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九章 百年家宅的底气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浪潮之巅致一女总裁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NT2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2020年7月2日下午,京城云顶公寓3期的业主活动室里,风扇转得嗡嗡响,却吹不散满屋子的热气。二十几位大爷大妈围坐在长桌旁,手里捏着户型图和计算器,七嘴八舌的讨论声几乎要掀翻屋顶——今天是业主恳谈会,主题是“云顶公寓的‘百年承诺’”,物业经理张磊刚把“房屋寿命100年”的宣传册发下去,就被淹没在提问的浪潮里。

“小张,你这宣传册上写‘纳米修复技术,一秒钟补裂缝’,是不是吹牛啊?”住在12栋的王大爷敲着桌子,他退休前是建筑工程师,对“百年寿命”这西个字格外较真,“我住过的老房子,三十年就墙皮脱落,你们这高楼,凭啥敢说能撑一百年?”

张磊抹了把额头的汗,刚要开口,活动室的门被推开。沈诗涵穿着一身浅灰色的工装,裤脚还沾着点白灰,身后跟着曹源和几位戴着安全帽的技术人员。“抱歉来晚了,刚在楼顶看光伏板的安装。”她拿起桌上的一瓶矿泉水,拧开喝了大半,“大家有问题,我来解答。”

人群瞬间安静下来,随即爆发出更热烈的议论。“是沈总啊!”“沈总能来就好,她说话靠谱!”王大爷把宣传册推到她面前,语气缓和了些:“沈总,不是我们不信,是这‘百年寿命’太玄乎。你给我们说说,这房子到底咋能撑一百年?”

“王大爷是内行,那我就说点内行话。”沈诗涵从曹源手里接过一个透明的玻璃罐,里面装着灰色的粉末,“这是我们用的纳米修复材料,遇水会自动生成晶体,能钻进混凝土的裂缝里,把缝隙堵死。就像人的皮肤破了,血小板会自己止血,这材料就是房子的‘血小板’。”

她示意技术人员打开投影仪,屏幕上出现一段视频:工人用锤子在样板墙的角落砸出一道裂缝,往上面泼了点水,再用抹子一抹,原本清晰的裂缝瞬间消失,用手摸上去,墙面光滑得像没受过伤。

“这还不算完。”沈诗涵切换到下一张PPT,上面是云顶公寓的结构图,红色的线条勾勒出承重墙的位置,“我们的框架用的是特种钢材,抗地震等级比国家规定的高两级;窗户用的是三层中空玻璃,能抗12级台风;连水管都是食品级的不锈钢,埋在墙里五十年不会生锈。”

王大爷眯着眼睛看了半天,突然指着一张节点图:“这里的钢筋搭接长度,比规范要求的多了五公分?”

“是。”沈诗涵点头,“多五公分,成本增加3%,但抗震能力能提高15%。我们算过账,与其等房子坏了花钱修,不如一开始就把底子打牢。”

这话让活动室里的气氛松动了些。住在8栋的李阿姨扶了扶老花镜,怯生生地问:“沈总,我跟老伴买的是100平的房子,贷了三十年的款,要是这房子真能住一百年,我们俩怕是等不到还完贷款那天……”

她的话戳中了不少人的心事。在座的业主里,有一半是掏空了积蓄付首付,每个月的房贷像座大山压着,一想到“贷款还完人没了”,心里就不是滋味。

沈诗涵放下玻璃罐,走到李阿姨身边坐下:“阿姨,您别急。我们算过一笔账,以100平的房子为例,总价500万,首付三成150万,贷款350万,按现行利率算,月供是18000元。但这房子每个月的光伏收益能有300元,无土栽培的蔬菜能省500元的买菜钱,要是把多余的房间租出去,每个月至少能收4000元。”

她拿起桌上的计算器,噼里啪啦地算起来:“18000减去300,减500,减4000,实际每个月的房贷压力是13200元。如果两位老人有退休金,再加上社区的养老兼职——比如帮着照看种植架、给年轻人代取快递,每个月能再赚2000元,这样算下来,月供其实只有11200元。”

李阿姨的眼睛亮了:“那……那要还多少年?”

“十年。”沈诗涵报出数字时,活动室里一片抽气声,“十年还清贷款,剩下的九十年,房子完全属于你们。到时候,你们可以把房子留给子女,也可以委托致一的租赁平台出租,每个月的租金够你们在海南过冬,还能年年出去旅游。”

她调出一张Excel表格,上面详细列着“十年还贷计划表”:第1年,月供11200元;第3年,随着光伏板效率提升,收益增加到400元,月供减至11100元;第5年,社区的养老兼职工资涨到2500元,月供降至10700元……到第10年,最后一个月的还款额只有8500元,还完贷款的那天,账户里还能剩下2000多块的“收益结余”。

“这哪是买房啊,这是买了个‘养老金’!”李阿姨激动地拍着大腿,“我儿子总说‘你们别给我留负担’,现在看来,我们还能给孙子留套房!”

