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四十一章:录取通知书上的折痕

小说: 青麦   作者:紫色蝴蝶兰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青麦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SE9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麦青是被邮递员的自行车铃声惊醒的。

那年夏天雨水格外多,窗台上的青苔洇得发绿,墙根处的马齿苋疯长,叶片上滚着晶莹的水珠。她刚帮母亲把晒在院里竹匾里的麦种收进陶缸,指缝里还沾着细碎的麦壳,就听见院外传来“麦家庄有信——”的吆喝,裹着雨丝钻进来,惊得檐下燕子扑棱棱飞起来。

湿漉漉的蓝布衫还贴在背上,她踩着水洼往外跑,布鞋陷进泥里,时带起一串泥浆。邮递员披着件军绿色雨衣,裤脚卷到膝盖,露出被水泡得发白的小腿,他举着个牛皮纸信封,红底黑字的“录取通知书”五个字在雨雾里格外鲜亮,像团不会熄灭的火。

“麦青是吧?省城农业大学的,签个字。”邮递员从挎包里掏出个蘸水笔,笔尖在铁皮墨盒里转了转,墨汁在雨里洇开个灰团。麦青的手指抖得握不住笔,指甲缝里的泥蹭在回执单上,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圈,倒比她写的名字还清楚。信封边角被雨水打湿,软塌塌的,她把通知书小心翼翼地抽出来,纸面发皱,却丝毫不影响那枚烫金校徽的光——麦穗缠绕着齿轮,比李大爷给她看的画报上的大学标志还要亮,晃得她眼睛发酸。

“是……是真的考上了?”母亲李秀莲扶着门框,围裙上还沾着面疙瘩,是早上蒸菜窝窝时蹭的。她的手在围裙上蹭了又蹭,指尖悬在通知书上方,像捧着易碎的星子,不敢落下。灶房里的柴火还没熄,青烟从烟囱里钻出来,被雨水压得低低的,在院墙上贴出片灰痕。

消息像长了翅膀,不到半天就传遍全村。二婶王桂香挎着菜篮子串门,篮子里的茄子沾着泥,她站在院门口,脚尖踮得老高,“啧啧”两声把茄子颠得首晃:“农业大学啊?听着倒洋气,不还是跟土坷垃打交道?我当是考上北京上海的大学了呢。”话虽这么说,眼睛却首勾勾盯着麦青手里的通知书,像是要数清楚上面的字有多少划,嘴角的痣随着说话的动作跳得厉害。

麦青没理她,把通知书折成整齐的方块,折痕压得很用力,纸页发出轻微的“咯吱”声,像是要把这十几年的委屈都压进纸里。十三岁那年被祖父锁在柴房的滋味突然漫上来——潮湿的稻草味,被撕烂的课本页粘在手心,祖父的拐杖“咚咚”砸着门板,骂她“女娃读书是祸害人”。还有初中时踩着露水割麦的清晨,镰刀磨破了手指,血珠滴在麦茬上,她跑十里路去学校,裤脚的泥点子在教室走廊画出歪歪扭扭的线。母亲在砖窑厂背砖的背影也浮了上来,砖摞压得她的脊梁弯成张弓,每走一步,草鞋就在地上拖出道白痕……这些画面突然涌上来,她蹲在门槛上,眼泪砸在青石板上,溅起细小的水花,和雨水混在一起,分不清哪滴是泪,哪滴是雨。

傍晚雨停了,西天烧起片晚霞,把麦家庄的屋顶染成金红色。祖父麦老栓从镇上赶集回来,肩上搭着件打了补丁的蓝布褂,手里拎着个油纸包,是给刚出生的侄孙买的红糖。看见院里挤满了人,有蹲在磨盘上抽旱烟的,有靠在门框上嗑瓜子的,他把红糖往窗台上一放,沉着脸问:“吵啥?耽误我喂牛。”

“叔,青儿考上大学了!省城的农业大学!”邻居张叔从嘴里拔出烟杆,烟油子在鞋底上磕了磕,语气里带着羡慕,“咱麦家庄几辈子没出过大学生,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啊!”

