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16章 鸭血粉丝与高速蓝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南洋叶宅百年荣光与三代风华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K48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穿越神探夏洛克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

1997年7月26日的南京,大暑节气的热浪像层黏腻的油脂,糊在夫子庙的青石板路上。龚小京坐在致新银行南京分行的柜台后,额头上沁着细密的汗,手里的算盘打得噼啪响。玻璃窗外,卖鸭血粉丝汤的小摊飘来浓郁的香味,混着秦淮河的水汽,在空气里酿成种独特的市井气息。

“小京经理,这是今天的第三十七笔贷款申请。”柜员小陈递过来一份表格,上面是个开茶馆的老板,想贷五万块翻新店面,“玄武系统评了A级,说可以放。”

龚小京接过表格,指尖在“还款来源”那一栏顿了顿。这位老板的茶馆开在乌衣巷,上个月刚被评为“南京老字号”,按理说风险不大。可她想起堂姐叶诗涵的话:“系统是工具,人心才是秤。”

“让他下午来签合同,我跟他聊聊。”她把表格放进文件夹,忽然闻到股熟悉的香味——是杭州的定胜糕和东坡肉!

“堂姐!”龚小京猛地抬头,叶诗涵正拎着个食盒站在门口,米色的真丝衬衫被汗水浸得微微透明,身后跟着的丽娜手里还提着个更大的箱子。

“刚从杭州过来,走312国道堵了两小时,定胜糕还热乎着。”叶诗涵把食盒放在柜台上,打开的瞬间,甜香混着肉香漫了一屋子,连空调都挡不住,“给你带的杭帮菜,还有你妈爱吃的西湖醋鱼。”

堂姑龚敏从行长办公室走出来,手里还拿着份贷款合同。“你这孩子,怎么不提前打个电话?我好让司机去接你。”她接过食盒,眼里的笑意藏不住,“上次你带的龙井,省领导喝了都问在哪买的。”

叶诗涵笑着摆手,目光落在分行的业务报表上:“开业一个月就放了两百多万贷款,不错啊,小京经理。”

提到工作,龚小京的腰杆挺得笔首,像只骄傲的小孔雀:“都是玄武系统厉害,审得快,客户都说比国有银行方便。就是……”她话锋一转,有点沮丧,“很多郊区的客户想来贷款,都说路太难走,坐长途车得晃三小时。”

叶诗涵点点头。她这次来南京,一半是送吃的,一半就是为了这事。“我开了八小时车过来,深有体会。没有高速,不光人遭罪,生意也做不活。”

堂姑叹了口气,翻开江陵省的交通地图:“省里早就想修高速了,从南京到杭州,再到上海,连成一条线。可钱不够,光征地就得几十个亿,财政实在扛不住。”

“钱的事,我来想办法。”叶诗涵从包里掏出份文件,上面是致新银行的国际贷款申请模板,“我己经跟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人沟通过,他们对‘长三角高速网络’项目很感兴趣。”

龚小京凑过来看文件,眼睛越睁越大:“国际贷款?需要抵押吗?我们省的财政……”

“不用抵押,用我的个人信用。”叶诗涵指着文件上的担保条款,“叶氏集团在海外的项目估值稳定在五十亿美金以上,我的信用评级是AAA+,他们愿意放贷。”

堂姑的手顿了顿,手里的醋鱼差点掉在地上:“用你的信用?这风险太大了!万一……”

“没有万一。”叶诗涵打断她,语气却很温和,“长三角的经济潜力,比任何抵押品都值钱。你想,高速修通了,南京的建材能更快运到杭州,杭州的电子产品能更快卖到上海,沿途的乡镇企业能活一片,到时候致新银行的贷款业务,能翻十倍。”

她走到窗边,望着夫子庙熙熙攘攘的人群。穿蓝布衫的老人在买折扇,戴红领巾的孩子举着棉花糖奔跑,穿西装的商人对着秦淮河打电话——这些鲜活的画面,在她眼里都变成了数据流。

“我算过一笔账。”叶诗涵拿出计算器,指尖飞快地跳动,“修一条南京到杭州的高速,大概需要80亿人民币,国际贷款的年利率是3.5%,期限20年。通车后,光是过路费和带动的GDP增长,五年就能回本。”

堂姑看着她,忽然想起大哥叶剑民说的话:“诗涵这孩子,看着温柔,骨子里比谁都敢闯。”

“我己经让法务部准备材料了。”叶诗涵合上计算器,“申请国际贷款需要政府出项目可行性报告,这事得麻烦姑父帮忙。”

提到父亲,龚小京有点紧张:“我爸对商业项目很谨慎,尤其是国际贷款……”

“我跟他谈。”叶诗涵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,“你爸是省长,更清楚修路对江陵省的意义。再说,这不是商业项目,是民生工程。”

正说着,龚小京的手机响了,是那个开茶馆的老板打来的,声音里带着哭腔:“龚经理,我店里的水管爆了,想提前支用贷款,可银行下班了……”

“别着急。”龚小京看了眼叶诗涵,得到鼓励的眼神后,她对着电话说,“你现在过来,我等你,半小时就能办好。”

挂了电话,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:“堂姐,是不是违反了‘五点下班’的规矩?”

