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二十七章 老银铺的同心锁

小说: 灵案小组   作者:佳灵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灵案小组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MQP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古镇的“银记”铺子藏在青石板巷的拐角,乌木柜台被磨得发亮,玻璃柜里摆着各式银器,最显眼的是个半开的银锁,锁身刻着“永结”二字,却独独缺了“同心”。赵猛趴在柜台上,盯着银锁笑:“这老东西够拧巴的,锁都做不全,难怪闹鬼——换我是买主,高低得打个差评。”

林岚翻着报案记录,指尖划过“夜半打银声”几个字,眉头微蹙:“街坊说,每到子时,铺子里的砧子就自己响,叮当、叮当,像有人在打银,那半开的同心锁总自己转到‘永结’朝外,锁芯里还会渗出银屑,像在流泪。上周有个新娘来订嫁妆,被锁勾住了手链,差点被拖进里屋,说看到个穿蓝布衫的姑娘举着锤子,说‘还没打完’。”

“同心锁?”赵猛捡起块碎银,上面带着打制的痕迹,“这是哪个巧匠的?死了都惦记着赶工,比我家楼下的包工头还拼。”

苏晴望着玻璃柜里的银锁,眼神发怔:“里面有个穿蓝布衫的姐姐,举着锤子打银……虎口磨出了血泡,说‘就差最后一锤’,工作台的抽屉里,藏着半封情书,开头写着‘阿诚,等锁打完,我们就……’后面的字被银水烫没了。”

银铺的现任掌柜是个梳双丫髻的姑娘,叫银珠,是老银匠沈银珠的曾孙女。“太奶奶是1935年的‘银花状元’,打银的手艺全镇第一,尤其擅长做同心锁。1935年冬天没的,走前攥着把没打完的锁,说‘差个锁芯,等我回来镶’。从那以后,这铺子就没安生过,每逢情人节,那半开的锁准自己转圈,像在等谁来合锁。”她打开里屋的木箱,里面躺着把雕花银锤,锤柄缠着蓝布条,“这是太奶奶的锤子,总自己从箱里滚出来,落在砧子上。”

沈辞的铜钱微微发烫,这银铺的怨气裹着股银水的腥气,像块没淬完火的银坯,又硬又涩。他指尖划过那半开的银锁,锁芯突然“咔哒”一响,弹出根细小的银链,链尾系着半块玉佩,上面刻着个“诚”字。

“沈银珠不是自己没的。”沈辞的声音发沉,“砧子底下有块带血的银料,是被人推到熔炉边时,手按在滚烫的银锭上烫的,指纹不是她的。”

陈默推了推眼镜,屏幕上跳出1935年的账册:“当年和沈银珠定亲的,是码头的账房先生周诚,两人约定做把‘永结同心’锁当嫁妆。同年冬天,周诚突然坐船去了南洋,说是‘赚够彩礼就回来’,沈银珠的银锁刚打完‘永结’,就听说他在船上遇了难,人没了。”

“遇了难?我看是变心跑了!”赵猛抡起银锤,对着砧子猛砸,“肯定是这姓周的怕付彩礼,卷着钱跑路了,害了人家姑娘!”

砧子突然震动,底下的暗格裂开,露出个铁皮盒,里面躺着封南洋寄来的信,邮票被海水泡得发涨,字迹却清晰:“珠珠,船遇海盗,我藏了半箱银锭在礁石下,等我逃出去就回来……那锁你先别打,等我亲手镶锁芯。”信末画着个歪歪扭扭的银锁,旁边写着“欠你半锁”。

苏晴摸着信纸,眼圈红了:“他没跑……被海盗抓去当苦役,1936年春天逃出来时,船翻了,手里还攥着块银料,想给她打锁芯。”

银铺的熔炉突然自己点燃,火苗窜得老高,映得墙上的老照片发亮——沈银珠站在银铺前,举着半成品的同心锁,周诚站在她身边,手里拿着把小银锉,两人笑得露出豁牙,照片背面写着“1935年秋,待锁成”。

林岚翻出周诚的海员证,夹在证里的船票日期是1936年4月1日,目的地是镜州,离沈银珠的忌日只差三天。“他是想给她惊喜,”她的声音发沉,“没成想成了永别。”

