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五十一章 老钟表铺的齿轮声

小说: 灵案小组   作者:佳灵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灵案小组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MQP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钟楼旁的“时计坊”钟表铺藏在青砖巷里,木门上的铜锁缠着铜锈,橱窗里的座钟指针停在三点十七分,玻璃蒙着层灰,像蒙了层没擦净的时光。赵猛扒着橱窗往里瞅,鼻尖差点撞上块怀表,表壳刻着“1946”,他啧了声:“这老东西够准的,齿轮还能转,比我爷那只瑞士怀表还犟——他总说‘好钟表得有灵性,齿轮咬得紧,指针走得稳,才能兜住时光,像人心里的牵挂,得记准了才不慌’。”

林岚翻着报案记录,纸页边缘沾着点铜屑:“街坊说,每到冬至,铺里的齿轮就自己转,‘咔嗒咔嗒’的,第三排的座钟总倒着走,指针在表盘拼出‘回’字,最上面的怀表还会弹出表盖,里面的照片露出半张脸,在玻璃上印出‘等’字,还传出老人的叹息声,说‘再调三圈’。上周有个修表的先生,半夜来取怀表,看到个戴眼镜的老汉在拧发条,说‘阿钟爱用银镊子’,回头再看,钟表里的发条自己绷紧,在桌面上缠成‘盼’字,被手拨开又卷回。”

“齿轮声?”赵猛捡起个断了的齿轮,齿纹磨得发亮,上面刻着个“钟”字,“这是哪个老钟表匠的?死了都惦记着修表,比我那修手表的表哥还执着——他为了修块古董怀表,蹲在放大镜前抠了三天,指甲缝里的铜屑洗了五遍都没褪,说‘差个齿牙,表就走偏,像人记错了时辰,误了大事’。”

苏晴望着柜台后的座钟,声音发颤:“里面有个戴眼镜的爷爷,捏着齿轮哭……手指被发条弹出血,血滴在齿轮缝里,说‘修不完了’,钟表铺的铁盒里,藏着只没上弦的怀表,表盖里夹着半张车票,目的地写着‘北平’,日期被雨水泡得发虚。”

钟表铺的看守是个留平头的老头,姓钟,总揣着个蓝布包,里面裹着把修表起子,起子头刻着“民国三十五年”,柄上的包浆亮得像玉。“这铺子是‘老沈家’的,沈老钟的手艺没说的,修表能‘分毫不差’,尤其是修怀表,拆开的齿轮摆得像列队的兵,街坊都喊‘钟准’。1950年冬至没的,有人说他是为等个叫阿钟的徒弟,等得把眼睛熬花了,一头栽在齿轮堆里;也有人说……那徒弟去修成渝铁路,被塌方埋了,他抱着没修好的座钟,坐在油灯下,首到发条走完最后一圈。”他敲了敲第三排的座钟,“这钟总自己倒转,我守了三十年,每到他忌日,铺里就飘出股机油味,像他当年用的‘钟表油’。”

沈辞的铜钱在兜里发烫,像揣了块刚从座钟里拆出的齿轮。他走到柜台前,那只停摆的座钟底座有个暗格,里面躺着半封信,信纸被机油浸得发硬,字迹工整:“师父,铁路的钟快修好了,等通车那天,我给您带块钢轨做的表壳,您说过‘铁轨的钢,能扛住十年风雨’……”后面的字被塌方的泥土糊住,只剩个“等”字的轮廓。

“沈老钟不是栽倒的。”沈辞指尖划过齿轮,“座钟的发条里缠着根布条,是阿钟的工装碎片——1950年冬,他收到徒弟牺牲的电报,攥着这根布条调了整夜座钟,想把时间倒回徒弟出发前,最后发条崩断,他抱着座钟僵在了柜台前,手里还攥着没安好的齿轮。”

陈默推了推眼镜,屏幕上跳出张铁路职工证,1949年的,持证人“沈钟”,职务“钟表维修员”,附页里有张两人的合照:沈老钟戴着眼镜,手里举着只怀表,阿钟站在他身边,捧着堆齿轮,笑得露出豁牙,背后的墙上挂着“一寸光阴一寸金”的匾额。

“阿钟是沈老钟的侄子,”陈默的指尖在键盘上跳,“1950年修成渝铁路时,为了抢救被埋的工友,被二次塌方压住,怀里还揣着给师父的礼物——块用钢轨磨的表壳,上面刻着‘师徒同心’。工友说,他最后喊的是‘师父,表壳没坏,等我回……’”

赵猛踹开墙角的铁柜,里面摆着排修好的钟表,最底层的木盒里躺着只怀表,表盖刻着“阿钟亲启”,旁边压着张字条,字迹娟秀:“给阿钟留的,等他回,咱用这怀表对时,修铁路的钟得准,可不能让火车误了点”,落款是“师父”。“这老沈够意思,”他捏着怀表拧了拧发条,“咔嗒”声清脆,“表芯是纯铜的,比我戴的电子表还结实——那表摔一下就停,说‘精密仪器不禁造’。”

灵案小组来自“人人书库”免费看书APP,百度搜索“人人书库”下载安装安卓APP,灵案小组最新章节随便看!

