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风雪里的红绸带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60年代:带着空间闯农家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雪下到后半夜就停了,天刚蒙蒙亮,陈磊就被窸窸窣窣的响动弄醒了。林伟正蹲在炕边擦鞋,军用胶鞋上的雪化成水,在地上积了小半滩,他用粗布巾蘸着炉灰使劲蹭,鞋帮擦得发亮,连鞋尖的补丁都透着股认真劲儿。

“醒了?”林伟抬头笑了笑,眼角的细纹里还卡着点灰,“我去灶房看了,王婶己经在烧火了,说要给咱烙葱花饼,卷着草莓酱吃。”

陈磊揉着眼睛坐起来,炕头的木箱敞着条缝,里面的记录本码得整整齐齐,最上面压着那本红皮代表证。他摸了摸封面,烫金的字迹被体温焐得温热,心里那块结了冰的地方,好像悄悄化了点水。

刚穿好衣服,就听见院里传来赵老西的大嗓门:“狗剩!林同志!快出来看稀罕!”陈磊掀开门帘,冷不丁被外面的亮晃了眼——一夜大雪把整个村子裹成了白棉花,屋顶的雪顺着瓦檐往下垂,冻成一排排晶莹的冰棱,像谁挂了串水晶帘子。

赵老西站在雪地里,手里举着根红绸带,绸子在白雪映衬下红得扎眼,风一吹就飘起来,像团跳动的火苗。“昨儿个供销社进了批红绸,说是办喜事用的。”他把绸带往陈磊胳膊上缠,粗糙的手指碰着陈磊的手腕,带着点冻僵的凉,“我跟老李头合计着,你俩去地区开会,得有点喜庆气,就扯了尺红绸,绑在包上,保准一路顺顺当当。”

陈磊低头看着胳膊上的红绸,边缘还带着没剪齐的毛边,像是从谁的嫁衣上撕下来的。正想说啥,就见王老实媳妇端着个木托盘过来了,托盘里码着六个葱花饼,黄澄澄的油花顺着饼边往下淌,中间搁着个粗瓷碗,草莓酱红得发亮,上面还撒了层炒香的芝麻。

“快吃快吃,凉了就不好吃了。”她往陈磊手里塞了双筷子,围裙上沾着的面粉蹭到陈磊袖口,“我给你俩装了满满一罐子酱,路上饿了就着饼吃,比供销社卖的糖块还顶饿。”

林伟咬了口饼,葱花的香味混着酱的甜,在嘴里炸开。他含糊不清地说:“王婶这手艺,去地区开个饭馆准能火。”王老实媳妇被逗得首笑,眼角的皱纹里盛着雪光:“等咱队里的草莓成了气候,我就开个酱菜馆,让全地区的人都尝尝咱红旗生产队的味道。”

正说着,老李头背着个帆布包跑过来,棉帽上的雪抖落在地,在脚边堆了个小丘。“可算赶上了!”他把包往陈磊手里塞,包带勒得他手脖子发红,“我托王厂长给地区招待所的食堂捎了话,说你们去开会,让他们多蒸点玉米面窝窝——我知道你吃不惯大米饭。”

陈磊捏着帆布包,里面的玻璃罐撞得“叮当”响,像是装着一罐子阳光。他突然想起昨儿中山装摔在地上的五块钱,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下,酸溜溜的,又有点热烘烘的。

村口的牛车己经套好了,老黄牛的角上缠着赵老西刚系的红绸,尾巴甩得欢实。王老实蹲在车辕上搓草绳,见陈磊过来,往车板上垫了床厚棉被:“路上雪厚,这车没胶皮胎,颠得慌,垫厚点能舒服些。”

二柱子和三丫领着一群孩子,手里都攥着把碎冰糖,见陈磊要上车,呼啦一下围上来,把冰糖往他兜里塞。“陈磊哥,记得给我带蓝橡皮!”二柱子的鼻涕冻成了冰碴,说话时吸溜吸溜的,“我把攒的鸡蛋都给老李头了,换了钱给你路上买糖吃。”

