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市的路灯在晚风中摇晃,林怀瑾揣着青花碗的鉴定报告,鞋跟碾过地上的碎瓷片。
老周的烤肠摊飘来焦香,他刚要摸出钱包买根烤肠压惊,眼角余光突然扫到角落——蓝布铺在地上,像块被揉皱的夜幕,几枚铜钱泛着青灰,半块玉璜沾着土,最里面倒扣着只粗陶碗,碗底露出的幽蓝让他指尖一热。
"小瑾来啦?"老周擦着油手从铁皮炉后探出头,铁签子在油锅里滋啦作响,"今个鉴定会够威风啊,那姓赵的脸都绿成青瓜了。"他顺着林怀瑾的目光望过去,突然压低声音,油星子溅在围裙上,"那老头来了三天,摊儿上东西没动过,问价就笑,神神秘秘的。
昨儿个王小姐拿放大镜看那玉璜,他倒说'姑娘看的是玉,我卖的是魂',吓得王小姐连镯子都差点摔了。"
林怀瑾喉咙发紧。
指尖的热度顺着血管往上蹿,像有根细针在骨缝里挑动——这是他觉醒气运以来最强烈的一次感应。
他迈腿过去时,裤脚带起的风掀动蓝布边角,粗陶碗骨碌碌转了半圈,露出里面躺着的铜锁。
那锁锈得厉害,锁身布满蜂窝状的蚀孔,可锁芯处却泛着幽光,像藏着团没烧尽的炭。
须发皆白的老人正用枯树枝般的手指锁身,抬头时眼尾的皱纹里落着星光:"小友可是来看这把锁的?"
林怀瑾蹲下身,指尖悬在锁上方三厘米处。
热浪顺着指腹炸开,眼前突然闪过汽笛轰鸣——黄浦江的风卷着煤烟,穿月白旗袍的女子踮脚将木箱塞进船舱,铜锁在她腕间晃出银弧。"阿年,"她的声音带着哭腔,睫毛上挂着水珠,"船票我藏在锁芯里,若你归来......"画面突然碎裂,林怀瑾猛地攥住膝盖,指甲几乎掐进肉里。
"你能看见它的心跳。"老人的声音像旧书页摩擦,"说明是有缘人。"
"这锁......"林怀瑾喉结滚动,"是什么年代的?"
"民国二十三年,立夏。"老人用指节叩了叩锁身,锈渣簌簌往下掉,"铜是云南的斑铜,锁芯嵌着宣德炉的熔渣——那炉子毁于咸丰年间的战火。"他突然笑了,缺了颗门牙的嘴漏着风,"五十块,买的是缘分。"
"五十?"身后传来阴阳怪气的嗤笑。
林怀瑾不用回头都知道是谁——赵文浩的古龙水味先飘了过来,带着股酸溜溜的檀木味。"林大少现在这么拮据?
地摊货都当宝贝?
上回在拍卖会上被我截胡的明代犀角杯,可比这破铜烂铁金贵多了。"
林怀瑾站起身。
作者“稀饭爱吃大米”推荐阅读《败家子从破产到收藏届大佬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赵文浩的西装熨得笔挺,袖扣是新买的翡翠,在路灯下泛着贼光——和三天前被他揭穿赝品时,那副捏着手机发抖的模样判若两人。
他突然想起鉴定会上赵文浩崩开的西装扣,心里的火蹭地烧起来:"赵少要是觉得便宜,不如你买?"
"我?"赵文浩扯了扯领带,目光扫过铜锁时闪过一丝慌乱,"这种骗人的玩意儿,白送我都嫌占地方。"他掏出钱包抽了张红票子拍在蓝布上,"老周,给我来十根烤肠,要最焦的。"转身时撞得林怀瑾踉跄,皮鞋跟碾过蓝布边缘,"别被老骗子骗了,林大少的钱,还是留着给你家破产的公司买棺材吧。"
林怀瑾攥紧口袋里的五十块。
老人的手突然覆上来,掌心的温度像块暖玉:"他慌了。"老人的声音轻得像叹息,"这锁在等的人,不是他。"
付完钱,林怀瑾转身时蓝布己经收进老人的破麻袋。
他再抬头,老人己经走到夜市尽头,佝偻的背影融进路灯照不到的黑暗里,只留下一句话被风卷过来:"锁芯里有信,别用蛮力。"
回到古董店时,后巷的灯还亮着。
苏掌柜正蹲在台阶上修座老座钟,看见林怀瑾手里的铜锁,老花镜滑到鼻尖:"哪淘的?"
"夜市。"林怀瑾把锁递过去,"您帮我看看。"
苏掌柜摸出放大镜,镊子尖轻轻挑开锁芯。
林怀瑾凑过去,看见极薄的宣纸上浮着墨痕:"沪上陈氏,庚辰年立夏。"字迹有些晕染,像是被泪水浸过,"陈家?"他突然想起上个月在旧报纸数据库查过的资料——三十年代沪上盐商陈启年,因私运青铜器被巡捕房通缉,最后一次露面就是在黄浦江码头。
"这锁......"苏掌柜的镊子抖了抖,"锁身的蚀孔是海水侵蚀的痕迹。
黄浦江入海口的咸水,得泡个十年八年才会成这样。"他抬头时眼里闪着光,"小瑾,你记不记得上个月博物馆那起盗窃案?
丢的是陈家家谱,上面记着陈启年有个未过门的未婚妻,姓......"
"姓沈?"林怀瑾突然想起铜锁里的女子,月白旗袍上的盘扣是并蒂莲纹样——和沈昭昭背包上的银饰一模一样。
他掏出手机翻出沈昭昭的朋友圈,最新一条是在博物馆拍的老照片,配文:"陈启年案新线索:其妻许氏曾于1934年立夏在码头寄存木箱。"
手机屏幕突然亮起新消息。
林怀瑾指尖发颤——匿名号码,只有一行字:"别轻易打开箱子。"
后巷的风突然变凉。
林怀瑾望着窗外的夜色,远处传来救护车的鸣笛。
他摸了摸铜锁,锁身还残留着老人掌心的温度,可那温度里,分明藏着一丝寒意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EJY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