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四十章 双果封坛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60年代:带着空间闯农家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霜降那天,山坳的晨雾里浮着层白霜,像谁往葡萄园撒了把碎盐。陈磊踩着露水去看那串"并蒂果",防虫袋上结着冰碴,揭开时,两颗紫黑的果子挨得更紧了,果皮上凝着的霜花被阳光照得透亮,像裹了层糖衣。

"能摘了。"刘师傅拄着拐杖站在架下,往手心里哈着白气,"霜降杀了涩,这时候的果子最有劲儿,泡醋才不飘。"他从怀里摸出个小陶瓶,是特意烧的双胞胎形状,两个瓶口连着个共同的底座,"晓梅说这叫'共生',就像咱山坳的人和土。"

二柱子举着相机蹲在旁边,镜头盖都结了霜。"纪录片就差这最后一段,"他呵着气擦镜头,"城里的制片人说,这并蒂果就是咱山坳的魂——你看它们长在老藤上,却带着新念想。"

晓梅抱着本烫金封面的证书从村委会跑过来,红绸子在风里飘得欢。"拿到有机认证了!"她把证书往葡萄架上一靠,指尖点着烫金的"山坳产区"西个字,"以后咱的醋能进免税店了,晓峰哥在法国的酒庄说,要帮咱铺进巴黎的超市。"

证书边角沾着点泥,是她跑太快蹭到的。陈磊看着那泥印子笑,突然想起晓梅刚来时,白球鞋上总沾着山坳的红泥,姑娘总不好意思地蹭,现在却把泥点子带成了证书上的勋章。

酱坊里,顺子正跟着刘师傅学拌醋曲。新碾的高粱粉混着葡萄皮,在木盆里泛着深紫,"得顺着一个方向搅,"刘师傅握着他的手转圈子,"就像咱山里人走路,认准了道就不能偏。"顺子的额头上渗着汗,混着面粉在脸上画出道白印,倒像沾了层新酿的酒糟。

赵老西蹲在墙角,往空醋瓶里装新炒的南瓜子。"城里客户说,吃醋时配点咱山坳的干货才对味,"老头数着瓶子,每个瓶底都垫着片晒干的葡萄叶,"这叫'风土套餐',晓梅教的词儿——我看就是土搭配,土得实在。"

傍晚时,陈磊把那串并蒂果放进双口陶瓶,刘师傅舀了勺新酿的冬醋倒进去。醋液漫过果子时,泛起细密的泡,像把两颗果子的悄悄话都泡了出来。"得封坛三个月,"老人用红布扎紧瓶口,"等开春启封时,正好赶上新葡萄抽芽——让老的带着新的,一年年往下传。"

二柱子的无人机在暮色里盘旋,镜头扫过发酵车间的烟囱,扫过酱坊门口码成小山的醋瓶,最后落在凉棚下——晓梅正教新学员用法语说"山坳的春天",姑娘们的声音混着顺子哼的酿醋口诀,还有赵老西收音机里的《天仙配》,缠在葡萄藤上,被晚风吹得晃晃悠悠。

陈磊摸出手机,给远方的晓峰发了张照片:双口陶瓶摆在最老的葡萄藤下,红布封口在夕阳里像团跳动的火。他打字时,指尖不小心蹭到屏幕上的霜花,化开的水痕像条小路,一头连着山坳的灯火,一头通向很远的地方。

风里突然飘来股熟悉的酸香,比往常多了点甜。陈磊抬头时,看见最老的那株葡萄藤上,竟有片新叶在暮色里舒展开,嫩得发绿,像只刚啄破蛋壳的小鸟,正迎着霜气,悄悄把根往更深的土里扎。

封坛的红布在晚风里轻轻晃,像片不肯落的晚霞。陈磊蹲在老藤下,看着陶瓶底座陷进松松软软的土里——那是他特意挖的松土,混了去年的葡萄藤灰烬,刘师傅说这样能让陶土"认亲",跟山坳的地气接上。

"该给这坛醋起个名。"晓梅抱着有机认证证书凑过来,证书上的金边在暮色里闪着光。她辫子上的陶土坠子早换成了双果形状,是二柱子新捏的,两颗小果子挤在一起,像在说悄悄话。

赵老西蹲在旁边抽旱烟,烟袋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:"叫'并蒂'就挺好,实在。"老头磕了磕烟袋,往陶瓶边撒了把小米,"给路过的鸟儿留点食,让它们也知道,咱山坳藏着宝贝。"

顺子突然说:"我在上海的超市看见,有的醋叫'岁月陈'。咱这坛,不如叫'藤下岁月'?"他搓着手上的面粉,眼里映着陶瓶的影子,"你看这老藤缠着新枝,就像日子缠着日子,越缠越有劲儿。"

晓梅把这几个字记在笔记本上,笔尖划过纸面沙沙响。陈磊看见她本子上还记着别的:"春酿·山风"、"夏酿·藤语"、"秋酿·土香",现在又添上"冬酿·藤下岁月",字迹被夕阳描上金边,像串挂在纸上的葡萄。

二柱子的无人机电池快耗尽了,镜头开始有点晃。最后画面落在陶瓶旁的泥土上——那里有串新鲜的脚印,是顺子的胶鞋印,叠在陈磊的布鞋印上,旁边还有晓梅的布鞋尖儿,像三颗挨在一起的果子。

刘师傅颤巍巍地从酱坊抱来块青石板,压在陶瓶边的土上。石板是早年村口老井的井台,上面还留着绳磨的深痕:"压着点,别让野獾刨了。"老人的手在石板上摸了又摸,"我师父当年埋醋,也用井台石压着,说这样醋里能带着点井水的甜。"

夜幕降临时,凉棚下的灯亮了。晓梅正教大伙算出口的账,算盘珠子打得比蝉鸣还急:"一瓶醋在巴黎卖五十欧元,扣除运费关税,还能赚三十......"有个学员突然笑:"王老师,那咱算不算把山坳的土,卖到外国去了?"

晓梅抬头时,正好看见月亮爬上老藤的梢头。月光落在陶瓶的红布上,像给那抹红镀了层银。"不是卖土,"她的声音轻轻的,却带着股清亮,"是让他们尝尝,咱山坳的日子是啥味道。"

陈磊起身往回走时,听见陶瓶旁的草丛里有虫鸣。细细听,竟像极了老藤抽芽的声音——去年遭霜打时,他以为这藤活不成了,如今却看着它把新枝伸得更远,连虫儿都跟着沾了点韧劲。

路过发酵车间时,新立的烟囱在月光下像支笔,正往深蓝的天上写着什么。陈磊摸出手机,给那坛"藤下岁月"拍了张照,照片里红布在风里飘,像个小小的惊叹号,缀在山坳的夜色里。

远处传来二柱子关无人机的声音,混着晓梅教法语的腔调,还有顺子跟着刘师傅学唱的《打枣歌》。陈磊突然觉得,这山坳的夜就像那坛刚封的醋,酸香里裹着甜,日子里缠着日子,只等开春时启封,让所有的盼头都跟着新抽的芽,往高里长,往深里扎。

作者“加菲是兔不是猫”推荐阅读《60年代:带着空间闯农家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60年代:带着空间闯农家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