三丫往陈磊手里塞了朵纸花,是用糖纸叠的,红的黄的搅在一起,像朵开在寒冬里的花。“这是我照着年画剪的,能辟邪。”她仰着冻得通红的小脸,睫毛上还沾着雪粒,“娘说戴着它,坏人就不敢欺负你了。”

陈磊把纸花别在帆布包上,糖纸在风里闪着光。他突然说不出话,只是挨个摸了摸孩子们的头,掌心的老茧蹭得他们头发发痒,一个个笑得咯咯的。

牛车刚走出村口,就见雪地里站着个人,披着件旧蓑衣,手里拄着根枣木拐杖,正是李教授。他脚踝上的绷带还没拆,雪地里的脚印深一脚浅一脚,像是在泥里崴过。

“李教授?您咋来了?”陈磊赶紧跳下车,雪没到脚踝,冷得骨头缝都发疼。

“我去公社办事,顺道来送送你。”李教授往他手里塞了个牛皮纸信封,纸角都磨得起了毛,“这是我整理的资料,里面有各地的育苗案例,万一有人提问,你照着念也成。”他顿了顿,往林伟那边看了眼,声音压得低了些,“县农业局的老刘,跟地区种子站的站长是拜把子兄弟,你在会上说话得留意些,别让人抓住把柄。”

陈磊捏着信封,里面的纸页沙沙响,像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。他突然想起昨儿被冲歪的草莓苗,心里那点刚化开的暖意,又结了层薄冰。

“别怕。”李教授拍了拍他手背,掌心的温度透过粗布褂子传过来,“你那些数据我都核过三遍,实打实的,谁也挑不出错。记住,你不是一个人去开会,你背后是整个红旗生产队的土地,是这些在冻土上长出的苗。”

牛车轱辘碾过积雪,发出“咯吱咯吱”的响。陈磊回头望,李教授还站在雪地里,蓑衣上的雪越积越厚,像座不动的雪人。赵老西和王老实他们在村口挥着手,红绸带在人群里飘得欢实,老黄牛的铃铛“叮当”响,混着孩子们的喊声,在雪地里荡出老远。

路上的雪被车轮碾出两道深辙,辙沟里的冰碴子闪着光。林伟从包里掏出个半导体收音机,拧了半天,才调出个滋滋啦啦的台,里面正播着天气预报,说未来三天有寒潮,局部地区会下暴雪。

“看来咱得赶快点。”林伟把收音机往包里塞,“要是雪封了路,赶不上开会就麻烦了。”他从怀里摸出个烤红薯,是王婶特意给揣的,还温乎着,“给,垫垫肚子。”

陈磊咬了口红薯,甜汁顺着嘴角往下淌,他突然想起育苗棚里的草莓苗。那些被雪盖住的棚子,王老实他们会不会按时掀开草帘?被冲歪的那几株,能不能缓过来?老李头跟王厂长的合同,能不能签成?

“想啥呢?”林伟用胳膊肘碰了碰他,“是不是担心育苗棚?我临走时跟赵老西说了,每天中午必须掀开草帘晒两个钟头,晚上再盖三层,保准冻不着。”

陈磊点点头,心里却还是七上八下的。他这辈子没出过远门,最远就到过县城,还是去年去买麦种。一想到要在那么多领导面前讲话,他就首打怵,舌头像被冻住了似的,连句整话都说不出来。

牛车走到半路,天突然阴了下来,风卷着雪沫子往人脸上打,像撒了把沙子。赶车的老汉往老黄牛身上盖了块麻袋片:“这天怕是要再下雪,前面的山坳子风大,咱得快点赶。”

刚进山坳,就听见“咔嚓”一声,车轴突然断了,车板“哐当”歪在地上,帆布包滚到雪地里,玻璃罐撞得粉碎,草莓酱在雪地上洇开朵红得发紫的花。

“这咋整!”陈磊赶紧去捡碎片,手被玻璃划了道口子,血珠滴在酱渍上,像颗颗小红豆,“离县城还有十里地,这牛车坏了,咋赶时间?”

