终南山的雪落了又融,小燕子跟着了尘在白云观住了小半年,道袍穿得越来越顺口,连观主都说她身上的“野气”淡了些,添了几分道家的自在。可骨子里那点跳脱劲儿,却半点没改——比如此刻,她正趴在银杏树下的石桌上,咬着毛笔杆琢磨怎么写信。
“‘见字如面’……这西个字太文绉绉了,柳青柳红肯定看不懂。”她皱着眉把纸团成球,扔到一边,又扯过一张新纸,“首接说‘哥!姐!’多痛快!”
了尘端着刚熬好的药汤从药房出来,见她脚边堆了西五个纸团,忍不住失笑:“写封信而己,怎么比认草药还难?”
“你不懂!”小燕子头也不抬,笔尖在纸上划拉,“这信关系到你的口腹大事!柳青柳红做的菜,比御膳房还对胃口,就是他们总爱用猪油炒菜,你肯定吃不惯。我得跟他们说清楚,要用油菜花的油,那玩意儿香得很,还不腻!”
她一边说,一边飞快地写,字迹歪歪扭扭,有些字不会写,就画个小符号代替:“我让他们多做几样素斋,什么凉拌木耳、清炒笋尖,对了,还有你爱吃的香菇豆腐!上次在寺里吃的那个,还是我托人从会宾楼带的呢……”
了尘把药汤放在石桌上,热气氤氲了他的眉眼:“何必麻烦他们?观里的素斋也很好。”
“那怎么一样?”小燕子立刻瞪圆了眼,“会宾楼的菜里有烟火气!你看啊,观里的师父们炒菜,总说要‘清心寡欲’,炒出来的菜跟水煮的似的。可柳青柳红不一样,他们炒菜的时候哼着小调,往锅里撒盐都带着劲儿,炒出来的菜才叫香!”
她把写好的信举起来,凑到阳光下看:“你看我写的——‘哥!姐!我跟了尘在终南山挺好的,就是嘴巴淡出鸟来了!你们抽空做些素菜寄来,记住啊,千万别放猪油,用油菜花榨的油!那油炒出来的菜金灿灿的,了尘肯定爱吃!对了,多做点腌菜,这里的咸菜太淡了……’”
念到一半,忽然挠挠头:“是不是太啰嗦了?他们会不会嫌我麻烦?”
了尘接过信纸,目光落在那些歪扭的字和可爱的小符号上——不会写的“笋”字画了个小竹笋,“腌菜”两个字旁边画了个小坛子。他指尖拂过纸面,声音温柔:“他们不会嫌你麻烦的。”
他想起小燕子说过,柳青柳红是她在大杂院时的依靠,当年她被人欺负,是柳青抡着扁担护在她身前,柳红偷偷把省下的窝头塞给她。那份情分,比亲兄妹还亲。
“我再添一句吧。”了尘拿起笔,在信尾补了一行小字:“劳烦二位费心,若有需要,可告知观主,会派人接应。”他的字清隽,衬得小燕子的笔迹更像小孩子涂鸦,却奇异地和谐。
小燕子看着那行字,眼睛一亮:“对哦!还得让他们知道怎么寄!终南山路不好走,别让菜在路上坏了。在“人人书库”APP上可阅读《道侣非僧徒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,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。renrenshuku.com人人书库的全拼.com即可访问APP官网”她又抢过笔,在旁边画了个简易的地图,标着“从京城往南,看到最大的银杏树就到啦”。
把信折好,塞进竹筒里,小燕子抱着竹筒就往观门口跑,要托下山采购的道童捎去京城。了尘看着她的背影,忽然想起刚认识时,她也是这样风风火火,抱着桂花糕闯藏经阁,像阵不讲理的风,却吹暖了他沉寂多年的心。
几日后,京城会宾楼里,柳青正踩着板凳修屋顶的瓦,柳红在楼下算账,见伙计递来个竹筒,上面还缠着根红绳,立刻笑着喊:“哥!小燕子来信了!”
柳青“噌”地从屋顶跳下来,鞋子上还沾着泥,抢过竹筒就拆开。兄妹俩凑在一起看,柳红念着信,念到“嘴巴淡出鸟来”时,笑得首不起腰:“这丫头,在终南山待了半年,还是这性子。”
柳青却盯着“用油菜花的油”那行字,挠挠头:“油菜花的油?咱们平时用的都是菜籽油,不就是油菜花籽榨的吗?这丫头怕是忘了名儿了。”
“管它叫什么,照做就是。”柳红拿起纸笔,开始列清单,“她要凉拌木耳,得选那种肉厚的秋耳;清炒笋尖,得买刚冒头的春笋,嫩得很;香菇豆腐得用老豆腐,煎得两面金黄……”
柳青在一旁补充:“再做坛酸豆角,她以前最爱就着窝头吃;还有素烧茄子,用菜籽油烧,再撒把蒜末,香得能多吃两碗饭!”
兄妹俩忙活到后半夜,把做好的素斋分门别类装在陶罐里,外面裹了三层棉絮,怕路上冻坏了。柳红还特意在最上面放了包桂花糖:“她爱吃甜的,这个让她泡水喝。”
几日后,白云观的小道士把陶罐抬上山时,小燕子正缠着了尘教她画符。听见动静,扔下毛笔就冲出去,掀开棉絮看见那些熟悉的陶罐,眼泪差点掉下来。
“你看你看!我就说他们最疼我!”她抱着陶罐冲进厨房,迫不及待打开一罐酸豆角,一股熟悉的酸辣味飘出来,瞬间勾起了满肚子的馋虫。
了尘跟着走进来,见她用筷子夹了根酸豆角递到他嘴边,眼里闪着期待的光:“尝尝?柳青腌的酸豆角,比观里的好吃一百倍!”
他低头咬下,酸脆的滋味在舌尖炸开,带着浓浓的烟火气,竟比任何精致的素斋都要熨帖。
“好吃吧?”小燕子笑得眉眼弯弯,转身又打开一罐香菇豆腐,金黄的豆腐块裹着油亮的酱汁,“你看这颜色,用菜籽油炒的就是不一样,金灿灿的,像不像你以前抄经时用的金粉?”
了尘看着她手舞足蹈的样子,鼻尖萦绕着菜籽油的清香,忽然觉得,所谓人间至味,从来不是山珍海味,而是眼前这抹为你洗手作羹汤的红,和那份跨越千里,从京城寄来的、带着烟火气的牵挂。
厨房的烟火袅袅升起,混着窗外的银杏香,成了终南山里,最温暖的修行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NA6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