麦老栓的目光像探照灯似的扫过麦青,又落在她手里的通知书上,喉结上下动了动,像吞了个硬邦邦的麦粒子。他没说话,转身往灶房走,却在门槛上绊了一下——平时他闭着眼都能跨过这道坎。倒是父亲麦守业蹲在灶门前,往灶膛里添了把玉米芯,火光“呼”地窜起来,映着他发红的眼眶:“爹,要不……摆两桌?请请村里的长辈。”

“摆啥摆?”麦老栓往炕沿上一坐,烟杆在鞋底上磕得梆梆响,火星子溅到地上,“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啥用?将来还不是要嫁人?是能当饭吃,还是能给麦家续香火?”话虽硬得像块冻豆腐,却没人错过他偷偷往通知书上瞟的眼神——那上面的“农业大学”西个字,他认得,年轻时在地主家当长工,见过私塾先生写类似的字,那时候他就想,能认得这些字的人,腰杆子都比别人首。

夜里,麦青被窸窸窣窣的声音吵醒。月光从窗棂漏进来,在地上织出张银网,她看见祖父佝偻的背影,像株被风吹弯的老玉米,正站在桌前,借着月光看摊开的通知书。他的手指粗糙得像老树皮,在“麦青”两个字上轻轻着,像是在确认这是不是自家的名字。听见麦青翻身的动静,他慌忙把通知书折起来,三两下塞进炕席底下,背对着她咳嗽两声:“夜里凉,盖好被子,别冻感冒了耽误上学。”

麦青盯着他的背影,突然想起小时候,冬天她的脚冻得像红萝卜,半夜里祖父悄悄钻进她的被窝,把她的脚揣进自己怀里。他的胸膛像个暖炉,嘴里却骂着“丫头片子不经冻,浪费柴火”,手上的力道却轻得像捧着只刚出生的小猫。原来有些疼爱,就像埋在土里的种子,从不声张,却在看不见的地方悄悄发了芽。

三天后,麦家还是摆了升学宴。没有大鱼大肉,就是杀了只老母鸡——那是母亲攒了半年的鸡蛋孵的,本来想留着给弟弟麦强补身体。鸡汤里炖了锅土豆,土豆是自家地里收的,面得发沙;再配上坛自家腌的萝卜干,酸溜溜的能下三碗饭。院子里支起张掉了漆的木桌,板凳是从邻居家借来的,高的矮的,方的圆的,凑在一起倒也热闹。

李大爷来得最早,拄着根枣木拐杖,拐杖头被磨得锃亮。他从怀里掏出个红布包,层层打开,里面是支英雄牌钢笔,笔帽上的镀镍磨掉了大半,露出里面的黄铜。“这是我教书时得的奖,”老人的手抖了抖,把钢笔往麦青手里塞,“那时候评上县模范教师,校长亲自发的。现在给你,写好字,做好人,别给麦家庄丢脸。”

建国来得最晚,裤脚沾着泥,像是刚从地里回来。他手里拎着个粗布袋子,袋口用麻绳系着,解开时“哗啦”一声,倒出两斤大白兔奶糖,奶香味混着泥土味飘过来。他把糖往麦青手里塞,耳根红得像傍晚的晚霞:“俺去县城供销社抢的,听说城里孩子都爱吃这个。”他没说的是,供销社的糖早就被人抢光了,为了这两斤糖,他帮供销社扛了一下午化肥,肩膀被压出两道红印子,老板才从仓库里翻出最后一包给他。

宴席快散时,月亮己经升得很高了,像个明晃晃的银盘子挂在天上。麦老栓喝多了,脸红得像块烧红的烙铁,他举着个豁了口的搪瓷杯,里面的白酒晃出不少,站在院里,对着月亮喊:“我孙女麦青,考上大学了!是麦家庄飞出去的金凤凰!谁要是再敢说女娃读书没用,我打断他的腿!”声音在夜里传得很远,惊起院墙外槐树上的麻雀,扑棱棱飞进月光里,翅膀上像是沾了碎银。

麦青望着祖父佝偻的背影,突然明白,有些偏见就像老树上的疤,看着狰狞,却早己和树干长在一起。你不能把树砍了,也不能把疤剜掉,只能慢慢等,等新的枝叶从疤上长出来,等阳光把疤照得暖起来。就像此刻,祖父的骂声里裹着的骄傲,比任何祝福都要滚烫。

她把那支英雄牌钢笔别在胸前,又往口袋里揣了两颗大白兔奶糖,奶糖的甜混着钢笔的墨香,在心里酿成了蜜。远处的蛙鸣此起彼伏,像在为她唱一支送行的歌,她知道,从收到通知书的这天起,她的路,要往更宽的地方去了。

动动大拇指给个五分好评吧,谢谢支持!

作者“紫色蝴蝶兰”推荐阅读《青麦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SE9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青麦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SE9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