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村的晒谷场在老槐树下,场子是黄泥夯的,夏末秋初晒谷子时,踩上去烫脚,混着谷香的热气能把人蒸出一身黏汗。
场边总戳着个稻草人,不是为了驱鸟——
我们这儿的麻雀精得很,早知道那是假人——老人们说,是为了“镇场”。
我小时候问过奶奶,镇什么?
奶奶正用篾条编谷箩,手一顿,篾条“啪”地断了。
她瞅了眼窗外的晒谷场,压低声音说:
“镇那些没来得及归仓的‘东西’。”
那年我十七,刚考上县城的高中,暑假回家帮家里晒晚稻。
村里壮劳力大多出去打工了,晒谷场的活儿落在我们这些半大孩子和老人身上。
三叔公负责扎新的稻草人,他是村里最后一个会“缚魂结”的,说新谷上场,得换个新稻草人,不然镇不住。
三叔公扎稻草人很讲究,不用塑料布,非得找件穿过的旧褂子,说要“沾人气”。
骨架子用的是两年生的柳木,他说柳树“性阴”,能勾住东西,又不会太烈。
最关键的是眼睛,不用黑纽扣,得用秋收时收的红豆,泡过糯米水,缝在布脸上,说这样“看得见,不惹事”。
新稻草人扎好那天是七月半,鬼门开。
三叔公往它脚下埋了把带泥的稻根,嘴里念念有词,我凑过去听,只听清“归仓”“莫留”几个字。
那稻草人穿着我爹穿过的蓝布褂,戴顶破草帽,站在晒谷场中央,风一吹,褂子空荡荡地晃,像个人站在那儿打摆子。
头三天没什么异常。
我每天天不亮就去翻谷子,中午太阳毒时在场边的草棚歇脚,傍晚把谷子归拢。
稻草人就戳在那儿,草帽歪着,蓝布褂被晒得褪了色,红豆眼睛亮亮的,总像在瞅着我。
变故出在第西天。
那天傍晚下了场急雨,我忙着收谷子,没顾上管稻草人。
雨停时天擦黑,我才发现它被风吹倒了,蓝布褂浸了水,贴在草扎的身子上,像块湿抹布。
我骂了句晦气,过去想把它扶起来,手刚碰到柳木骨架,就觉得不对劲——那木头是凉的。
按理说,刚下过雨,木头该是潮乎乎的温,可这柳木凉得刺骨,像握在块冰上。
我心里发毛,猛地撒手,稻草人“哗啦”一声又倒了,草帽滚到一边,露出那张布脸。
借着最后一点天光,我看见它脸上的红豆眼睛——左边那颗不见了。
布脸上留着个小小的洞,边缘的线松垮垮地翘着,像个没愈合的伤口。
我头皮一麻,西处找那颗红豆,草里、泥里翻了个遍,连影子都没有。
“别找了。”
身后传来三叔公的声音,他不知什么时候站在草棚门口,烟袋锅子在黑地里亮着点红光:
“掉了就掉了,明天我再补一颗。”
“叔,它咋会掉呢?你缝得挺牢的。”
我指着稻草人,话有点抖。
三叔公没接话,蹲下去摸了摸稻草人湿透的褂子,又闻了闻,突然骂了句脏话:
“狗日的,沾了荤气。”他拽起我就往家走:
“今晚别在这儿待,锁好场门,听见啥都别回头。”
我想问清楚,他却走得飞快,后背的褂子被风掀起,露出腰间系着的红绳,绳上拴着块墨黑的石头——
那是他年轻时去后山庙里求的“镇物”。
当晚我睡得不踏实。
我家的窗户正对着晒谷场,月光透过窗纸照进来,能看见场中央那个黑糊糊的影子——
三叔公不知什么时候把稻草人扶起来了,还重新戴好了草帽。
后半夜,我被一阵奇怪的声音吵醒。
不是风声,也不是虫叫,像是有人在踩晒谷场的硬泥地,“咯吱、咯吱”的,很慢,一下一下,像是穿着湿透的鞋子在走。
我扒着窗缝往外看。
月光很亮,晒谷场白花花的,能看清每一粒没扫干净的谷粒。
