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二十九章 老戏楼的凤冠影

小说: 灵案小组   作者:佳灵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灵案小组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MQP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城南的“凤仪班”戏楼,飞檐翘角被岁月啃得只剩骨架,戏台的红绸褪成了酱色,后台的镜台蒙着层灰,照出人影都发虚。赵猛踩着吱呀作响的木地板往里闯,裤脚勾住了戏台的幔帐,扯下来半片绣花的凤凰尾,他举着布片笑:“嚯,这老东西够华丽的,当年台上的角儿怕是个美人——可惜了,现在只剩个破楼,连耗子都懒得光顾。”

林岚翻着报案记录,纸页边缘卷了毛:“票友说,每到初一十五,戏楼的戏台就自己亮灯,后台的凤冠霞帔会自己穿在假人身上,还传出《穆桂英挂帅》的唱段,最后总卡在‘辕门外三声炮’那句,像卡壳的留声机。上周有个修复古建的师傅,半夜在后台撞见个穿戏服的影子,举着枪对着他唱‘杀他个片甲不留’,现在见了红绸就哆嗦。”

“《穆桂英挂帅》?”赵猛摸着戏台的栏杆,木头凉得像冰,“这是哪个戏痴的?死了都惦记着开嗓,比我那唱京剧的表姑还能熬。”

苏晴望着后台的镜台,声音发颤:“里面有个穿戏服的姐姐,对着镜子贴花钿……手抖得厉害,花钿总掉,说‘怎么也贴不好’,镜台的抽屉里,压着张泛黄的戏单,主演栏写着‘柳如烟 饰 穆桂英’,旁边用铅笔标着‘最后一场’。”

戏楼的看守是个驼背的老太太,姓梅,总抱着个樟木箱子,里面装着套1937年的凤冠霞帔。“如烟是我师姐,当年的‘活穆桂英’,台步一亮,满堂喝彩。1937年冬天没的,就在这台上唱《穆桂英挂帅》,枪杆突然断了,她从台上摔下来,后脑勺磕在台角,当场就没气了。有人说她是被同台的‘小生’害的,那小生嫉妒她红,偷偷锯断了枪杆;也有人说……她是故意摔的,想护着台下的抗日学生。”老太太摸着霞帔的流苏,“这戏服总自己往假人身上套,像是等着开戏。”

沈辞的铜钱在兜里发烫,像揣了块刚烧过的炭。他走到戏台中央,脚底下的木板有点松动,撬开一看,里面藏着半截枪杆,断口处有明显的锯痕,不是自然断裂。

“柳如烟不是意外摔的。”沈辞的声音压得很低,“枪杆里塞着张纸条,是抗日学生的集会地点,她把情报藏在里面,被汉奸发现了,才遭了毒手。”

陈默推了推眼镜,屏幕上跳出1937年的报纸,社会版角落有行小字:“凤仪班花旦柳氏,演出时意外身亡,警方称系道具故障。”配图里,穿小生戏服的男人站在柳如烟的尸体旁,嘴角噙着丝笑,像在得意。

“这小生叫张少奎,是班主的干儿子,”陈默的指尖在键盘上飞快跳动,“1938年就投靠了日本人,当了维持会的副会长,1945年被抗日队伍枪毙在戏楼前,死前还喊‘是柳如烟害我’。”

赵猛踹开后台的衣箱,里面滚出个铁皮盒,装着柳如烟的戏装照片,有张背面写着“赠阿远:等打完这一仗,咱就演《天仙配》”,落款是“烟”。“阿远是谁?”他举着照片晃了晃,“看这字迹,俩人准有事。”

梅老太太突然抹起眼泪,从樟木箱子底层翻出封信,信纸皱得像团纸:“阿远是抗日队伍的队长,叫李远方,是如烟的未婚夫。1937年那天,他带着学生在台下看戏,其实是想接如烟走,一起去投奔根据地。如烟把集会地点塞在枪杆里,就是想递给他……”

戏台的油灯突然自己亮了,昏黄的光打在幕布上,显出个穿戏服的影子,正对着空气比划枪花。苏晴指着幕布后面:“她在等李队长……手里举着枪杆,说‘情报递出去了,快走’,台下的座位上,摆着七顶学生帽,像是在等主人。”

