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七章 云端养老记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浪潮之巅致一女总裁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NT2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2020年6月26日上午,云顶公寓的业主群炸开了锅。一条标题为“在杭城,住得起400平豪宅的人,居然能靠房子养老?”的帖子被疯狂转发,配图是36层某住户的光伏电表——上面显示,这个月靠卖电赚了238块,加上共享种植架的蔬菜收益,零零总总加起来有560块进账。

“我奶奶住在这里,上个月光卖草莓就赚了800!”

“我刚毕业,首付只付了三成,每个月的房贷,光伏板发的电就能抵掉三分之一!”

“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,我邻居大叔失业半年了,靠房子的收益加社区兼职,居然没断过月供!”

沈诗涵翻着手机里的聊天记录,嘴角忍不住上扬。这时,王丽娜敲门进来,手里拿着份文件:“姐,京东的刘总派人送来了购房合同,他买了12栋的600平大平层,全款,要求下周交房。”

“刘强东?”沈诗涵挑眉,“他怎么突然想在杭城买房?”

“听说是上次参加互联网大会,被云顶的VR办公系统吸引了。”王丽娜笑着说,“他的助理说,刘总打算把京东的华东区运营中心设在这里,以后在宿迁总部戴着VR眼镜,就能‘坐’在云顶的会议室开会。”

正说着,马曼琳风风火火地闯进来,手里举着个平板电脑:“姐,你看热搜!#云顶公寓实现养老自由# 都冲到榜一了!有个博主算过账,在这里买套100平的房子,老了不用工作,每个月靠光伏收益和种植分红,够吃够喝还有剩!”

沈诗涵接过平板,屏幕上的视频里,一位头发花白的阿姨正在自家阳台摘番茄,对着镜头笑得满脸褶子:“我跟老头子退休工资不高,但在这里住了半年,光卖菜就攒了5000块!前天还给孙子买了个平板电脑!”

这让她想起三年前规划云顶公寓时,爷爷坐在院子里晒太阳,慢悠悠地说:“房子嘛,不光要能住,还得能‘养人’。我年轻时候住老房子,院里种着菜,墙角养着鸡,日子再紧巴,锅里总有口热的。”

那时她就想,能不能把老院子的“自给自足”搬进高楼?于是有了光伏板、无土栽培、智能管家——这些看似冰冷的科技,最终要服务的,是最烟火气的生活。

“走,带你去看看张阿姨。”沈诗涵起身,“她是云顶的第一批住户,退休前是中学老师,老伴走得早,儿子在国外,你去跟她聊聊,就知道‘房子养老’不是噱头。”

张阿姨住在18楼,100平的房子被打理得井井有条。阳台的种植架上,黄瓜藤顺着竹竿往上爬,挂着几根嫩生生的小黄瓜;客厅的VR设备摆在显眼的位置,旁边放着本相册,里面是她戴着VR眼镜和国外儿子“合影”的照片。

“小沈来啦!”张阿姨擦着手从厨房出来,手里端着盘刚摘的樱桃,“快尝尝,自己种的,比超市买的甜!”

“张阿姨,您这樱桃能卖不少钱吧?”马曼琳拿起一颗,红得像玛瑙。

“卖啥呀,给邻居分分,剩下的让小致捐给社区食堂了。”张阿姨笑着说,“我呀,图的不是赚钱,是热闹。每天早上跟机器人一起给菜浇水,中午去社区活动室打打太极,晚上戴着VR眼镜跟儿子‘吃饭’,日子过得比上班时还充实。”

她指着墙上的电子屏,上面显示着本月的“养老收益”:光伏发电320元,共享种植分红180元,社区志愿者补贴200元,合计700元。“你看,这钱不多,但够我买米买油了。儿子每个月给我打钱,我都存着,以后留着给重孙子买糖吃。”

马曼琳突然想起自己的奶奶,退休后总说“闲得慌”,报了老年大学又觉得“跟不上年轻人的节奏”。穿越神探夏洛克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如果奶奶住在这里,会不会也像张阿姨这样,每天琢磨着种什么菜,跟邻居唠唠嗑,日子过得有滋有味?

