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79章 法庭

小说: 老张家的那些事   作者:盗梦收容所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老张家的那些事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RFE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盗梦收容所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

老张头半夜被鸡叫惊醒时,药圃的稻草人正发着绿光。

他提溜着马灯往药圃跑,马灯的光圈里突然窜出团绿火——不是萤火虫,

是金线莲的叶子在发光,叶脉亮得像太姥姥纳鞋底的棉线,沾着层黏糊糊的白霜。

"糟了!"老张头的烟袋锅差点掉地上。这是"白绢病",

太姥姥的《药圃灾异志》里画过,像个哭脸稻草人抱着枯莲,

旁边写着"民国三十一年,死过半亩"。那年太姥姥用了三筐萤火虫幼虫才治好,

现在药圃的萤火虫都被城里的路灯吓跑了。

"打农药!"小石头的首播车"突突突"开进药圃。他刚从城里拉来箱"特效杀菌剂",

塑料桶上的骷髅头标志刺得人眼睛疼。老张头突然把马灯举到儿子的考古笔记上,

泛黄的纸页写着"白绢需菌解,不可用毒",旁边画着个笑脸稻草人,

手里举着团萤火虫。

"科学懂不懂!"小石头的破洞牛仔裤沾着药圃的泥,他掏出手机要给彼得教授打电话,

屏幕突然跳出条短信:"药圃己被列入生态保护红线,禁用农药"。

发件人是匿名的,末尾画着个萤火虫图案,像太姥姥日记里的落款。

全村人都举着马灯来药圃了。赵婶的芦花鸡在金线莲丛里刨食,

突然叼出只白胖的虫子——是白绢病的元凶"齐整小核菌"。

王奶奶突然想起太姥姥的话:"虫需鸟治,菌需虫解",

她的针线笸箩里还留着个竹编的"引萤笼",是当年太姥姥用竹篾编的,

笼底铺着层萤火虫爱吃的"蜜露草"。

"去河滩!"老李头突然扛着锄头站起来。村西的芦苇荡里还有零星萤火虫,

上个月狗蛋还在那抓了半瓶。小石头的首播车刚开到桥头,突然被辆警车拦住,

穿制服的警察举着个记录仪:"有人举报你们非法捕捉野生动物!"

举报人是城里的"环保志愿者"。他们举着摄像机蹲在芦苇荡边,

镜头对着狗蛋的玻璃罐:"萤火虫是三有保护动物!"

老张头突然掏出太姥姥的《护虫公约》,

民国二十八年的毛笔字写着"每月初三放萤,违者罚扫药圃三日",

下面盖着个鲜红的萤火虫印章。

"这是生态防治!"林教授的视频电话突然打过来,

他的白大褂上还沾着实验室的酒精味,"萤火虫幼虫能捕食白绢病菌核,

这是传统农业智慧的生物防治案例!"警察的记录仪突然转向芦苇荡——

有只萤火虫正往引萤笼里飞,翅膀上的绿光像太姥姥药圃的指示灯。

"成立萤火虫法庭!"小石头突然蹦起来。他把首播车改成临时审判台,

稻草人当"法官",胸前挂着太姥姥的铜烟盒;狗蛋和丫蛋当"书记员",

石头画本上画着"被告席(白绢菌)""原告席(金线莲)""陪审团(萤火虫)"。

审判开始时,药圃突然刮起小风。萤火虫从引萤笼里钻出来,

在稻草人周围形成个绿色的光圈,像太姥姥当年画的"镇邪符"。

赵婶突然指着金线莲的叶子:"有字!"露水在叶面上凝结成行小字,

是老张头用手指沾着蜜露写的:"认养人请注意,您的金线莲正在接受萤火虫治疗"。

彼得教授的检测报告半夜传过来了。

数据显示药圃的萤火虫密度每平方米达到12只时,白绢病的治愈率可达98%

。首播间的粉丝突然刷屏:"俺们捐萤火虫!"有个小朋友寄来个鞋盒

,里面是他在小区抓的三只萤火虫,附言说"让它们去药圃当兵"。

最感人的是那个"环保志愿者"。他蹲在药圃边帮着搭引萤笼,

摄像机镜头对着只正在产卵的母萤火虫:"俺们以前只知道保护,

不知道还要让它们回家。"老张头突然递给他个萤火虫形状的钥匙扣,

是李老三用砖窑的陶土烧的,"以后常来当陪审员!"

白绢病治好那天,药圃举行了"萤火虫放生仪式"。

小石头的首播车放着太姥姥传下来的《驱虫谣》,全村人举着马灯站成圈,

萤火虫从笼里飞出来的瞬间,像撒了把星星。有只最大的萤火虫停在稻草人帽子上,

翅膀亮了三下——像太姥姥在点头。

夜里,狗蛋在石头画本上添了新章节。画着个戴法官帽的稻草人,

手里拿着《生态法典》,被告席上是只白胖的小核菌,原告席坐着金线莲,

陪审团全是萤火虫。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RFE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老张家的那些事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RFE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