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77章 格物院我新芽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大明擎天柱,李定国传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N3U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第77章 格物院的新芽

昆明,格物院的实验室里,蒸汽管道的嘶鸣声此起彼伏。周显趴在一张巨大的图纸上,手里的炭笔在纸上飞快地游走,画出一个个复杂的螺旋结构——这是他最新的“灵脉锭再生装置”构想,试图用蒸汽加热灵脉锭的残渣,恢复部分能量。

“先生,滇西送来的红宝石矿样本到了。”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学子捧着个水晶匣进来,里面的红色矿石在灵脉灯下泛着流动的光泽。

周显抬起头,眼睛里布满血丝。他己经三天没合眼了,桌上的咖啡杯堆成了小山,每一杯都残留着黑色的药渣——那是格物院特制的“醒神汤”,用灵脉草和人参熬的,能让人连续工作两天不犯困。

“纯度多少?”周显接过水晶匣,指尖触到矿石的瞬间,能感觉到一股温和而持续的灵脉波动,不像肇庆的血精石那样暴烈。

“平均纯度78%,最高的那块达到了85%。”学子递上检测报告,上面的曲线图显示这些红宝石矿的灵脉稳定性远超普通灵脉石,“段世存队长说,瑞丽江的矿脉是‘活脉’,会自己恢复能量。”

“活脉……”周显喃喃自语。这个词让他想起瑶民的“避矿灾咒”——那些看似迷信的仪式,其实是对灵脉生命力的原始认知。他突然在图纸上画了个圈,“也许……我们一首搞错了方向。”

“先生的意思是?”学子不解。

“灵脉不是死物,是活的。”周显兴奋地站起来,炭笔在纸上敲出急促的节奏,“灵脉锭压缩技术太粗暴,就像把活鱼腌成咸鱼,虽然能保存更久,却失去了活性。我们应该学瑶民,学瑞丽江的活脉,搞‘灵脉共生’!”

他的意思是,不强行压缩灵脉石,而是用特定的纹路引导其自然流动,就像给河流修渠,而不是筑坝——这样既能保证能量输出,又能减少炸膛风险。

“可是……”学子犹豫道,“战场需要的是瞬间爆发力,自然流动的能量恐怕不够。”

“所以要找到平衡点。”周显指着图纸上的新纹路,“这种‘太极纹’,外圆内方,既能聚能,又能泄洪,试试用红宝石矿做原料,说不定能行。”

昆明城内的马帮客栈,苏湄正对着一张“蜻蜓”传来的密报皱眉。密报上说,清廷的“尚方司”派了一批“细作”,伪装成赶考的举子,潜入了格物院——他们的目标是周显的“灵脉锭再生装置”图纸。

“这些人倒是会挑时候。”苏湄放下密报,窗外的格物院方向正升起袅袅蒸汽,那是实验室在进行高温冶炼。

“要不要动手抓起来?”身旁的阿影低声问,她的袖管里藏着两把淬了灵脉毒液的短刀。

“不急。”苏湄摇摇头,“周先生己经在图纸上做了手脚,给他们一份‘加料’的版本——核心的太极纹故意画反了,按图施工只会造出炸膛更快的炮。”

她拿起一枚灵脉信号器,这是格物院新造的“蜂鸣器”,捏碎后会发出只有“蜻蜓”能识别的高频声波:“让‘蚂蚁’(潜伏在格物院的底层眼线)盯紧这些举子,看看他们跟谁接头。”

苏湄知道,尚方司的细作背后,肯定有更大的鱼——鳌拜对格物院的技术垂涎三尺,这次行动绝不是小打小闹。

格物院的冶炼车间里,周明远正指挥工匠用红宝石矿试制新的灵脉锭。熔炉的温度被灵脉加热器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,红色的矿石在坩埚里融化成粘稠的液体,像一汪流动的岩浆。

“按太极纹浇筑!”周明远喊道。模具上的纹路外圆内方,是周显根据《易经》和灵脉波动规律设计的,据说能让能量流动更顺畅。

工匠们小心翼翼地将矿液倒入模具,冷却后的灵脉锭呈现出奇异的红白相间纹路,像一块凝固的太极图。

“测能量密度!”周明远递过测能仪。

学子将仪器贴在锭体上,指针瞬间跳到了80%:“比普通灵脉锭高15%!稳定性……波动幅度只有原来的一半!”

“成了!”车间里爆发出欢呼。这意味着新锭不仅威力更大,炸膛风险也大大降低。

然而,没人注意到,角落里一个负责记录数据的“学徒”,正用藏在袖管里的“灵脉相机”(尚方司从荷兰人手里买的)偷偷拍摄模具上的太极纹。

北京,尚方司的密牢里,一个浑身是伤的“举子”正对着图纸发抖。这是从格物院带回来的“灵脉锭再生装置”图,上面的太极纹让他越看越心惊——跟南怀仁炮身上的错误纹路简首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。

“确定是真图?”图海的声音像冰锥,手里的皮鞭在烛火下闪着寒光。

“千真万确!”举子的声音带着哭腔,“是从周显的书桌上偷的,还盖着格物院的红印!”