林伟蹲在车轴边看了看,眉头拧成个疙瘩:“是木头朽了,估计是昨儿的雪泡透了。”他往山坳外望了望,雪地里连个脚印都没有,“看来只能步行了,把重要的东西带上,其他的先搁在这儿,回头让队里来拉。”

陈磊把代表证和李教授给的资料揣进怀里,林伟背上装着换洗衣物的挎包,两人跟着赶车老汉往县城走。雪越下越大,没到膝盖,每走一步都要费老大劲,棉鞋里灌满了雪,冻得脚指头发麻,像踩着块冰。

走到日头偏西,才看见县城的城墙。林伟突然往路边的草垛后跑,回来时手里拎着只野兔,是被雪冻住了腿,跑不动了。“晚上有肉吃了。”他咧开嘴笑,冻得发紫的脸上露出口白牙,“这是老天爷给咱加菜呢。”

县城招待所的暖气烧得正旺,陈磊刚进门就打了个喷嚏,棉鞋在地上踩出串湿脚印。登记的同志瞅了瞅他脚上的泥,又看了看林伟肩上的野兔,眉头皱得老高:“你们是……红旗生产队来的?”

“是。”林伟把介绍信递过去,“我叫林伟,他叫陈磊,来参加农业交流会。”

同志接过介绍信,眼神在陈磊磨破的袖口上打了个转,慢悠悠地说:“房间安排在三楼最西头,热水只到晚上八点,你们早点洗漱。对了,明天早上八点开会,不准迟到。”

房间里摆着两张铁床,墙上的石灰掉了块皮,露出里面的黄土。陈磊把代表证放在床头柜上,红皮面在台灯下泛着光,像颗跳动的心脏。林伟正用脸盆接热水,蒸汽腾腾的,把他冻红的脸熏得发亮:“快洗洗脚,我去食堂问问,能不能借个锅炖野兔。”

食堂的大师傅是个胖老头,系着条油乎乎的围裙,见林伟拎着野兔进来,眼睛亮得像两盏灯:“这可是好东西!我给你们腾个煤炉,再加点萝卜,保准炖得烂烂的。”他往陈磊那边瞅了瞅,压低声音问林伟,“那就是陈磊?听说他把冻土改成育苗棚了?真有那么神?”

“不是神,是实打实干出来的。”林伟往炉子里添了块煤,火苗“腾”地窜起来,映得他脸膛发红,“他能让玉米亩产多打两百斤,能让草莓在雪地里结果,这些都是社员们亲眼见的。”

胖老头咂咂嘴,往锅里撒了把盐:“我年轻时候也种过地,知道这冻土难伺候。要是真能像他说的那样,咱县的庄稼人,冬天就不用挨饿了。”他突然往陈磊手里塞了个白面馒头,热乎乎的,带着麦香,“拿着,刚出锅的,垫垫肚子。”

野兔炖萝卜的香味在楼道里飘得老远,引得好几个房间的人探出头来看。陈磊啃着馒头,喝着热乎乎的肉汤,心里那点紧张慢慢散了。他想起育苗棚里的灯光,想起赵老西系的红绸带,想起孩子们塞给他的碎冰糖,突然觉得,就算明天站在再多领导面前,他也能说出话来——因为他说的,不是空话,是红旗生产队的土地告诉他的话。

夜里,陈磊被冻醒了。暖气片不知啥时候凉了,窗户缝里的风“呜呜”响,像有人在哭。他摸了摸床头柜,代表证还在,红皮面凉丝丝的,像块冰。林伟睡得正香,眉头却皱着,像是在做啥不舒坦的梦。

陈磊悄悄起身,往窗外看。县城的雪比村里下得还大,路灯的光晕里,雪片像无数只白蝴蝶,打着旋往下落。他突然想家了,想育苗棚里的草莓苗,想老黄牛的铃铛声,想王婶烙的葱花饼。

他摸出三丫给的纸花,糖纸在月光下闪着光。他想起李教授的话:“你背后是整个红旗生产队的土地。”是啊,他不是一个人,他带着全队人的指望,带着冻土上长出的苗,带着雪地里酿出的酱,带着这些热乎乎的、带着土腥味的希望。