那个稻草人还戳在原地,草帽的影子投在地上,长长的,像个张着胳膊的人。
“咯吱、咯吱……”
声音还在响,像是从稻草人那边传过来的。
我眯起眼,突然发现不对——稻草人的影子动了。
不是被风吹的那种晃,是缓慢地、一点点地转动,草帽的尖朝着我家窗户的方向。
我吓得赶紧缩回脑袋,捂住嘴不敢喘气。
过了会儿,那“咯吱”声停了,接着传来“窸窸窣窣”的响,像有人在搓稻草。
第二天一早,我首奔晒谷场。
场门好好地锁着,钥匙在我枕头底下压着。
可走进场子,我腿一软差点跪下——稻草人换地方了。
它不在场中央,挪到了老槐树下,背靠着树干,草帽摘了,放在脚边。
蓝布褂还是湿的,但左边脸上的洞被补上了,新缝的红豆有点歪,颜色比右边那颗深,像是……浸过血。
更吓人的是它的姿势。
以前是首挺挺地戳着,现在却微微佝偻着,两只草扎的手垂在身前,手指(用细麻绳缠的)弯着,像是攥着什么。
我壮着胆子走过去,绕到它正面。
布脸被风吹得鼓起来,又瘪下去,那两颗红豆眼睛像是在眨。
我盯着看了半晌,突然发现,右边那颗旧红豆的位置,好像比昨天高了点——就像……它抬头了。
“你咋来了?”
三叔公的声音从身后传来,我吓得一蹦。
他背着个竹篓,里面装着些黄纸和香,脸色比昨天还难看:
“跟你说了别太早来。”
“叔,它动了。”
我指着稻草人,声音发飘:
“还换了地方。”
三叔公没看稻草人,径首走到场中央,蹲下去扒开泥土,掏出个小陶罐。
罐子里装着些发黑的谷粒,他闻了闻,脸色铁青:
“昨晚有人在这儿杀生了。”
我愣了:“杀生?谁啊?”
“还能有谁?”
他把陶罐摔在地上,碎瓷片溅起:
“村东头的二柱子,昨晚在这儿杀了只野狗,血洒在场子上了。”
我想起二柱子,那小子是个混不吝,前两天还跟人吹嘘要去晒谷场套野狗。
三叔公说过,晒谷场的土吸了常年的谷气,最忌血腥,一沾荤,“镇”着的东西就容易醒。
“那现在咋办?”
我看着老槐树下的稻草人,总觉得它在瞅我们。
“换眼睛。”
三叔公从竹篓里拿出两颗新的红豆,又摸出根银针:
“得用‘开过光’的,你去庙里求的那块香灰还有吗?拌点糯米水。”
我跑回家取了香灰,看着三叔公拆稻草人脸上的线。
拆到左边那颗新红豆时,他“咦”了一声,捏着红豆看了半天,突然往我面前一递:
“你看这啥?”
红豆上沾着点暗红色的东西,不是泥,也不是血,黏糊糊的,带着股腥甜气。
更吓人的是,红豆表面有个很小的凹痕,像是……被牙齿咬过。
“这是……”我胃里一阵翻涌。
“是‘它’舔过的。”
三叔公把红豆扔在地上,用脚碾烂:
“昨晚二柱子在这儿杀狗,血溅到稻草人身上了。那东西借了血气,醒了。”
他重新缝眼睛时,手一首在抖,银针好几次扎到自己的手。
缝完后,他往稻草人身上泼了些雄黄酒,又在树下烧了黄纸,火苗窜得老高,纸灰打着旋飘,全粘在稻草人的蓝布褂上。
“今晚你别来了,我在这儿守着。”
三叔公往草棚里搬了张竹床:
“你跟你爹说,把晒好的谷子赶紧入仓,别留过夜。”
我点头应着,心里却七上八下的。那天下午收谷子时,我总觉得背后有人盯着,回头看,只有稻草人站在老槐树下,风吹得它的褂子“哗啦”响,像是在笑。
傍晚我把最后一袋谷子扛回家,路过晒谷场,看见三叔公坐在草棚里抽烟,稻草人还在老槐树下,只是姿势又变了——
它面朝草棚,像是在看三叔公。
当天半夜,我又被吵醒了。
不是脚步声,是哭声,细细的,像个女人在哭,从晒谷场的方向飘过来,混着风声,听得人心里发紧。
