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四十三章 往昔回响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60年代:带着空间闯农家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加菲是兔不是猫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

山坳的夜静谧如水,月光洒在酱坊的瓦顶上,给这质朴的建筑蒙上一层银纱。陈磊躺在酱坊后的小屋里,辗转难眠。窗外,葡萄藤在微风中沙沙作响,像在低声诉说着什么。突然,一阵轻柔的呼噜声从旁边传来,是顺子,他早己进入梦乡,嘴角还带着一丝笑意,大概是梦到了家乡的亲人。

陈磊轻轻起身,披上衣服,踱步到院子里。月光下,“藤下岁月”的陶瓶静静伫立,像一个忠实的守护者。陈磊蹲下身,手指轻轻拂过陶瓶的表面,粗糙的触感让他的思绪飘回到了六十年代。

那时,山坳还未通公路,葡萄种植也不成规模,只有几户人家在房前屋后种着几株葡萄,主要用来酿酒自家喝。刘师傅的师父,也就是那位一心盼着山坳醋走出大山的老人,那时正值壮年。他身材高大魁梧,有着山里人特有的黝黑皮肤和坚毅眼神。他的手布满老茧,那是常年劳作留下的痕迹。

当时的酱坊只是一间破旧的土坯房,屋顶盖着茅草,每逢下雨天,屋内便摆满了接雨水的盆盆罐罐。老人每天天不亮就起床,先是去葡萄园查看葡萄的生长情况,回来后便一头扎进酱坊。他用最原始的方法酿醋,没有先进的设备,全靠自己的经验和一双勤劳的手。

有一年,遇到了罕见的旱灾,土地干裂,葡萄藤也奄奄一息。老人心急如焚,每天从几里外的山坳挑水回来浇灌葡萄藤。他的肩膀被扁担磨出了血泡,血泡破了又结成痂,痂又被磨破,可他从未放弃。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:不能让这些葡萄藤死去,这是山坳的希望。

那时的山坳人,生活虽然艰苦,但邻里之间互帮互助。哪家有困难,大家都会伸出援手。村里的孩子们也会在放学后帮着家里干活,或是跟着大人去葡萄园除草、施肥。虽然物资匮乏,但人们的精神世界却很富足。

陈磊还记得小时候听爷爷讲过,六十年代的一个中秋,村里的粮食所剩无几,但大家还是凑出了一些面粉和葡萄,做了简单的葡萄面饼,一起分享。那简单的食物,却充满了温暖和幸福的味道,至今仍让陈磊难以忘怀。

思绪回到当下,陈磊望着眼前的陶瓶,心中感慨万千。如今,山坳己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葡萄园扩大了,发酵车间和酱坊也焕然一新,可那些老一辈山坳人吃苦耐劳、互帮互助的精神,却一首传承了下来。

“睡不着吗?”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,陈磊回头,看到晓梅抱着一床棉被走了出来。她穿着一件简单的碎花布衫,头发随意地扎在脑后,月光洒在她脸上,更添几分温柔。

“嗯,想起了六十年代的一些事。”陈磊微笑着说。

晓梅轻轻走到他身边,将棉被搭在他肩上:“我听刘师傅讲过,那时候虽然苦,但大家都很有干劲。”

两人并肩站在陶瓶旁,月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。晓梅突然说:“你知道吗?我最近在整理村里的老物件,发现了一些六十年代的照片,上面有刘师傅的师父,还有你的爷爷,他们笑得很开心。”

陈磊眼中闪过一丝惊喜:“真的吗?能不能给我看看?”

晓梅点点头:“当然可以,就在我屋里。”

两人走进晓梅的房间,房间不大,但收拾得干净整洁。晓梅从一个木箱子里拿出一个泛黄的相册,小心翼翼地翻开。照片上,一群山坳人在葡萄园里劳作,虽然衣着朴素,但脸上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。陈磊指着其中一张照片,激动地说:“看,这是我爷爷,他旁边的就是刘师傅的师父!”

照片里,爷爷和刘师傅的师父正抬着一桶醋,他们的笑容质朴而真挚,背后是郁郁葱葱的葡萄藤。陈磊看着照片,仿佛看到了那个年代的艰辛与希望,也更加坚定了要将山坳的醋产业做大做强的决心。

“这些照片是珍贵的回忆,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。”晓梅轻声说,“我们要让山坳的醋,带着这份传承和记忆,走向更广阔的天地。”

陈磊看着晓梅,心中涌起一股暖流。他知道,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山坳里,他们的梦想正随着葡萄藤一起茁壮成长。月光透过窗户洒在相册上,照亮了那些承载着往昔岁月的照片,也照亮了他们对未来的憧憬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60年代:带着空间闯农家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