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八章 将军与云端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浪潮之巅致一女总裁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NT2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2020年7月1日上午,京城五环内的云顶公寓3期开盘现场,锣鼓声混着无人机的嗡鸣,把盛夏的热气搅得更沸。沈诗涵站在临时搭建的观景台上,看着楼下攒动的人群——既有西装革履的投资人,也有牵着孩子的一家三口,还有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,正围着光伏板模型仔细打量。

“沈总,都准备好了。”王丽娜递过一份流程表,“沈老将军和李元帅己经到休息室了,说想先看看样板间。”

沈诗涵点头,转身时,脚步顿了顿。休息室的门半开着,她看见奶奶的大哥哥沈振国正坐在沙发上,手里捏着个象棋子,对面坐着位同样硬朗的老人,正是当年和他出生入死的李元帅。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凑在一起,像两株饱经风霜的老松,棋盘上的“楚河汉界”,仿佛还硝烟未散。

“小涵来了。”沈振国抬头,声音洪亮得不像80岁的人。他穿着简单的中山装,袖口磨出了毛边,左手的食指缺了一截——那是当年在朝鲜战场上被弹片削掉的,他总说“留个念想,记着牺牲的弟兄”。

“大舅爷,李爷爷。”沈诗涵走过去,“样板间准备好了,我带你们去看看。”

李元帅摆摆手,指着棋盘:“等我把这老将吃了再说。”他落子的动作干脆利落,“当年在战场上,你大舅爷就爱耍这套‘声东击西’,今天下棋还来这套。”

沈振国哈哈大笑:“兵不厌诈!想当年在谅山,我们一个连顶住了敌人一个营,靠的就是这招。”

这话让沈诗涵想起小时候,大舅爷抱着她坐在膝头,讲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。他说自己打小就听祖上讲,沈家是唐朝名将之后,骨子里带着股“以少胜多”的狠劲——安史之乱时,沈家先祖带着三百家丁,硬是守住了江南的粮仓,靠的不是蛮力,是把粮仓的暗道改成陷阱,让敌人有来无回。

“后来呢?”那时的沈诗涵睁着大眼睛追问。

“后来啊,”大舅爷摸着她的头,“打仗不是为了杀人,是为了让弟兄们活着回家,让老百姓能过上安稳日子。”

这话她记了很多年,首到规划云顶公寓时突然明白:做企业和打仗一样,最终目的不是打败对手,是让跟着你的人有奔头,让用你产品的人过得好。

样板间里,沈振国的目光被阳台上的无土栽培架吸引了。他伸手碰了碰翠绿的生菜,又捏了捏的稻穗,转身问:“这稻子,在楼上也能长?”

“能长,而且产量不低。”沈诗涵调出数据面板,“这套系统,100平的房子能种出相当于3亩地的菜,足够老两口吃了。”

李元帅指着屋顶的光伏板:“这黑黢黢的板子,真能发电?”

“能。”曹源适时出现,推了推眼镜,“晴天的时候,一套100平的房子,发电量够自己用,多余的还能卖给国家,每个月能赚两三百块。”

“两三百块不多,但够买斤肉了。”沈振国突然笑了,眼眶有点红,“我那些牺牲的弟兄,当年在战壕里啃冻土豆,就盼着打完仗,能有间像样的房子,院里种点菜,锅里炖着肉……现在,你们把这日子搬进了高楼,好,真好。”

李元帅拍着他的肩膀:“老沈,你这侄孙女有出息,比我们当年厉害——我们打天下,是为了让老百姓有饭吃;她们建房子,是为了让老百姓过得好,一代比一代强啊。”

走到600平的大平层时,两位老人对着VR设备来了兴致。李元帅戴上眼镜,瞬间“站”在了自己的老家院子里,老伴正坐在葡萄架下择菜,看见他就笑:“老头子,不是说去看房子吗?怎么‘跑’回家了?”

“这玩意儿神了!”李元帅摘下眼镜,啧啧称奇,“以后想孙子了,不用坐飞机,戴着眼镜就能‘抱’他!”

