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四十九章 井台苔痕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60年代:带着空间闯农家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后半夜的露水裹着潮气,顺着藤架的木缝往下渗。陈磊被坛场的响动惊醒时,窗纸刚泛出层鱼肚白,像浸了醋汁的绵纸。他摸黑套上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,鞋跟在青砖地上磕出轻响,刚拐过酱缸墙,就见刘师傅正蹲在老井台边。

老人手里攥着块磨得发亮的青石,正一下下蹭井沿的青苔。石片划过砖缝的“沙沙”声里,混着井水晃动的“哗啦”声,像有谁在井底翻搅陈年的碎影。“这圈苔得刮净,”刘师傅抬头时,额角的汗珠坠在花白的眉毛上,“六西年起坛后,井台就长过这么厚的苔,赵老西说像他那顶旧棉帽里的绒。”

陈磊蹲下去摸井沿,指尖沾着层滑腻的绿,凉得像浸过井水的铜勺。“刘师傅,您咋醒这么早?”他看着老人刮下的青苔在砖地上堆成小撮,里面还裹着几粒褐色的坛泥——许是哪年起坛时溅上去的。

“老规矩,起坛第二天得淘井。”刘师傅把青石往井台边一搁,石面的水痕里映出他佝偻的影子,“你爷爷说,醋魂在坛里,水魂在井里,俩魂得靠着才活得旺。五七年大旱时,井里水浅得能看见底,淘出来的泥里都裹着醋味,跟坛底的老醅一个香。”

晓梅抱着油灯走过来,灯芯爆出的火星落在井台上,照亮砖缝里嵌着的细碎陶片。“账本里记着淘井要‘三淘三滤’,”她翻到夹着红绳的那页,纸角被虫蛀出个月牙形的豁口,“五八年那回,光是滤水的细布就用了六块,张寡妇说比给她孙子做尿布还费布。”

井绳被拽得“咯吱”响,顺子站在井架上往下放木桶,桶底的铜环撞着井壁,回声在井筒里荡来荡去,像谁在底下数着数。“这木桶还是去年补的,”他低头看木桶没入水面,溅起的水珠顺着井绳往上爬,“县城铁匠铺的老王说,这铜环得用井水泡着才不生锈,就像人得靠着家乡的水土才结实。”

第一桶井水提上来时,晓梅赶紧把细布铺在陶盆上。水穿过布眼的瞬间,滤出些细碎的沙粒,在盆底铺成层浅黄的膜。“你看这沙,”刘师傅用手指蘸了点,在掌心搓出“沙沙”声,“比河滩的细,是几十年井水养出来的性子。六二年淘井时,滤出来的沙里还裹着粒铜扣子,后来给二柱子做了相机的快门垫片。”

二柱子果然从工具箱里翻出个小铁盒,打开时里面躺着粒发亮的铜扣,边缘被磨得溜圆。“就这粒,”他举着铜扣凑到灯前,上面还能看见模糊的花纹,像朵没开全的葡萄花,“拍照片时按快门,总觉得能听见井水晃荡的声儿,跟在坛场听醋醅冒泡一个意思。”

赵老西挎着竹篓来送新蒸的玉米面饼,饼上的热气裹着麦香,混着井台的潮气往人鼻子里钻。“六零年淘井,就靠这饼子顶饥,”老人从篓里拿出块焦黑的贴饼子,边缘还沾着点灶灰,“那会儿舍不得搁糖,就蘸点新起的醋,酸里带点甜,比窝窝头经饿。”

陈磊咬了口饼子,渣子落在井台上,立刻引来几只蚂蚁。它们围着饼渣打转,爬过刚刮净的青苔痕,像在丈量新露出的砖面。“刘师傅,这井有多少年了?”他看着井绳在晨光里晃悠,绳上的磨痕深浅不一,许是哪年提桶时勒出来的。

在“人人书库”APP上可阅读《60年代:带着空间闯农家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,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。renrenshuku.com人人书库的全拼.com即可访问APP官网

“比我岁数大。”刘师傅往井里扔了片紫苏叶,叶片打着旋往下飘,好半天才听见“噗”的落水声,“你太爷爷那辈就有了,那会儿还没这坛场呢。听老人说,打井那天挖出块黑釉片,跟现在这坛的釉色一个样,像是早就等着凑成对儿。”

太阳爬过藤架顶时,淘井的水己经换了八桶。最后一桶滤好的水倒进新坛,刘师傅伸手搅了搅,水面立刻浮起层极薄的油花,像撒了层碎银。“这才是正经的井魂水,”他舀起半碗递给陈磊,“尝尝,比去年的润,像掺了点藤架的露水。”

水滑过喉咙时,陈磊果然品出点清冽的甜,混着若有若无的酸,像把六三年的紫花醋汁兑了井水。他低头看碗底,沾着点细碎的绿——竟是片没滤净的青苔,在碗底蜷成个小小的圈,像枚缩微的坛口。

赵老西蹲在井台边编滤水的竹筐,竹篾在他膝间翻飞,时不时沾点井水润一润。“五九年编这筐时,我手上的口子还没好,血滴在竹篾上,后来用这筐滤水,滤出来的沙都是红的,”老人用牙咬断篾条,齿痕在篾端留下个浅印,“你刘师傅说那是‘血养水,水养醋’,那年的醋香得能飘到河对岸。”

二柱子举着相机拍井里的倒影,阳光落在水面,把藤架的影子泡得发涨,像幅浸了水的水墨画。“上海客户要这组照片做年鉴,”他对着镜头调焦,井绳的影子在他脸上晃来晃去,“说这井里沉着整个酱坊的光阴,比账本记得还清楚。”

晓梅往账本上记着数,笔尖在“1966年淘井”那页划过,墨痕落在去年记的“醋醅七斤”旁边,两个数字挨得紧紧的,像俩挨着取暖的人。“这里写着‘井水漫过坛底三寸为吉’,”她指着纸页边缘的小画,是口井挨着只坛,“您看现在井里的水,是不是刚好到这数?”

话音刚落,顺子喊着“水满了”,把最后一只陶盆挪到井边。井水漫过盆沿的刹那,果然在砖地上漫出三寸宽的水痕,刚好挨着旁边那排老坛的底。刘师傅蹲下去摸水痕,指尖过处,留下道浅浅的印,像给坛底和井台牵了根线。

日头爬到头顶时,淘井的活计才算完。陈磊帮着收拾工具,看见那盆滤出的沙粒里,嵌着片极小的玻璃——许是二柱子去年拍坛场时,相机摔了溅进去的。他把玻璃片捡起来对着太阳,阳光穿过时,映出串细碎的光斑,落在井台上,像谁撒了把金粉。

“这沙得拌进新的坛泥里。”刘师傅把沙粒往陶瓮里倒,瓮底的坛泥立刻泛起层涟漪,“六一年就是这么做的,那年的坛泥黏得能粘住蝉蜕,酿出来的醋里都带着点青气,跟现在井台上的青苔一个味。”

陈磊突然发现,井台边的砖缝里,新的青苔己经冒出点嫩芽,嫩得像晓梅账本上刚写的墨痕。他想起刘师傅说的“水魂”,许是这井水舍不得离开,刚被淘净就急着往砖缝里钻,好再跟坛场的醋香凑在一块儿。

藤架上的露珠落在井台上,和滤水的细布融在一处。晓梅把晒好的细布收起来,布角的水滴滴在账本上,晕开个小小的圆,刚好把“1966”那几个字泡在里面,像给岁月盖了个湿漉漉的章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60年代:带着空间闯农家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