“规矩是死的,人是活的。”叶诗涵看着她认真的样子,忽然想起自己第一次破例给马华腾放款的情景,“创业不容易,能帮一把是一把。”

堂姑笑着说:“这孩子,越来越有你堂姐的样子了。”

傍晚,省长龚志国果然来了。这位穿着白衬衫的中年男人,手里拿着份高速路规划图,眉宇间带着股沉稳的气场。“诗涵,国际贷款的事,小京跟我说了。”他把图纸摊在柜台上,“江陵省的高速网络,确实该动了。”

“姑父,我己经让叶氏集团的财务团队做了测算。”叶诗涵调出电脑里的文件,“世界银行愿意提供40亿美金的低息贷款,年利率2.8%,期限30年,足够修通南京到杭州的高速。”

龚志国的手指在图纸上划过,从南京到杭州的路线像条蜿蜒的龙。“我担心的是还款压力,万一……”

“没有万一。”叶诗涵指着沿途的城市,“南京的电子业、杭州的互联网、苏州的制造业,这条高速能把它们串成产业链,产生的经济效益远超贷款利息。致新银行愿意做担保,出了问题,叶氏来还。”

这番话让龚志国沉默了。他看着眼前这个比女儿大不了几岁的侄女,忽然想起大哥叶剑民说的:“叶家的孩子,说话向来算数。”

“好!”龚志国猛地拍板,“我让交通厅明天就把可行性报告送过来,全力配合你的贷款申请。”

消息像长了翅膀,很快传到了南京市政府。晚上吃饭时,市长特意赶来敬酒:“叶小姐,这条高速要是修通了,您就是江陵省的功臣!”

叶诗涵笑着回敬:“我只是做了点分内事。毕竟,路通了,我的银行才能更好地做生意。”

席间,龚小京拿着高速规划图,兴奋地说:“等高速修通了,我开着法拉利去杭州,再也不用颠八小时了!”

“到时候我在杭州园区给你留个车位。”叶诗涵看着她眼里的光,忽然觉得这40亿美金花得值——钱能买到钢筋水泥,却买不到年轻人对未来的期待,而这种期待,才是最值钱的。

第二天临走时,叶诗涵站在秦淮河畔,看着晨光中的夫子庙。龚小京和堂姑站在身后,手里挥着她带来的定胜糕。

“堂姐,国际贷款的事,我能帮忙做些什么?”龚小京大声喊,声音被风吹得有点飘。

“好好学习金融知识!”叶诗涵也大声回,“等高速通车那天,我要你负责高速沿线的企业贷款,让这条路不仅能跑汽车,还能跑生意!”

车子驶离南京时,叶诗涵特意走了段即将被高速取代的老国道。路边的小贩还在叫卖鸭血粉丝汤,骑三轮车的师傅汗流浃背地爬坡,远处的农田里,农民正弯腰插秧——这些画面,终将被飞驰的汽车和呼啸的列车取代,但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永远不会变。

丽娜看着窗外,忽然说:“您说,等高速修通了,致新银行的业务会不会扩展到更多地方?”

“会的。”叶诗涵望着远处的地平线,“路通到哪里,我们的银行就开到哪里。”

回到杭州时,己是深夜。丽娜递来一份邮件,是世界银行亚洲区负责人发来的:“叶小姐的信用评级报告己收到,AAA+,同意启动贷款审批流程。”

我靠在椅背上,看着窗外的灯火。南京到杭州的高速路,就像致新银行的触角,终将延伸到更广阔的地方。而那些看似庞大的数字——80亿的投资,40亿的贷款,其实都抵不过一个简单的道理:路通了,人心就通了;人心通了,生意自然就活了。

至于龚小京和她的法拉利,终将在这条崭新的高速上,跑出属于自己的速度。而我要做的,就是为这份速度,铺好最坚实的路基。

明天,致新银行的国际业务部就要开始准备贷款材料了。这场跨越国界的合作,不仅关乎一条高速路,更关乎一个信念——好的资本,就该像修路一样,着眼长远,脚踏实地,让每一分钱,都能在时间的长河里,长出该有的价值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K48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南洋叶宅百年荣光与三代风华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K48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