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四十六章 藤影坛声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60年代:带着空间闯农家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在“人人书库”APP上可阅读《60年代:带着空间闯农家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,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。renrenshuku.com人人书库的全拼.com即可访问APP官网

春分过后,酱坊的老葡萄藤抽了新芽。淡紫的芽苞裹着层白绒,像缀在藤条上的小蚕,风一吹就晃悠。刘师傅蹲在藤架下,用竹片把新枝往木架上引,竹片划过的地方,老藤的皮裂开细纹,渗出些琥珀色的汁,沾在指头上黏糊糊的,带着股子酸香。

“这藤比我岁数大,”老人往藤根培了把土,土是从老井边挖的,混着青苔碎屑,“五九年栽的,你爷爷从山里移来的野藤,说能给酱坊挡挡西晒。”他指着架顶盘结的老藤,那里有处明显的弯折,“七六年地震时塌了半架,它自己硬是拐了个弯,往没塌的地方爬,第二年还结了三串葡萄。”

陈磊抱着那只从井台挖出来的锈铁桶,正用丝瓜瓤蘸着井水刷。桶壁上的葡萄藤印被水泡软了,露出底下暗红的锈,刷着刷着,倒像幅浸了水的旧画。“刘师傅,这桶真要用来打水?”他指着桶底的破洞,那里能漏下拳头大的石子。

“补补就成。”刘师傅首起身,从墙角翻出块铜皮——是当年酒厂淘汰的酒桶底,边缘还留着圈箍桶的铁环,“你爹小时候总偷拿这桶去井边打水,说铜皮的桶盛水甜。后来桶底漏了,他用压岁钱请铁匠补的,就用的这块皮。”老人用锥子在铜皮上扎眼,锥子尖沾了点井水,扎下去时竟冒出细白的沫,“你看,它也认旧主。”

晓梅抱着新印的标签走进来,标签上的老井图案旁边,添了行小字:“五八年老井水酿造”。她把标签往陶瓶上比量,瓶身上的葡萄藤画得正顺着井绳往上爬,笔尖勾出的卷须颤巍巍的,像真在动。“印刷厂说这图案费墨,”姑娘用指甲刮了刮标签边缘,“但上海的客户回信了,说就冲这‘老井水’三个字,先要两百瓶试销。”

二柱子扛着相机蹲在坛场里,镜头对着那排六零年的黑釉坛。坛口的红布被风掀起角,露出坛沿结的白霜,像撒了层盐。“得拍点坛里的动静,”他举着相机往后退,后腰撞到只新坛,坛里的醋晃出点声响,酸溜溜的气顺着坛缝往外钻,“刚才顺子说,有客户想知道醋在坛里怎么‘长’的,就像看孩子长大似的。”

赵老西提着补好的铁桶往老井去,桶底的铜皮在阳光下闪着光。路过晒谷场时,看见几个娃在追跑,其中一个摔在地上,手掌沾了泥,竟往嘴里塞——那泥是从老井边带回来的,混着井水泡过的土。“慢着!”老人喊住娃,掏出块糖递过去,“这土不能吃,当年你爹妈饿极了,才挖井边的胶泥掺麸皮,现在有糖吃,别学那会儿的苦。”

铁桶从井里提上来时,水晃出的浪把桶壁的葡萄藤印打湿了,倒像藤条在水里生了根。往酱坊走的路上,桶沿滴的水落在青石板上,竟洇出串浅黄的印子——是去年晒的醋糟渗进了石缝,被井水一泡,又显出了颜色。

刘师傅正往新曲里掺井水,掌心托着的曲块在水里慢慢化开,露出里面嵌的葡萄籽。“这是去年的葡萄,”老人用手指搅着水,曲块化出的浆糊裹着葡萄籽转,“得让新醋认认亲,知道自己是老藤的后代。”顺子蹲在旁边记笔记,笔尖在纸上写“老井水三两,新曲五斤”,字迹被窗外飘进来的藤影罩着,笔画间竟也缠了些浅绿的痕。

傍晚收工时,陈磊把铜钥匙挂在藤架的木钩上。钥匙柄的葡萄花对着夕阳,影子投在坛口的红布上,像朵会动的花。远处传来二柱子的吆喝,他在给老井拍最后一张照片,镜头里,铁桶正往井里放,桶绳在轱辘上绕出的圈,和藤架上的葡萄藤缠成了一个样。

夜露下来时,酱坊的酸香裹着藤叶的腥气往西处漫。陈磊站在藤架下,听见坛里的醋在冒泡,像老井的滴水声;又听见新抽的藤芽在伸展,像铜钥匙转动锁孔的轻响。他想起爹说过,日子就像这藤和坛,藤往高处爬,坛在底下接,藤上结的甜,坛里酿的酸,到最后都是一个味儿——那是扎在土里的劲儿,顺着井水流,跟着藤条长,熬得越久,越有嚼头。

锁老井时,铜钥匙转了三圈,和早上打开时一个样。只是这次锁孔里渗出点水,滴在井台的刻痕里,竟把最低那道旱年的印子泡得发胀,像要长出新的纹来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60年代:带着空间闯农家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