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阳光透过苏记古董店的花格窗,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光影。
林怀瑾捏着烫金邀请函站在柜台前,信封边角被他无意识地折出细痕。
"小怀瑾?"苏掌柜端着茶盏从后堂出来,见他盯着信封发怔,茶盏轻碰桌沿发出脆响,"发什么呆呢?
这雅藏秋拍虽说是小型交流会,可来的都是圈子里有头有脸的人物。"他扶了扶眼镜,镜片后的目光带了点郑重,"上回那瓶子给咱们攒了点名声,这回...该让他们看看真本事。"
林怀瑾喉结动了动。
掌心贴着信封的地方还留着昨夜的热意,那模糊的光影在他脑海里晃了一宿——像窑火,像青瓷,又像一双布满老茧的手在擦拭什么。
他低头望向腕间的旧玉镯,那是母亲留下的遗物,也是触发气运时最先发烫的地方。"知道了师傅。"他把信封收进内袋,指腹隔着布料蹭了蹭,"我会小心。"
嘉德拍卖行的展厅里,深木色的展柜泛着幽光。
林怀瑾刚推开门,便听见斜后方传来一声嗤笑。
"这不是苏记的小学徒么?"王小姐涂着酒红色甲油的手指敲着椅背,耳坠上的碎钻在灯光下刺得人眼疼,"怎么着,夜市捡漏捡出底气了?
也不看看这儿是什么地方。"她旁边的赵文浩勾着嘴角,西装袖口露出半截金表,"上次那瓶子不过是瞎猫碰死耗子。"他晃了晃手里的拍号牌,"真本事?
等你能在正经拍卖会上举牌再说吧。"
周围响起零星的哄笑。
林怀瑾站在门口,目光扫过满堂的熟人——吴老板端着茶盏坐在首排,见他望过来,还虚虚抬了抬手;几个常来苏记淘货的老头冲他点头,却又很快别开视线。
他摸了摸内袋里的拍号牌,心跳突然快了半拍。
不安像根细针,从后颈扎进脊椎——这些人,怕不是都等着看他出丑?
"一号拍品,明代宣德青花瓷盘。"拍卖师的声音响起,林怀瑾猛地回神。
展柜里的瓷盘泛着幽蓝,他鬼使神差地举起了拍号牌。
"五万!"
"五万五!"赵文浩的拍号牌几乎是立刻举了起来,他侧过脸,嘴角扯出个挑衅的笑。
"六万!"王小姐晃着指甲,眼尾上挑,"小徒弟,跟得上么?"
林怀瑾的太阳穴突突跳着。
他盯着瓷盘,腕间的玉镯突然发烫。
闭眼的瞬间,那抹淡淡的哀伤涌了上来——像老妇人抚摸着陪嫁物,像书生在破庙前最后一次擦拭它。
他猛地睁开眼,后背沁出冷汗。
这情绪里没有年代的厚重,只有刻意模仿的沧桑。
"六万五。"他刚开口,赵文浩己经喊出"七万"。
林怀瑾攥紧拍号牌,突然松了手。"我...放弃。"
全场静默。
王小姐的笑声像银铃般炸响:"果然是虚的!"赵文浩敲了敲桌子,金表在灯光下闪得刺眼:"就这还想跟我们玩?"吴老板端着茶盏的手顿了顿,目光在林怀瑾脸上扫过,又迅速垂下去。
"二号拍品,宋代龙泉窑香炉。"拍卖师的声音里带着点无奈。
展柜里的香炉灰扑扑的,釉色发闷,"起拍价三万,有人要吗?"
林怀瑾的呼吸一滞。
腕间的玉镯烫得几乎要烧穿皮肤,那股情绪铺天盖地涌来——是期待,是守望,是终于等到的欣喜。
他看见画面在眼前闪过:青瓦长檐下,白胡子老头把香炉埋进土坑,最后摸了摸炉身:"等太平了,你们会认出我的。"
"三万!"他举牌的手稳得惊人。
全场哗然。
王小姐的指甲"咔"地断了半截,她瞪大眼睛:"这小子疯了?"赵文浩的金表滑到腕间,他猛地站起来:"三万五!"
林怀瑾盯着香炉,玉镯的热度顺着血管往指尖钻。
那老头的声音又响起来:"等了八百年,该见天日了。"他深吸一口气:"西万。"
"西万五!"赵文浩的脸涨得通红,拍号牌在手里捏得发颤。
"五万。"林怀瑾的声音像块沉铁,砸进沸腾的展厅。
赵文浩的手突然顿住。
他望向首排的吴老板,对方正垂眼喝茶,茶盏边缘的水痕在桌面洇开。"五万第一次。"拍卖师敲了敲木槌,"五万第二次。"
"成交!"
展厅里炸开一片议论声。
王小姐猛地站起来,椅子在地上拖出刺耳的声响:"爸!
这香炉一看就是破窑货,他肯定是..."
"王小姐。"苏掌柜不知何时站在展厅后方,他扶了扶眼镜,镜片后的目光像把刀,"拍卖场讲究愿赌服输。"
吴老板放下茶盏,抬头时己经堆起笑:"小苏说得对。"他扫了林怀瑾一眼,"这小伙子有魄力。"
检测室的白光灯下,林怀瑾盯着光谱仪的屏幕。
苏掌柜的手按在他肩上,能感觉到那掌心的温度:"胎土成分...和杭州老虎洞窑址出土的标本吻合。"他的声音发颤,"釉层里的气泡分布...是南宋官窑的特征。"
"多少?"林怀瑾的喉咙发紧。
"保守估计..."苏掌柜咽了口唾沫,"一百二十万。"
检测室的门"吱呀"一声被推开。
王小姐站在门口,断裂的指甲上还沾着血,她盯着林怀瑾手里的香炉,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。
赵文浩靠在门框上,金表不知道什么时候摘了,露出腕间青灰色的表带印子。
吴老板最后走进来,他盯着香炉的目光像在看团火,半晌才笑:"小友好眼力。"
林怀瑾摸着炉身的冰裂纹,那老头的身影又浮现在眼前。
他抬头看向苏掌柜,师傅眼里的骄傲比灯光还亮。
"走。"苏掌柜突然抓起桌上的锦盒,"回店里。"他把香炉轻轻放进去,转身时拍了拍林怀瑾的肩,"这宝贝...得你亲自写鉴定报告。"
暮色漫进展厅时,林怀瑾抱着锦盒站在门口。
晚风掀起他的衣角,腕间的玉镯还留着余温。
他望着渐暗的天色,突然想起昨夜信封上的模糊光影——原来那不是窑火,是这炉子里曾跳动过的,八百年未熄的光。
"发什么呆?"苏掌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。
林怀瑾回头,看见师傅手里多了个牛皮纸袋,封皮上印着"雅藏秋拍·特别邀请","明早九点,"他把纸袋递过去,"故宫研究院的专家要来,说想见见捡漏的小师傅。"
林怀瑾接过纸袋,掌心的热意再次涌来。
这次的光影清晰了些——是间满是文物的屋子,墙上挂着"收藏大家"的匾额,而站在匾额下的人,正对着他笑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EJY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