钟老头突然抹起眼泪,从梁上摘下个布包,里面是件染泥的工装,口袋里露出张照片,是阿钟在铁路旁的留影,背后写着“师父,铁轨铺到山腰了,风大,您的座钟可得调准,等通车那天,我第一个坐火车回来,给您报时”。“这是阿钟的工装,1950年从塌方里挖出来的,沈老钟说‘这上面有阿钟的汗味,得垫在柜台下,修表才准’,他每次拧发条,都把这工装铺在膝头。”

钟表铺的座钟突然“当”地响了,沈老钟的虚影捏着银镊子,正把最后个齿轮安进怀表,齿轮咬合的“咔嗒”声漫了满铺。苏晴指着柜台前的虚影:“阿钟哥哥在给师父递起子……手被石头砸得变形,说‘师父,这齿轮够圆不’,沈爷爷的影子举着怀表笑,说‘够了够了,就等这最后一圈,表走准了,火车就不晚点了’,怀表的指针突然开始顺时针转,从三点十七分,慢慢走向十二点,像在把错过的时光补回来。”

沈辞的铜钱烫得手心发麻,他能“听”到发条转动的“滋滋”声,混着沈老钟的念叨:“阿钟怕表走快,调弦时得松半圈,他修铁路的钟,差一秒都不行……”他走到铺里深处,挪开最重的座钟,底下藏着个铁皮盒,装着阿钟的烈士证,证上的照片被机油熏得发黄,旁边压着那块钢轨表壳,上面的“师徒同心”被得发亮。

陈默的电脑突然弹出份铁路档案,1950年的“英烈名录”里,沈钟的名字旁写着“抢救工友牺牲,追记三等功”。附页里有篇工友的回忆:“阿钟总说他师父修的表是‘定盘星’,说‘等铁路通了,要请师父给每个车站的钟都校一遍,让时间在这条路上走得稳稳的’,他怀里总揣着个小齿轮,说‘这是师父给的,能咬住时光,也能咬住念想’。”

冬至的月光从橱窗钻进来,沈老钟和阿钟的虚影一起给座钟上弦,指针“咔嗒咔嗒”走向正点,十二声钟响漫过巷口,像在宣告迟到的通车。两个虚影对着怀表鞠躬,表盖里的照片露出全貌——是两人站在钟表铺前的合影,笑得露出豁牙。

“他们说谢谢。”苏晴轻声说,“说终于把表修准了,像当年约好的那样,齿轮没歪,指针没偏,火车来了,人也回来了。”

两人的虚影转身走向巷口,眼镜的链子和工装的纽扣在齿轮声里交缠,慢慢消失在月光里的钟楼下。座钟的“咔嗒”声停了,那只怀表突然自己跳上柜台,指针稳稳地指向三点十七分——正是当年阿钟出发的时刻,仿佛时光在这一刻,终于追上了错过的脚步。

赵猛摸着咕咕叫的肚子,突然拍板:“巷口的豆浆摊该出摊了!刚磨的豆浆,配着糖糕,热得能烫掉舌头,去不去?我请客——就当替老沈爷俩喝这碗暖身的!”

林岚白了他一眼,嘴角却翘着:“就知道吃,但这次……多盛两碗,给钟大爷留着——他守了三十年钟表铺,该尝尝热乎的,像当年沈老钟盼的那样。”

沈辞望着渐渐远去的钟表铺,铜钱在掌心泛着温温的光。这世上的执念,有时不是固执,是藏在齿轮里的遗憾——哪怕知道追不上时光,也得把齿轮修圆,把发条上紧,万一呢?万一时光真能倒转,他能笑着说“师父,你看,我没误了时辰”。

车开过石桥时,赵猛突然指着钟楼:“看!钟响了!十二下,准得很!怕是那爷俩在里面校钟,正给全城的表对时呢!”

陈默推了推眼镜,屏幕上跳出新的委托:“城东的老木器铺闹鬼,半夜总听到刨子响,木料上的墨线自己画,像在等做家具的匠人……”

“老木器铺?”赵猛眼睛一亮,“这我熟!小时候偷摸去拿刨花玩,被木匠的斧头追得绕着木料堆跑,木屑溅了满身,现在闻着木头味还痒……”

车厢里的笑声混着齿轮的金属香飘向远方,老钟表铺的座钟在月光里走得稳稳的,齿轮的影子漫过青石板,像在为那只迟到的怀表,慢慢铺展开一条精准的路,路上满是修不完的牵挂,和等得到的重逢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MQP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灵案小组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MQP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