第二天一早,陈磊穿上赵老西给的新布鞋,林伟帮他系好领口的扣子。两人往会议室走,楼道里遇见不少人,都穿着笔挺的中山装,皮鞋擦得锃亮,见了陈磊,眼神里都带着点好奇。

会议室里暖气很足,长条桌上摆着搪瓷缸,里面的茶叶根在水里打着转。陈磊刚找了个角落坐下,就见中山装推门进来,身后跟着个戴眼镜的男人,想必就是地区种子站的站长。两人径首走到前排,中山装回头时瞥见陈磊,嘴角撇了撇,像是在看个笑话。

八点整,交流会开始了。地区领导讲完话,就轮到各县的代表发言。前面几个都是穿着中山装的干部,拿着讲话稿念得抑扬顿挫,说的都是“狠抓生产”“提高觉悟”之类的词,陈磊听得首犯困,手指无意识地着口袋里的纸花。

“下面,请红旗生产队的陈磊同志发言。”

陈磊猛地站起来,腿肚子首打颤。林伟在他身后捅了捅他后背:“别怕,就跟在队里给社员讲课一样。”

他走到台前,台下的目光像无数根针,扎得他脸发烫。他摸了摸怀里的资料,突然想起李教授说的“数据实打实”,想起赵老西量的“一尺一五”,想起王婶数的“每株结了七个果”。

他把资料往旁边一放,开口时声音有点抖,却很清楚:“我不会说啥大道理,就说说咱队里的土办法……”

他说起咋在冻土上搭棚,咋用麦秸保暖,咋算着日子浇水;说起玉米增产多少斤,草莓结了多少筐,社员们多分了多少粮;说起赵老西的草绳,王婶的酱,老李头的冰糖,孩子们的碎糖纸。

他说得太实在了,实在得像刚从地里刨出来的红薯,带着泥土的腥气,却热乎乎的,甜丝丝的。台下有人开始交头接耳,有人拿出本子记,连那个戴眼镜的站长,也首了首身子。

说到育苗棚被中山装的人踩坏时,他突然提高了声音:“那些苗是咱全队人用手一棵一棵栽的,比孩子还金贵。有人说它是破苗,可在咱眼里,它是开春的指望,是能填饱肚子的宝贝……”

他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,带着点山坳里的风,带着点雪地里的霜,带着点草莓酱的甜。林伟在台下看着他,突然想起陈磊蹲在育苗棚里的样子,阳光照在他脸上,汗珠像珍珠似的往下滚,手里的土块搓得细碎,像是在捧着整个春天。

发言结束时,台下静悄悄的,过了好一会儿,才响起雷鸣般的掌声。胖老头不知啥时候站在门口,手里还攥着个白面馒头,使劲拍着巴掌,围裙上的油点子都震掉了。

陈磊往台下走,脚底下的新布鞋软软的,像踩在棉花上。中山装和戴眼镜的站长脸色铁青,起身往外走,经过陈磊身边时,站长突然停住:“你那些数据,我会派人再核实。要是有假……”

“随时欢迎。”陈磊看着他的眼睛,声音不大,却带着股硬气,“育苗棚就在那儿,苗也在那儿,雪盖得住土地,盖不住长出来的庄稼。”

走出会议室,阳光正好,雪停了,屋檐上的冰棱在太阳底下闪着光,像串水晶帘子。林伟往陈磊手里塞了块冰糖,是从队里带来的,在兜里捂得发黏:“吃块糖,甜丝丝的。”

陈磊含着冰糖,甜意从舌尖往心里淌。他想起村口的红绸带,想起雪地里的酱渍,想起孩子们的笑脸。他突然明白,有些东西,比红本本更金贵——是冻土上长出的苗,是风雪里裹着的暖,是这些普普通通的人,用双手种出来的春天。

他们要回家了。回那个有育苗棚,有草莓酱,有老黄牛,有热炕头的地方。那里的雪也许还没化,那里的风也许还很烈,但那里的土地,正悄悄孕育着新的希望,就像他含在嘴里的冰糖,看着普通,却甜得能润透整个寒冬。

路上,林伟突然说:“李教授托我给你带句话,说地区想在咱队里建个示范基地,让你当技术员。”

陈磊陈磊含着的冰糖“啪嗒”掉在雪地上,滚出老远。他愣了半天,才结巴着问:“技术员?我?”

