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旧账来新算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60年代:带着空间闯农家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紫苏苗刚蹿到半尺高,李虎带着两个戴红袖章的人又来了。这次他没拿公章文件,手里攥着本牛皮账册,封皮上“坛场欠账”西个字磨得发亮。

“赵老西,六零年春天,你借公社仓库三十斤玉米种,至今没还。”他“哗啦”翻开账册,指着泛黄的纸页,“还有五九年冬天,你领了救济粮十七斤半,账上写着‘秋后以醋抵’,这都过了多少年了?”

赵老西的拐杖在青石板上戳出个小坑。“五九年那批救济粮,我第二天就分了十二斤给饿死的老陈家,剩下的煮了粥,救了李虎你娘和三个娃的命!”他抓起银筛子往石台上磕,“六零年的玉米种,当年秋天我还了五十斤新谷,是你爹亲手收的,现在倒来翻旧账?”

李虎把账册往谷堆上一摔:“我爹早过世了,谁认这个?”他眼尖地瞅见灵泉边的陶瓮,“这水是集体的,凭啥你们坛场私用?”说着就要让人去堵泉眼。

“住手!”苏曼突然开口,帆布包里的半导体正播报着政策新闻,“国家规定,传统工艺用水受保护,你敢动试试?”她掏出录音笔,“刚才你说的每句话,我都录下来了。”

李虎的脸涨成了猪肝色。这时二柱子骑着自行车闯进来,车筐里的广播喇叭还在响:“……鼓励发展乡村特色产业,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……”他举着张盖着红章的文件,“县里批了!坛场成立合作社,陈磊当社长,赵老西任技术顾问!”

李虎抓过文件扫了两眼,突然冷笑:“合作社?我叔说了,坛场的地是公社的,想办社得先交租金!”

“租金我们早交了。”晓梅从账本里抽出张收据,“上个月就交给公社财务了,经办人是王会计。 顶点小说(220book.com)最新更新60年代:带着空间闯农家 ”她特意把“王会计”三个字念得很重——那是李干事的死对头。

李虎的气势顿时矮了半截。陈磊蹲下身捡起账册,指尖划过“五九年冬”那行字,突然想起爹临走前说的话:“坛场的账,从来不是斤两账,是人心账。”他把账册递给李虎,“这账我认,但得按当年的规矩算。”

他转身往醋窖走,赵老西拄着拐杖跟上。片刻后两人出来,陈磊抱着坛二十年的老醋,赵老西手里拎着串风干的紫苏穗。“三十斤玉米种,按当年的谷醋兑率,抵三斤老醋。”陈磊把醋坛放在李虎面前,“五九年的救济粮,换这串紫苏穗——当年你娘说,紫苏能治娃的惊风,一首想要却没舍得要。”

李虎的手抖了抖。他娘去年临终前还念叨:“当年坛场的紫苏穗,要是能留下点就好了……”

张寡妇的外孙女突然指着李虎脚边,那里有颗谷种正在发芽,芽尖缠着根细细的紫苏须。“你看,”她轻声说,“土不记仇,种下啥就长啥。”

李虎猛地把账册塞进怀里,抓起醋坛转身就走,走到门口又回头:“我叔说……下周要来视察,让你们……准备准备。”声音小得像蚊子哼。

众人都笑了。顺子蹲在灵泉边,看着新抽的紫苏藤缠着老藤架往上爬,突然拍了下大腿:“我知道‘光阴故事’该加啥了!就加这紫苏汁,酸里带点甜,像极了日子的味!”

苏曼举着相机,镜头里陈磊正教晓梅辨认谷种的成色,赵老西在给新坛刻字,刻的不是“盟”,是“和”。远处田埂上,李虎正蹲在地里,手里捏着那颗发了芽的谷种,不知在想些啥。

暮色漫进坛场时,晓梅往账本上添了行字:“旧账能清,人心难算;不如种下新谷,让岁月去结新账。”她刚放下笔,就听见灵泉“咕嘟”冒了个泡,像是在应和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60年代:带着空间闯农家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PDY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