沈振国也试了试,把VR场景切换到当年打仗的山头。虚拟的战壕里,仿佛还能听见枪炮声,他指着一处土坡:“当年我就在这,带着一个班的弟兄,守了三天三夜,最后就剩我和老李……”

声音渐渐低了下去,老人的眼眶湿了。沈诗涵悄悄退到门口,让王丽娜给两位老人倒杯热茶——有些回忆,需要慢慢消化。

中午的开盘仪式上,沈振国被请上台讲话。他握着话筒,看着台下的人群,突然敬了个标准的军礼:“我打了一辈子仗,就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。今天看到这房子,能发电,能种菜,老了不用看人脸色,我这心里,踏实!”

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。沈诗涵站在侧台,看见马曼琳正举着手机首播,镜头里,大舅爷的白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,李元帅在台下用力鼓掌,眼角的皱纹里,全是欣慰。

仪式结束后,两位老人拒绝了专车接送,说想“走走看看”。沈诗涵陪着他们漫步在云顶公寓的园林里,看着孩子们在草坪上追逐,老人们在健身器材上锻炼,年轻夫妻对着样板间的户型图小声商量。

“小涵,你知道我为啥总跟你说唐朝的事不?”沈振国突然开口,“不是要你记着祖宗多厉害,是想让你知道,做大事的人,得有‘仁心’。当年你先祖守粮仓,宁可自己饿着,也不让老百姓断粮,这才守住了人心。”

“我记住了,大舅爷。”

“记住就好。”老人停下脚步,指着远处的光伏板,“这房子,不光要赚钱,更要让住进来的人都觉得‘值’——穷的富的,老的少的,都能在这里找到活路,这才是真正的‘江山’。”

夕阳西下时,沈振国和李元帅终于肯上车。临走前,李元帅塞给沈诗涵一个小布包,打开一看,是枚锈迹斑斑的弹壳,上面刻着“1953”。

“这是当年老沈救我儿子时,从他胳膊里取出来的弹片熔的。”李元帅的声音有些哽咽,“他总说‘过去的事别提了’,但我得让你知道,你这大舅爷,是条汉子。”

车子驶远时,沈诗涵看见两位老人还在车窗里挥手。她握紧手里的弹壳,冰凉的金属触感里,仿佛还带着战场的温度。

回到样板间时,马曼琳正和几位老人聊天。一位大爷拿着计算器,算得眉飞色舞:“我跟老伴算过了,买套100平的,首付凑凑够了,每个月的光伏收益能抵一半房贷,等我们老了,不用麻烦孩子,自己就能过!”

沈诗涵走过去,听见马曼琳笑着说:“爷爷说了,以后你们的菜吃不完,致一的电商平台帮你们卖,保证价格公道!”

暮色渐浓,云顶公寓的光伏板亮起柔和的灯光,像一片璀璨的星空。沈诗涵站在楼顶,看着家家户户的窗户陆续亮起,厨房的油烟混着饭菜香飘出来,VR设备的光影在窗帘上晃动,机器人配送蔬菜的嗡鸣隐约可闻。

她想起大舅爷的话:“真正的江山,是人心。”

或许,云顶公寓的意义,从来不止于“会发电的房子”,而是在这片钢筋水泥的森林里,为每个人——无论是战功赫赫的将军,还是普通的退休老人,无论是身价千亿的总裁,还是刚毕业的年轻人——都留出一块能扎根、能生长、能安心老去的土壤。

手机响起,是爷爷发来的视频。老人举着酒杯,身后的酒坛冒着热气:“听说京城的房子卖得好?回来爷爷给你酿新酒,庆祝庆祝!”

沈诗涵笑着点头,镜头里,爷爷的院子里,蔬菜长得正旺,墙角的酒坛一排又一排,像在诉说着一个家族的故事——从唐朝的粮仓,到战火中的弹壳,再到如今会发电的房子,变的是时代,不变的,是那份想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的“初心”。

夜色渐深,云顶公寓的灯光与远处的京城夜景连成一片。沈诗涵知道,这里的故事才刚刚开始,就像大舅爷和李元帅当年守护的山河,需要一代又一代人,用智慧、勇气和仁心,慢慢守护,慢慢点亮。

穿越神探夏洛克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NT2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浪潮之巅致一女总裁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NT2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