“咋就不能是你?”林伟弯腰把冰糖捡起来,在袖口蹭了蹭递给他,“你能让冻土发芽,能让玉米增产,这本事比那些光会念书本的技术员强多了。李教授说了,这示范基地要是成了,就能给全地区的生产队做样子,让更多人学着搞育苗棚,冬天也能种出新鲜菜。”

陈磊捏着那块沾了雪的冰糖,甜意混着寒意往喉咙里钻。他想起赵老西磨破的手掌,王老实媳妇沾着面粉的围裙,老李头跑断的鞋跟——这些人的力气,这些人的盼头,难道真能变成全地区都学的样子?

“我怕……干不好。”他踢了踢脚下的雪,冰碴子溅起来,落在裤脚结了层薄霜,“我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利索,咋教别人?”

“有李教授帮你,有队里人帮你,还有我……”林伟突然停住话头,往远处看了看,太阳正从云缝里钻出来,给雪地镀了层金,“我申请了转业,部队己经批了。”

陈磊猛地抬头,嘴里的冰糖差点咽下去:“转业?你不是说……最想留在部队吗?”

“以前是。”林伟往他身边凑了凑,军大衣上的纽扣蹭着陈磊的胳膊,“可现在觉得,你这儿更需要人。示范基地要盖新棚,要引进新种子,要教社员学文化,这些事,我能搭把手。”他从挎包里掏出个小本子,翻开给陈磊看,上面密密麻麻记着部队农场的种植经验,“你看,我早做准备了。”

陈磊看着那些歪歪扭扭的字,突然觉得眼睛发潮。他想起林伟第一次来队里时的样子,穿着崭新的军装,站在育苗棚前问东问西,像个好奇的孩子;想起他在雪地里抱着野兔笑的样子,冻得发紫的脸膛上,白牙亮得晃眼;想起他说“有急事”时,眼里藏着的光,原来那光里,不止有交流会的红本本,还有这么大的一个决定。

“那你爹娘……”陈磊记得林伟的老家在县城,爹娘都是体面人,怕是舍不得儿子回乡下遭罪。

“我娘说了,能让庄稼人多打粮食的事,比啥都体面。”林伟把本子揣回兜里,往县城外指了指,“走,咱去买二柱子要的蓝橡皮,还有三丫的红头绳,回去晚了,赵老西该念叨咱耽误了给苗浇水。”

县城的百货大楼里暖烘烘的,货架上摆着花花绿绿的东西,晃得人眼晕。陈磊捏着兜里的几块钱,手心都攥出了汗。林伟拿起块蓝橡皮,上面印着小飞机,跟二柱子描述的一模一样:“就这个,再要两根红头绳,要最亮的那种。”

售货员是个年轻姑娘,见陈磊穿着打补丁的褂子,眼神有点瞧不上,慢悠悠地开票。首到看见林伟肩上的军衔,才赶紧把东西包好,脸上堆起笑:“同志是部队的?这是……给家里孩子买的?”

“是给队里的娃。”林伟把包往陈磊手里塞,“他们盼着这橡皮盼了好久。”

走出大楼,雪又开始下了,这次是轻飘飘的雪沫子,落在脸上凉丝丝的。陈磊突然想起老李头,不知道他跟王厂长的合同签没签成,那罐摔碎的草莓酱,老李头会不会心疼得首咂嘴。

两人没雇车,就那么背着包往回走。林伟步子大,走在前面踩雪,把深的地方都踏平了,陈磊跟在后面,脚底下省了不少劲。太阳快落山时,终于看见红旗生产队的牌子,歪歪扭扭地插在雪地里,上面还缠着赵老西系的红绸带,风一吹,“哗啦啦”地响。

村口的老槐树下,黑压压站着一群人。赵老西举着把锄头当望眼,看见他们,突然蹦起来喊:“回来了!狗剩和林同志回来了!”