沈辞的铜钱烫得手心发麻,他能“听”到柳如烟的唱段,在“人人书库”APP上可阅读《灵案小组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,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。renrenshuku.com人人书库的全拼.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混着枪声和学生的呐喊,像有人在喊:“打倒汉奸!”他走到后台的化妆镜前,镜面蒙着层灰,用手一抹,显出个模糊的人影——张少奎正举着锯子,往枪杆上招呼,柳如烟的影子站在旁边,眼里的泪像断了线的珠子。

“她早就知道枪杆被锯了。”林岚的声音有点涩,“戏单上的‘最后一场’,是她自己标的,她知道这是最后一次登台,故意把情报藏在最显眼的地方,就是要让张少奎的狐狸尾巴露出来。”

陈默的电脑突然弹出份泛黄的回忆录,是当年的学生写的:“那天柳先生摔下来时,枪杆在台上滚了几圈,情报掉了出来,我们捡着就跑,后面的枪声跟爆豆似的……后来才知道,她是故意摔的,就为了让我们看清情报上的字。”

子时的锣声突然“哐当”响了,戏台的幕布自己拉开,柳如烟的虚影穿着凤冠霞帔,站在台中央,枪杆握得笔首,开口唱“辕门外三声炮”,字正腔圆,比唱片里的还亮。李远方的虚影穿着军装,带着七个学生的影子,坐在台下第一排,听得眼睛发亮,像当年在台下一样。

“她在谢幕。”苏晴的眼圈红了,“说终于把情报递出去了,也等到了该等的人。”

唱到“杀他个片甲不留”时,柳如烟的虚影突然转身,对着台下深深鞠躬,李远方的虚影站起来鼓掌,掌声在空荡的戏楼里回荡,像真的有满堂彩。两人的影子慢慢合在一起,走向后台的化妆镜,凤冠霞帔的流苏在灯光里划出道红弧,最后消失在镜面的光晕里。

铜钱的灼痛感一下没了,戏台的油灯“噗”地灭了,那半截枪杆突然自己滚到梅老太太脚边,像是在告别。赵猛捡起地上的凤冠,往假人头上一戴,歪歪扭扭的:“这角儿够意思,用命护着学生,比那些只会唱高调的强多了。”

梅老太太摸着霞帔的绣花,突然笑了:“她总说,戏里的穆桂英能保家卫国,戏外的她也能,现在她做到了。”

离开戏楼时,天边泛起鱼肚白,戏台的栏杆上,不知何时多了朵新开的梅花,沾着露水,像刚点的花钿。陈默的电脑收到封匿名邮件,发件人是“凤仪班后人”,附件里是张老照片——柳如烟和李远方在后台,她穿着穆桂英的戏服,他穿着军装,手里举着张《天仙配》的戏单,笑得露出白牙。

“他们终于能演《天仙配》了。”苏晴轻声说,“在没有枪声的地方,安安稳稳唱完一场。”

赵猛突然拍着肚子喊饿:“街角的豆汁摊该出摊了!配着焦圈吃,香得能把魂勾回来!去不去?我请客!”

林岚白了他一眼,嘴角却翘着:“就知道吃,但这次……多买两副,给梅老太太留着——她守了一辈子戏楼,该尝尝热乎的。”

沈辞望着渐渐远去的戏楼,铜钱在掌心泛着温温的光。这世上的执念,有时不是痴,是藏在戏服里的勇——哪怕知道是最后一场,也得亮开嗓子,把该唱的戏,该护的人,都留在台上。

车开过石桥时,赵猛突然指着河边的戏台:“看!有人在吊嗓子!《穆桂英挂帅》!”

陈默推了推眼镜,屏幕上跳出新的委托:“城西的老染坊旁,有个废弃的私塾,半夜总听到戒尺声,课桌上的三字经自己翻页,像有个老先生在教书……”

“老私塾?”赵猛眼睛一亮,“这我熟!小时候总偷摸去偷摘私塾的石榴,被先生用戒尺打过手心,现在想想还疼……”

车厢里的笑声混着豆汁的酸香飘向远方,老戏楼的木门在风里轻轻晃,像在为那场迟到的谢幕,慢慢合上帘。只是这一次,台下再没有枪声,只有满堂的喝彩,和永远不散的观众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MQP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灵案小组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MQP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