛白:"刘雨岑...珠山八友里最擅粉黛玉的那位?"
"对。"林怀瑾想起夜市里那个裹着军大衣的老头,当时他蹲在塑料布前打盹,瓶子沾着煤渣搁在脚边。
林怀瑾刚碰着瓶身,热意就涌上来,那女子的声音跟着钻进耳朵:"别让它再进煤堆了。""这瓶子是民国二十年,军阀夫人周念卿给丈夫谢怀安的生辰礼。"他指着釉层里的小字,"周念卿的父亲是景德镇窑户,后来军阀混战,谢家败落,这瓶子就流到民间了。"
苏掌柜突然站起来,藤椅在青砖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。 顶点小说(220book.com)最新更新败家子从破产到收藏届大佬
他抓起柜顶的黑檀木盒,里面装着便携式光谱仪——那是他花三万块从德国买的,平时连徒弟都不让碰。
仪器红灯亮起时,林怀瑾看见师傅的手背绷起青筋。
"氧化铅含量12.7%。"苏掌柜的声音发颤,"彩料里的砷元素...和故宫藏的刘雨岑真品数据吻合。"他转身时,眼镜片上蒙着层水雾,"小怀瑾,你...你这是捡了个大漏。"
凌晨三点的电话铃炸响时,吴老板正捏着茶盏生闷气。
拍卖场里那小子举牌的样子像根刺,扎得他后槽牙疼。"什么?"他手一抖,茶盏摔在红木地板上,"二十万?!"
王小姐的美甲在手机屏上戳出个坑。
她盯着朋友圈里苏记古董店的新动态——那只被她嘲讽为"煤渣瓶"的粉彩瓶,正端坐在丝绒展柜里,配文是"民国珠山八友刘雨岑仕女瓶,存世仅三件"。
她想起林怀瑾递回拍号牌时说的话,后颈泛起凉意。
赵文浩把车钥匙砸在方向盘上。
他托人打听到,那瓶子下周要上佳士得预展,起拍价首接标了三十万。"臭小子..."他咬着牙,指节捏得发白,突然看见副驾上的伪造证书,猛地一把抓起来撕成碎片。
仓库的灯泡在头顶晃,林怀瑾坐在旧木箱上,指尖沿着瓶身的冰裂纹游走。
那女子的身影又浮现在眼前:她穿着月白旗袍,鬓角别着珠花,最后一次摸瓶子时,指腹在"谢怀安"三个字上蹭了又蹭。
"我没让它再进煤堆。"他轻声说,"以后...也不会。"
"发什么呆呢?"
苏掌柜的声音从门口传来。
林怀瑾抬头,看见师傅手里捏着个烫金信封,封口处印着"秋拍·雅藏"的字样。
"明天上午十点,"苏掌柜把信封递过去,封皮上的暗纹在灯光下泛着金,"嘉德的张总说,他们新收了批老货。"他推了推眼镜,嘴角难得来,"小怀瑾,该去更大的场子见见世面了。"
窗外的月亮沉到屋檐下,林怀瑾摸着信封上的烫金纹路,掌心又泛起熟悉的热意。
这次的热意里没有破碎的画面,只有一片模糊的光影,像在说——更大的漏,在等他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EJY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