炭火余烬还泛着红时,王主任突然从怀里掏出个铁皮罐,罐口缠着圈紫苏藤,解开时掉出把焦黑的谷粒。“这是六零年从坛场换的谷种,”他声音发颤,罐底的刻痕露出来,是个小小的醋坛图案,“那年我家娃快饿死了,你爷爷偷偷塞给我这罐种,说‘埋在醋缸边,能长出救命粮’。”
陈磊的指尖突然被琥珀硌了下,低头见种皮上的火苗纹正在发烫,空间里的灵泉井竟“咕嘟”翻起水花,井底沉着个竹篮,里面的谷种沾着层金粉似的光——和王主任罐里的焦谷粒对上了纹路。
“是有人故意找茬!”二柱子突然把相机往石碾上一磕,胶卷盒滚出来,里面倒出张字条,墨迹被水洇得发蓝,“上海那边的信是假的!这是邻县醋坊的笔迹,六西年他们就仿过咱的坛口豁子!”
晓梅抓起账本翻到夹着炭笔的那页,六西年的记录旁画着两个醋坛,真坛的豁口有三道裂纹,假坛只有两道。“张寡妇记过这事,”她指尖点着纸角的小字,“说假坛的醋闻着酸,倒在碗里起沫子,真坛的酸气是沉在底的,像谷种埋在土里。”
刘师傅突然往藤架下走,锄头在刚才喷火的洞口扒拉,竟挖出串陶片,片上的葡萄纹比碾盘上的深三分。“这是你太爷爷烧的头窑坛,”老人对着陶片吹了吹,灰里露出个“火”字,“五三年烧窑时塌了,他说‘烧不毁的才是真东西’,原来把碎坛埋在了这。”
陈磊蹲下去捡陶片,指尖刚触到陶面,空间里的陶瓮突然晃得厉害,瓮口飘出的醋花落在他手背上,竟凝成个谷穗形状的印记。他心里一动,摸出琥珀往陶片上蹭,琥珀里的谷种突然“啪”地裂开,蹦出颗金红的籽粒,落在炭灰里“滋”地冒起烟。
“快看!”顺子突然指着炭灰,那籽粒竟在灰里生根,眨眼间长出片嫩叶,叶尖挂着的露珠滴在地上,溅起的泥点里滚出粒谷种——正是六六年刚埋下的新种,却带着层陈年的紫。作者“加菲是兔不是猫”推荐阅读《60年代:带着空间闯农家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
赵老西突然一拍大腿:“五九年你爷爷说过‘谷种认家’!当年把陈谷混在新种里,长出的苗都带着紫尖,就像现在这样!”他往叶根处扒拉,土下的根须竟缠着半片紫苏叶,叶形和铁盒里的严丝合缝。
这时院外传来车铃声,王篾匠骑着二八大杠赶来,车后座捆着个新编的竹筐,筐底铺着层谷壳,是六三年的陈壳。“县供销社打电话了,”他抹了把汗,“要咱送十坛新醋,说刚才那伙人己经把邻县醋坊封了,他们仿咱的醋烧坏了人!”
陈磊望着竹筐里的谷壳,突然想起空间里的灵谷。他悄悄抓了把新谷种,往灵泉水里蘸了蘸,塞进王篾匠的筐底。“让这谷壳带点新气,”他说得轻,却见谷壳突然动了动,竟和新种缠在了一起。
刘师傅把挖出的陶片拼起来,碎坛的形状渐渐显出来,坛底有个浅窝,刚好能放下那颗琥珀。“原来这才是坛场的根,”老人把琥珀放进窝里,陶片突然“咔”地合上,在阳光下泛出层釉光,像刚出窑的新坛。
晓梅往账本上记时,笔尖在“1966年谷火”那页画了个圆,把老坛、新谷、陶片都圈在里面。“张寡妇说‘日子是个圈’,”她对着太阳举了举账本,纸页上的字迹在光里透出层金,“六零年的谷,六六年的火,绕了圈又护着咱了。”
陈磊站在藤架下,看那株金红的谷苗在炭灰里舒展叶片,突然明白爷爷说的“火里藏金”是什么意思。不是真的火,是藏在日子里的劲儿——像谷种在土里憋着芽,像醋醅在坛里酿着酸,像陶片在地下守着根,看着难,熬过去,总有冒头的时候。
日头爬到头顶时,那株谷苗己经结出个小小的穗子,穗尖的紫在阳光下亮得像琥珀。陈磊摸了摸手背上的谷穗印记,突然觉得坛场的风都是活的,带着醋香,带着谷气,带着六十年的火与土,往每个人的骨头里钻——就像那些藏在时光里的真东西,从来都没离开过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