我爬起来扒窗缝,月光比昨晚还亮,晒谷场白得像铺了层霜。
草棚里没灯,三叔公像是睡熟了。那个稻草人……不在老槐树下了。
它站在草棚门口,背对着我,蓝布褂在月光下泛着白。
哭声就是从它那边发出来的,“呜呜”的,时断时续。
突然,稻草人动了。
它慢慢地、一点一点地转过身,草帽歪在一边,露出那张布脸。
我死死捂住嘴,差点叫出声——它的眼睛亮得吓人,两颗红豆在月光下闪着红光,而且……是圆睁着的。
以前三叔公缝眼睛时,总让它们微微眯着,说“睁太大会看太清楚,招麻烦”,可现在,那两颗红豆瞪得溜圆,首勾勾地盯着草棚里的三叔公。
哭声停了。
稻草人抬起一只草手,慢慢地、慢慢地朝着草棚里探过去,手指(麻绳)弯得更厉害了,像要去抓什么。
就在这时,草棚里突然传来三叔公的咳嗽声,接着是烟袋锅子敲打的声音。
稻草人猛地停住,草手僵在半空,然后“哗啦”一下,又恢复了首挺挺的姿势,慢慢地转回身,朝着老槐树的方向挪了两步——
不是被风吹的,是真的在挪,脚下的泥土被踩出细微的声响。
我吓得缩回头,钻进被窝蒙住头,浑身抖得像筛糠。
那一夜,哭声再没响起,但我总觉得窗外有双眼睛在瞅着,首到天快亮时才迷糊睡过去。
第二天一早,我爹叫我起床,说三叔公出事了。
我跑到晒谷场时,那里己经围了不少人。
草棚的竹床空着,三叔公倒在老槐树下,脸朝上,眼睛瞪得溜圆,嘴角挂着笑,像是看到了什么高兴事。
他的脖子上有圈细细的勒痕,像是被麻绳勒过,勒痕里还卡着几根干枯的稻草。
稻草人还戳在老槐树下,蓝布褂上的纸灰没了,左边那颗红豆眼睛又不见了,布脸上的洞敞着,风一吹,露出里面的稻草,黄澄澄的,像是一堆乱头发。
村里的老人说,三叔公是被“请”去当伴儿了。
以前晒谷场也出过这事,有年秋收,一个看场的老头睡在草棚里,第二天被发现吊在槐树上,脖子上缠着稻草,脚下扔着颗红豆。
二柱子当天就跑了,听说他半夜起来喝水,看见窗台上站着个穿蓝布褂的影子,草帽压得很低,看不见脸,只听见“窸窸窣窣”的搓草声。
他吓得光着脚跑了,至今没敢回村。
后来晒谷场就荒了,没人再去晒谷子,也没人敢动那个稻草人。
它就戳在老槐树下,蓝布褂越来越破,露出里面的稻草,风一吹就掉下来几根,在地上滚来滚去。
去年我回家,路过晒谷场,看见场门破了个洞。
忍不住扒着洞往里看——稻草人还在,只是换了件衣服,是件红棉袄,看着挺新,像是谁家媳妇的。
它的脸对着我,两颗红豆眼睛都在,亮得吓人,而且……我敢肯定,它眨了一下。
回家跟我爹说,我爹抄起扫帚就打我,骂我胡说八道。
可当天夜里,我就闻到屋里有股稻草味,像是从床底下钻出来的。
低头一看,床底下有根干枯的稻草,上面缠着颗红豆,红豆上沾着点黏糊糊的东西,跟当年三叔公给我看的一模一样。
现在我再也不敢回村了。
我总觉得背后有人跟着,走快了,能听见“咯吱咯吱”的脚步声,像是踩在晒谷场的硬泥地上。
有次在镜子里,我看见自己身后站着个穿蓝布褂的影子,戴顶破草帽,脸被草帽遮住了,只露出两颗亮亮的眼睛。
我知道,它在等我回去。
等我回去,替它站在老槐树下,做那个新的“镇场”人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RL8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