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砚清翻着入党申请书,注意到她的西装套裙是量身定做的,腰部线条收得恰到好处,既不显得刻意,又勾勒出年轻女孩的曲线。裙摆长度在膝盖上方两指,露出穿着透明丝袜的小腿,脚上是双黑色中跟皮鞋,鞋跟处贴了防滑贴——显然是常走村路的缘故。
"这打扮是下过功夫的。"冯敬之在耳边点评,"既符合机关着装规范,又藏着小心思。这姑娘比你懂官场里的'形象政治学'。"
中午去食堂吃饭,张婧祎己经坐在靠窗的位置,面前摆着两个餐盘。她今天换了件藕粉色针织衫,领口处有精致的珍珠扣,配着同色系的半裙,少了些职场的锐利,多了点女孩的柔和。"陈主任尝尝这个清蒸鱼,"她把鱼腹上的肉夹给他,"食堂王师傅今天买的鲈鱼,刺少。"
鱼肉细嫩,带着淡淡的姜香。陈砚清注意到鱼刺被仔细挑过,连靠近鱼鳍的小细刺都清理得干干净净。周围的目光不再像刚来时那样探究,反倒多了些习以为常的平和——显然这阵子张婧祎的殷勤,己经让大家默认了她对陈砚清的特殊关照。
"她在试探你的底线。"冯敬之的声音带着点玩味,"从帮你整理文件到挑鱼刺,一步一步往前挪,你没明确拒绝,她就敢再进一步。这手段,比当年太仆寺卿家的小姐追状元郎时还高明。"
下午去李庄村调研,张婧祎穿着米色冲锋衣,背着个专业的摄影包,里面装着相机和录音笔。走到田埂时,陈砚清不小心踩滑了,她伸手扶的动作快如闪电,掌心的温度透过衣袖传过来,带着点微汗的。"小心点,"她的脸颊泛着红晕,"这田埂开春化冻后特别滑。"
冯敬之在左耳里"咦"了一声:"刚才扶你的时候,手指是蜷着的,没碰到你的皮肤。既表了关心,又守了分寸。这姑娘比同龄人懂规矩,也更懂男人的忌讳。"
调研间隙,村支书拉着陈砚清说悄悄话:"陈主任,这小张同志是您的人吧?上次我跟她提想让表弟入党,她笑着说'得陈主任点头',这意思不就是听您的嘛。"
陈砚清刚要解释,张婧祎端着两杯水过来,笑容坦荡:"王支书可别冤枉我,"她把水杯递给陈砚清,"我是说入党得按程序来,陈主任最讲原则,哪会徇私情?"她的话滴水不漏,既维护了陈砚清的形象,又巧妙地推开了"自己人"的标签。
冯敬之的声音里第一次带了赞许:"这丫头不简单。既让对方明白她跟你的关系不一般,又没给你添麻烦。换成别的官小姐,早拿腔拿调地摆谱了。"
傍晚回镇政府,张婧祎从包里拿出个保温桶:"我妈让我带给您的,她亲手做的酱牛肉,说补气血。"保温桶是景德镇的青花瓷,上面印着小小的"张"字,显然是家里常用的物件。
陈砚清接过时,桶身还温着。"替我谢谢阿姨。多情神刀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"他注意到张婧祎的针织衫袖口沾了点泥土,是刚才在田里帮忙扶老农时蹭上的,"辛苦你了。"
"应该的。"她低头拂去袖口的泥土,动作自然得像在拂去灰尘,"能跟着陈主任学东西,比在省发改委实习时还长见识。"她的眼睛在暮色里亮得像星星,毫不掩饰的欣赏比任何表白都更动人。
冯敬之在左耳里沉默了很久,突然说:"这姑娘相貌周正,不是那种咄咄逼人的美,看着舒服;性格沉稳,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做;背景扎实,却没染上娇骄二气;对你的心意藏得深,露得巧,既没让你难堪,又让你心里有数。"他顿了顿,语气里带着点老派的郑重,"三百年了,老夫没看错过人。这丫头,是个能跟你共事儿,也能......共患难的。"
陈砚清把保温桶放在桌上,酱牛肉的香味漫开来,混着张婧祎留下的木质香水味,在办公室里酿成种复杂的气息。他知道,老官僚的认可比任何评价都分量重——冯敬之见惯了官场里的虚与委蛇、逢场作戏,能让他说句"共患难",意味着张婧祎的心意里,掺的算计少,带的真诚多。
晚上整理调研材料,陈砚清发现张婧祎写的初稿己经把重点标得清清楚楚。在"李庄村党建问题"一栏,她用红笔写着:"可参考青溪镇经验,但需结合本村实际调整,切忌照搬——陈主任下午强调过"。字里行间的细致,像在照顾一个容易忘事的长辈。
冯敬之在耳边叹:"她连你随口说的话都记着,这心思用得......既让人熨帖,又让人警惕。就像当年御膳房的厨子,知道你爱吃甜口的红烧肉,每次都多放半勺糖,却从不在别人面前说,只让你自己察觉。"
陈砚清合上笔记本时,窗外的月光正好照在桌上的酱牛肉上。他想起张婧祎扶他时蜷起的手指,想起她挑鱼刺时专注的侧脸,想起她望着他时眼里的光,突然明白冯敬之的认可里藏着的意思——这姑娘的心意,像柳溪镇的春雪,来得轻柔,却带着化不开的认真。
冯敬之在左耳里打了个哈欠,声音里带着点了然:"慢慢来吧。有些事,不用急着做决定。三百年前的花开花落,不都在等一场恰到好处的雨吗?"
陈砚清把酱牛肉放进冰箱时,听见楼下传来张婧祎和门卫大爷的对话声,她的声音带着笑意,说着"麻烦您了",礼数周到得挑不出错。
陈砚清在食堂撞见周明轩时,对方正把半碗没动的青菜倒进垃圾桶。不锈钢餐盘碰撞的脆响里,混着他不耐烦的声音:"这猪食也配给干部吃?"
冯敬之在左耳里嗤笑:"区委政法委综治办主任的公子,果然一身娇少爷脾气。三百年前吏部侍郎家的儿子也这样,吃惯了燕窝粥,见了粗粮就皱眉,最后被外放去了苦寒之地。"
周明轩穿着件熨帖的夹克,袖口连点褶皱都没有,头发梳得锃亮,发胶的香味在食堂里格外扎眼。他瞥了眼陈砚清餐盘里的青菜豆腐,嘴角撇出个讥诮的弧度:"陈主任倒是接地气,跟老百姓似的。"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ONW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