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四十一章 雪落坛尖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60年代:带着空间闯农家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在“人人书库”APP上可阅读《60年代:带着空间闯农家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,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。renrenshuku.com人人书库的全拼.com即可访问APP官网

第一场雪下来时,山坳的葡萄园成了幅水墨画。竹架上的积雪压弯了藤条,却压不住那些裹着冰壳的青芽——是早生的来年新梢,被晓梅用稻草裹了好几层,露出的尖儿像支支白玉簪,从雪堆里探出来。

陈磊踩着雪往酱坊走,棉鞋踩在冻土上咯吱响。路过东边坡地时,特意绕到那坛“藤下岁月”旁。青石板上积了层薄雪,红布封口却露着截边角,像团不肯被雪埋住的火。他伸手拂去坛顶的雪,指腹触到陶瓶的凉意,突然想起刘师傅的话:“好醋得经冬,就像山里人,冻一冻才更结实。”

酱坊的烟囱正冒着烟,顺子正蹲在灶台前添柴,火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,跟着柴火噼啪声晃悠。“刘师傅说要蒸批新醋曲,”他往灶里塞了把干葡萄藤,火苗腾地窜起来,“用今年的新麦混着霜降后的葡萄梗,说这样发的曲才有嚼头。”

刘师傅在里屋翻找旧账本,泛黄的纸页上记着三十年前的酿醋配方:“三月采山花,六月收野蜜,九月摘青柿……”老人的手指点着“冬藏”那页,“你看这写的,‘雪夜开坛,香能透三户’,当年我师父就信这个,说雪水最净,能激出醋里的甜。”

晓梅抱着台笔记本电脑进来时,围巾上沾着雪粒。屏幕上是巴黎超市的货架照片,“山坳·春酿”摆在最显眼的位置,标签上的葡萄藤图案被拍得清清楚楚。“晓峰哥说,有个法国老太太买了三瓶,说醋里有‘故乡的阳光味’,”她呵着气暖手,指尖在屏幕上划,“老太太老家也种葡萄,说咱这醋的挂杯,跟她小时候喝的果醋一个样。”

二柱子的无人机在雪地里转着圈,镜头对着发酵车间的烟囱拍——烟柱在冷空气中笔首地往上冲,到半空却拐了个弯,往葡萄园的方向飘,像条银灰色的带子,把车间和藤架系在了一起。“纪录片剪完了,”他举着相机跑进酱坊,睫毛上还挂着雪,“最后那段就用你拍的‘藤下岁月’,配着赵叔的话:‘土才是根’。”

赵老西不知何时在酱坊门口堆了个雪人,雪人手里举着瓶“山坳·冬酿”,瓶盖顶上的积雪像顶白帽子。“给过路的看,”老头往雪人身上裹了件旧蓝布衫,“让他们知道咱山坳的冬天,也有东西暖着日子。”

傍晚雪停时,夕阳把雪染成了橘色。陈磊又去看那坛“藤下岁月”,青石板旁的雪地上,有串细小的脚印,像麻雀的,又像田鼠的。他突然想起赵老西撒的小米,说不定是哪个小家伙来过,闻着醋香不肯走。

晓梅抱着件新做的棉垫过来,垫在青石板上:“刘师傅说陶瓶也怕冻,垫点东西暖着。”她蹲下来时,辫子上的双果坠子碰着坛身,叮地一声轻响,“等开春启封,咱就用这醋做醋泡葡萄,给第一批出口的货当赠品。”

陈磊望着远处的雪坡,发酵车间的灯光亮了,像颗埋在雪地里的星。他想起爹画的图纸,开春就要建的灌装车间,图纸上标着“朝向葡萄园”,说这样工人抬头就能看见藤,心里踏实。

风里飘着淡淡的酸香,混着雪的清冽。陈磊摸出手机,给那坛“藤下岁月”拍了张雪景,红布在白雪里格外艳,像个醒目的标点,等着给这个冬天,画上句温暖的结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60年代:带着空间闯农家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