“刘总那套600平的房子,打算装成‘VR办公样板间’。”沈诗涵边走边说,“以后京东的华东区员工,不用来杭城也能‘上班’,会议室、茶水间、甚至健身房,都能在VR里还原。”

“这也太酷了吧!”马曼琳眼睛发亮,“那我以后去东南亚出差,是不是戴着VR眼镜,就能参加致一的晨会?”

“当然。”沈诗涵点头,“科技的意义,就是打破距离。不管是养老的阿姨,还是跨国办公的总裁,都能在这栋楼里找到自己的位置。”

下午三点,刘强东的助理带着团队来验房。600平的大平层里,VR设备己经调试完毕。助理戴上眼镜,瞬间“站”在了京东宿迁总部的会议室,屏幕上的同事们正对着他笑:“李助理,云顶的办公室不错啊,窗外的江景比我们这的好看!”

“刘总说了,以后华东区的重要会议都在这里开。”助理摘下眼镜,语气里满是惊叹,“这系统比我们在美国用的还流畅,连同事喝咖啡的杯子都看得清清楚楚。”

沈诗涵看着他们调试设备,忽然注意到窗外的社区广场上,一群老人正围着机器人学用智能手机。张阿姨举着手机,对着种植架拍视频,嘴里念叨着:“小致,这个怎么发朋友圈?我要让我儿子看看,我种的黄瓜长多高了!”

阳光穿过光伏板,在广场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马曼琳凑到沈诗涵身边,小声说:“姐,我突然觉得,云顶公寓不是‘豪宅’,是个‘大家庭’。有钱的能住600平,普通人家住100平,老了都能靠房子过日子,这种感觉真好。”

“这才是致一想做的。”沈诗涵望着远处的钱塘江,“你爷爷说过,沈家祖上在江南做丝绸,最兴旺的时候,不是因为赚了多少钱,是因为整条街的人都靠这门生意吃饭。”

傍晚时分,云顶公寓的上空响起无人机的嗡鸣——这是社区的“共享配送队”,把各家多余的蔬菜送到需要的住户手里。张阿姨的樱桃被送到了23楼,那里住着一对刚搬来的年轻夫妻,妻子怀孕了,想吃点新鲜水果;而30楼的程序员小李,把自己种的草莓分给了加班晚归的邻居。

沈诗涵站在楼顶的光伏板下,看着夕阳把天空染成橘红色。智能管家“小致”的声音在耳边响起:“沈总,今日云顶公寓20期总发电量12560度,并入国家电网收益9800元,己按住户持股比例分配完毕。无土栽培区共产出蔬菜350公斤,其中200公斤通过共享平台售出,收益5000元。”

这些数字背后,是张阿姨给孙子买平板的笑脸,是退休大叔还房贷时的松一口气,是年轻夫妻收到樱桃时的惊喜,是刘强东在VR会议室里说的“这里比我想象的更像个家”。

马曼琳发来消息,附带一张照片:她在社区食堂帮忙打饭,身边的张阿姨正教她怎么挑熟了的番茄。照片下面写着:“姐,我决定了,东南亚的项目也要加个‘养老社区’计划,让那边的人也能住上会发电、能种菜的房子。”

沈诗涵回了个“加油”,转身走向电梯。楼下的广场上,广场舞的音乐己经响起,张阿姨站在队伍最前面,舞姿算不上标准,却透着股蓬勃的劲儿。

或许,真正的“云端之家”,从来不是指48层的高度,也不是1.45万亿的市值,而是无论你带多少钱来,住多大的房子,老了能不能工作,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,活得踏实、体面、有尊严。

夜色渐浓,云顶公寓的光伏板亮起柔和的蓝光,像一片温暖的星海。而这片星海之下,无数个普通人的生活,正在科技与温情的交织里,缓缓铺展开来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NT2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浪潮之巅致一女总裁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NT2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