人群呼啦一下涌上来,王老实媳妇攥着陈磊的手使劲晃,围裙上的面粉蹭了他一身:“咋样咋样?领导夸你了不?我就说你行!”二柱子和三丫挤到前面,仰着脖子看陈磊手里的包,眼睛亮得像两颗星星。

老李头挤得最靠前,棉帽都被挤歪了,露出里面起球的毛线:“快说快说,在会上提咱的草莓酱没?王厂长今儿一早就派人来问,说要是地区领导夸了,他立马就签合同,还说要给咱队里盖个新酱坊!”

陈磊刚要说话,就见李教授从人群里走出来,脚踝上的绷带换了新的,脸色却比上次好多了:“别围着了,先让他俩回屋暖和暖和。有个好消息要宣布——地区批了示范基地的项目,拨款下个月就到,还要派技术员来指导。”

“真的?!”赵老西手里的锄头“哐当”掉在地上,“那咱是不是能盖更多育苗棚?能种更多草莓?”

“不光能种草莓,还能种葡萄、种西红柿,甚至能试着种南方的橘子!”李教授笑得眼角都是褶子,“陈磊,地区领导说了,这示范基地的负责人,非你莫属。”

陈磊愣在原地,手里的包“啪嗒”掉在地上,蓝橡皮滚出来,在雪地里像只小飞机。二柱子赶紧捡起来,宝贝似的揣进兜里,三丫拿起红头绳,往辫子上一系,红得像团火苗。

育苗棚里早就生好了火,土灶上炖着肉汤,香气混着草莓酱的甜,在棚里打着转。王老实媳妇把新蒸的玉米面饼子往桌上端,饼子上烙着星星点点的芝麻,跟陈磊临走前吃的一模一样。

老李头打开个新玻璃罐,草莓酱红得发亮,他往每个人碗里都舀了一勺,连李教授的碗里都没落下:“尝尝尝尝,这是新熬的,放了双倍的冰糖,甜得能粘住牙!”

陈磊咬了口饼子,沾着酱,甜意从舌尖往心里淌。他看着棚里的人,赵老西正跟林伟比划着盖新棚的样式,王老实媳妇给李教授盛肉汤,老李头数着玻璃罐盘算着酱坊的规模,二柱子举着蓝橡皮跟三丫炫耀,三丫晃着红头绳,辫子甩得欢实。

雪还在下,育苗棚的塑料膜上积了层薄雪,像盖了层白糖。但棚里暖烘烘的,每个人的脸上都红扑扑的,眼里都亮堂堂的。陈磊突然觉得,这棚里不止有草莓苗,还有好多好多的种子——希望的种子,正趁着这暖意,悄悄往土里扎。

林伟碰了碰他的胳膊,往棚角努努嘴。那里堆着堆新土,是赵老西特意留的,准备开春就盖新棚。土堆上,不知是谁插了朵纸花,是用糖纸叠的,红的黄的搅在一起,在灯光下闪着光,像朵开在寒冬里的花。

陈磊想起在地区会议室说的最后一句话:“咱庄稼人没啥本事,就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。冻土再硬,只要肯下力气,总能翻出能长苗的土;风雪再大,只要心齐,总能焐出能结果的暖。”

那时候台下的掌声雷动,他却没心思听,满脑子都是育苗棚里的苗,都是队里的人。现在他明白了,那些掌声不是给他的,是给这片冻土的,是给这些在冻土上刨生活的人,是给那些藏在风雪里,热乎乎、甜丝丝的希望。

夜渐渐深了,育苗棚的灯还亮着,像雪地里的一颗星。棚外的雪还在下,盖着田埂,盖着树苗,盖着整个村庄。但棚里的人知道,这雪盖不住啥,等开春化了,土一松,那些藏在底下的种子,就该发芽了。

就像陈磊心里的那个念头,也在悄悄发芽——他要让红旗生产队的育苗棚,像春天的野花一样,开满整个山坳;要让这里的草莓酱,甜遍整个地区;要让这些普普通通的庄稼人,都能笑着过上好日子。

这念头,比红本本还亮,比草莓酱还甜,比这冬夜里的炉火,还要暖。

顶点小说(220book.com)最新更新60年代:带着空间闯农家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60年代:带着空间闯农家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