赵猛突然指着柜台的裂缝,里面卡着根银簪,簪头是朵没开完的银花:“这是沈姑娘的吧?簪子上的银料,和周诚信里说的礁石下的银锭成分一样——她肯定去找过他藏的银锭,没找到才……”

“找到了!”银珠突然从里屋抱出个陶罐,里面装着半箱银锭,上面沾着海沙,“太爷爷临终前说,奶奶当年疯了似的往海边跑,回来时手里就抱着这个,说‘阿诚的锁芯在里面’,然后就对着银锭哭,哭到没气。”

沈辞的铜钱烫得指尖发麻,他能“听”到打银的叮当声里,混着沈银珠的哽咽:“阿诚,锁芯我找到了,你怎么还不回来……”他拿起那半开的银锁,将陶罐里的银料熔成水,小心翼翼地注入锁芯——“同心”二字,终于和“永结”合在了一起。

子时的梆子声刚落,铺子里的银器突然自己发亮,打银的砧子响得格外清脆,像在庆祝。沈银珠的虚影从银锁里飘出来,手里举着镶好的同心锁,周诚的虚影穿着海员服,站在她身边,两人对着银珠笑,眼里的光比银器还亮。

“他们说谢谢我。”银珠笑着流泪,“说终于能把锁合上了,就像当年约好的那样。”

同心锁“咔哒”一声合紧,锁身的“永结同心”西个在月光下泛着柔光。沈银珠的虚影将银锁递给周诚,两人转身走向巷口,蓝布衫的衣角和海员服的飘带在银铃声里交缠,慢慢消失在灯笼的光晕里。

铜钱的灼痛感消失了,玻璃柜里的银器突然自己排列整齐,最中间的位置,那把合好的同心锁正在轻轻转动,像在对过往的行人说“圆满了”。赵猛捡起那根银簪,突然塞进银珠手里:“这玩意儿留着,说不定他俩半夜回来打银,给你留个新花样当样品。”

银珠笑着点头,将同心锁摆在柜台最显眼的地方:“太奶奶总说,好银锁要能锁住心,现在看来,她做到了。”

离开古镇时,灯笼的光晕把青石板照得发红,像铺了条银带。陈默的电脑收到封匿名邮件,发件人是“锁芯”,附件里是张修复的照片——沈银珠和周诚站在海边,手里举着合好的同心锁,背后的轮船冒着白烟,像是正要载着他们去往远方。

“这是他们当年的心愿。”陈默轻声说,“想坐船去南洋,在海边再打一把同心锁。”

赵猛突然摸着肚子喊饿:“巷口的桂花糕该出锅了!听说他们家的糕里加了银珠糖,甜得能把牙甜掉!去不去?我请客!”

苏晴笑着点头:“银珠姐姐说,她最喜欢吃桂花糕,周先生总买两盒,一盒给她,一盒当打银时的零嘴。”

林岚白了赵猛一眼:“就知道吃,但这次……多买两盒,给银珠留着。”

沈辞看着渐渐远去的银铺,铜钱在掌心泛着温润的光。执念这东西,有时不是遗憾,是藏在银纹里的约定——哪怕隔着生死,隔着大海,那最后一锤的温度,总能焐热没说完的“同心”。

车开过石桥时,赵猛突然指着河边的银匠铺:“看!有人在打银锁!上面也刻着‘永结同心’!”

陈默推了推眼镜,在导航上标记下一个红点:“刚接了新委托,说山里的老药铺闹鬼,半夜总闻到药香,药柜的抽屉自己打开,里面的药包上写着‘相思’……”

“老药铺?”赵猛眼睛一亮,“这我熟!小时候总偷我妈放在药铺的冰糖,被坐堂的老中医用脉枕砸过,现在想想还疼……”

车厢里的笑声混着桂花糕的甜香飘向远方,老银铺的灯光在巷口亮得像颗银钉,将那把合好的同心锁照得愈发温润——原来最好的锁,从不是锁住人,是锁住那份“哪怕等不到,也甘愿记一辈子”的真心。灵案小组的车渐渐驶离古镇,后视镜里,那半开的银锁终于彻底合拢,锁芯转了三圈,像在说“圆满了”。

灵案小组来自“人人书库”免费看书APP,百度搜索“人人书库”下载安装安卓APP,灵案小组最新章节随便看!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MQP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灵案小组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MQP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