人群彻底沸腾了。住在5栋的赵大叔是开出租车的,他算了算自己的收入,突然站起来:“沈总,我贷的是二十年,要是我每个月多还点,是不是能提前五年还清?”

“当然。”沈诗涵笑了,“我们的贷款方案是灵活的,你可以多还,也可以在手头紧的时候少还点,只要十年内把本金还完就行。剩下的利息,就当是房子给你们的‘零花钱’。”

这时,物业经理张磊拿着一沓表格走进来,分给每位业主:“这是我们统计的‘云顶生活成本表’,大家可以看看——物业费比周边小区低20%,因为光伏板发的电够物业用房用;水费省30%,因为雨水回收系统能满足绿化和冲厕所的需求;连买菜钱都能省一半,自己种的菜基本够吃。”

王大爷拿着表格算了半天,突然感慨:“我这辈子住过西个小区,第一次见开发商替业主算‘怎么省钱’的。以前总觉得‘买的没有卖的精’,现在看来,你们是真想让我们住得踏实。”

沈诗涵看着眼前这些朴实的面孔,突然想起爷爷说的“老院子”。爷爷住的老房子在杭城的巷子里,墙是土坯的,顶是木梁的,每年雨季都要漏雨,但爷爷总说“这房子好,住了三代人,街坊邻居都熟,谁家有事喊一声,全巷子的人都来帮忙”。

她建云顶公寓,想的就是把老院子的“踏实”搬进高楼。不光要房子结实,还要让住进来的人觉得“划算”——穷的不怕还不起贷款,老的不怕没人管,年轻人不怕压力大,这样的房子,才能像老院子一样,住出“家”的味道。

傍晚时分,恳谈会结束。业主们陆陆续续离开,手里的宣传册被折得皱巴巴的,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计算式。王大爷走之前,特意走到沈诗涵身边,递给他一个牛皮纸包:“这是我以前在建筑队当工程师时记的笔记,里面有不少老房子的维护窍门,或许对你们有用。”

沈诗涵接过纸包,沉甸甸的。打开一看,泛黄的纸页上,是用蓝黑墨水写的工整字迹,记录着“雨季前要检查屋顶的瓦片”“墙根要撒点石灰防白蚁”,最后一页写着:“房子是死的,人是活的,你对它好,它就对你好。”

夕阳透过活动室的窗户,把沈诗涵的影子投在地上,拉得很长。曹源收拾着设备,突然说:“沈总,刚才技术部发来消息,银川那边的纳米修复材料生产线己经投产了,以后全国的云顶公寓都能用。”

“好。”沈诗涵把笔记放进包里,“明天去银川看看,顺便拜访下那边的老住户,问问他们住得惯不惯。”

走出云顶公寓时,夜色己经降临。楼顶上的光伏板亮起柔和的蓝光,像一片星星落在人间。沈诗涵抬头望去,48层的高楼在夜色里沉默地矗立,像一位沉默的守护者。

她知道,这栋楼的寿命不止一百年。因为住进里面的人,会把它当成家,会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它,会在里面生儿育女,会在里面安度晚年,会把它的故事讲给下一代听。

就像王大爷的老笔记,就像爷爷的老院子,就像沈家先祖守了一辈子的粮仓,真正的“百年家宅”,从来不是靠钢筋水泥撑起来的,是靠住在里面的人,用日子一天天“养”起来的。

沈诗涵拿出手机,给爷爷打了个电话:“爷爷,京城的房子卖得很好,大家都说想住一百年。”

电话那头传来爷爷爽朗的笑声:“好啊,等我酿的米酒熟了,我送两坛过去,让京城的老伙计们尝尝,咱们云顶公寓的酒,和房子一样,越陈越香。”

挂了电话,沈诗涵沿着社区的小路慢慢走。路灯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,路边的无土栽培架上,番茄的红、生菜的绿、水稻的黄,在夜色里透着勃勃生机。她知道,属于云顶公寓的故事,才刚刚开始。而这些故事里,有王大爷的计算式,有李阿姨的笑容,有赵大叔的出租车,有无数普通人对“踏实日子”的向往,这些,才是比“百年寿命”更珍贵的东西。

顶点小说(220book.com)最新更新浪潮之巅致一女总裁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NT2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浪潮之巅致一女总裁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NT2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