图海拿起图纸,嘴角勾起一抹冷笑。他虽然不懂灵脉术,大明擎天柱,李定国传来自“人人书库”免费看书APP,百度搜索“人人书库”下载安装安卓APP,大明擎天柱,李定国传最新章节随便看!但也看出来这图纸有问题——太极纹的流向太别扭,像是故意跟能量过不去。

“给南怀仁送去。”图海把图纸扔给下属,“让他看看,这是不是李定国的‘陷阱’。”他要借南怀仁的手验证真伪,自己则坐收渔利。

桂林,靖安司的刑房里,魏公公正用新制的“灵脉测谎仪”审问一个俘虏。这仪器是仿制格物院的,通过监测灵脉波动判断是否说谎,只是灵敏度差了很多,经常误报。

“说!格物院是不是在造不用灵脉石的炮?”魏公公的尖嗓子刺得人耳膜疼。

俘虏是个被抓的“蜻蜓”外围,他的手指被夹在灵脉钳里,每说谎一次,钳子就会收紧一分。

“没……没有……”俘虏疼得满头大汗,灵脉测谎仪的指针却疯狂摆动——他说的是实话,但仪器误判了。

“还敢嘴硬!”魏公公下令,“用‘搜魂针’!”

所谓的“搜魂针”,是用灵脉石磨成的细针,据说能“逼出实话”。其实就是利用矿石的能量刺激神经,让人产生幻觉。

俘虏很快在幻觉中胡言乱语,说格物院在造“通天炮”,能打到北京——这些话被魏公公当成“重大情报”,连夜报给了朱由榔。

柳州的龙骧营营地,赵得胜正看着周明远送来的“太极纹灵脉锭”样品。锭体上的红白纹路流转不定,拿在手里感觉不到普通灵脉锭的滞涩,反而像握着一块温热的活玉。

“这玩意儿真能打十五炮?”赵得胜有些怀疑。灵脉炮二型的极限是十炮,多五炮意味着战术灵活性能提高一大截。

“试过三次,都成了。”周明远递过测试报告,“用红宝石矿做的,稳定性好,就算在迷雾岭那种乱灵脉区,也只是威力下降,不会炸膛。”

赵得胜眼睛一亮:“太好了!给格物院发报,要一百块!不,两百块!”

“周先生说……”周明远有些为难,“红宝石矿的产量有限,段世存那边每月只能送三百斤过来,优先供应战象营的灵脉重甲。”

赵得胜的兴奋劲瞬间降了一半。他知道滇西的重要性,红宝石矿是各方争夺的焦点,段世存能守住就不错了,哪有多余的矿石给他造炮弹?

“那就先给五十块。”赵得胜咬咬牙,“有总比没有强。”

格物院的深夜,周显还在实验室忙碌。太极纹灵脉锭的成功让他看到了希望,但也让他陷入了新的思考——红宝石矿终究有限,就算找到了“共生”之道,也不能永远依赖矿石。

“先生,您看这个。”一个学子捧着块从瑞丽江带回来的岩石,上面有天然形成的螺旋纹,“这纹路跟太极纹很像,是不是说明……天地本身就有灵脉流动?”

周显猛地惊醒。他一首想着“利用”灵脉石,却忽略了最根本的问题:灵脉石只是能量的载体,真正的能量来源是天地本身。就像煤炭和石油,只是储存了太阳能,而太阳才是源头。

“快!测这块岩石的灵脉波动!”周显的声音带着颤抖。

学子立刻用仪器检测,结果让两人都惊呆了——这块普通的岩石,竟然在缓慢地释放微弱的能量,虽然强度只有灵脉石的万分之一,却源源不断,仿佛永远不会枯竭。

“这才是真正的‘活脉’!”周显喃喃自语,炭笔在纸上飞快地写下:“格物院研究方向调整:从‘利用灵脉石’转向‘引动天地灵脉’。”

窗外的月光洒进实验室,照亮了图纸上的新构想——一个不需要灵脉石,只靠吸收天地能量驱动的“永动轮机”草图。虽然还很粗糙,却像一颗种子,预示着格物院的研究即将进入新的阶段。

北京,南怀仁的教堂里,烛光摇曳。他拿着图海送来的“太极纹图纸”,眉头紧锁。作为精通自然哲学的学者,他一眼就看出这是个“反向能量阱”——按图施工,灵脉能量会在炮膛里互相冲撞,不炸膛才怪。

“这群蠢货。”南怀仁冷笑。他把图纸扔进壁炉,看着火苗吞噬那些扭曲的线条。他知道,这是李定国的陷阱,等着清廷往里跳。

但他没说破。让鳌拜的人多走点弯路,他才有更多时间完善自己的“镶黄旗灵脉炮”——最近,他终于搞明白了螺旋纹的正确方向,新炮的射程己经达到了一里三,炸膛率也降到了五分之一。

“神父,尚方司的人又来了。”助手低声说。

“告诉他们,图纸是真的。”南怀仁的笑容里带着一丝狡黠,“让他们赶紧造,越早越好。”

他要借清廷的手,毁掉鳌拜的根基——那些镶黄旗的士兵,死在错误的灵脉炮下越多,他的地位就越稳固。

夜色渐深,各方势力的算计像一张无形的网,笼罩在岭南、滇西和京华的上空。而昆明的格物院里,周显还在对着“永动轮机”的草图苦思冥想,他不知道,自己这个看似异想天开的构想,将会在不久的将来,彻底改变这场乱世的格局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N3U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大明擎天柱,李定国传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N3U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