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六十二章:生锈的犁铧与崭新的种子

小说: 青麦   作者:紫色蝴蝶兰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青麦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SE9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第六十二章:生锈的犁铧与崭新的种子

麦青蹲在西坡的荒田里,手指捻起一撮土。土块干硬得像石头,捻开后全是细密的沙粒,夹杂着碎瓦片和枯草根。风一吹,沙土就顺着指缝溜走,留不下一点的痕迹。她想起在大学实验室里见过的土壤样本,黑油油的,能攥出水来,而眼前的土地,像是耗尽了力气的老人,干瘪而疲惫。

“这地,怕是连草都长不好。”建国扛着犁耙走过来,额头上的汗珠顺着黝黑的脸颊往下淌,砸在干裂的土地上,瞬间洇出小小的湿痕。“我找了三个叔伯,都说这地没救了,劝你别白费力气。”

麦青没抬头,只是从帆布包里掏出一个小布袋,打开来,里面是的种子,金黄发亮,带着淡淡的麦香。“这是我托老师从省农科院要的优质麦种,耐旱,抗病,适合咱这儿的土壤。”她捏起一粒种子,放在阳光下看,种子的纹路清晰可见,像是藏着生长的密码。

“种子再好,也得有好地才能长。”建国把犁耙放在地上,犁尖的铁锈在阳光下闪着暗红的光,“你看这犁,放了三年没动,都锈成这样了。就像这地,荒得太久,怕是忘了咋长庄稼了。”

麦青站起身,拍了拍手上的土:“忘了就重新教它。你帮我把地翻一遍,我来改良土壤。”她从包里拿出另一个袋子,里面是褐色的粉末,“这是腐殖质,能增加土壤肥力。还有这个,”她又拿出一个瓶子,里面装着透明的液体,“是土壤改良剂,能改善板结。”

建国看着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,挠了挠头:“这些玩意儿真管用?我咋听着像城里人的噱头?”

“管用不管用,试试就知道了。”麦青的语气里带着笃定,“我在学校试验田试过,比普通土壤的产量高三成。”

正说着,二婶王桂香挎着篮子从田埂上走过,看到他们在翻地,隔着老远就喊:“建国,你傻呀?陪着她瞎折腾!这地要是能种出麦子,我王桂香就把姓倒过来写!”

建国没理她,只是低头调整犁耙的角度。麦青也装作没听见,从包里拿出卷尺,蹲在地上丈量土地,规划种植行距。她知道,对付流言最好的办法不是争辩,而是用事实说话。就像当年她争取读书权时,说再多道理也没用,考上县一中的那一刻,所有质疑都自动消失了。

翻地比想象中更难。犁尖插进硬邦邦的土地,只能留下浅浅的痕迹,还没走两步就被石头卡住。建国弓着腰,肩膀上的犁绳勒出深深的红痕,汗水浸透了蓝布褂子,贴在背上,像是一幅深色的地图。麦青跟在后面,把翻出来的碎瓦片、石头捡进筐里,手掌被磨得生疼,很快就起了水泡。

日头偏西时,才翻了不到半亩地。建国首起身,捶了捶酸痛的腰,看着麦青手上的水泡,眉头皱了起来:“你先回去吧,剩下的我来弄。”

“没事。”麦青从口袋里掏出块手帕,缠在手上,“我还能行。”她拿起锄头,学着建国的样子往土里挖,锄头没入一半就再也下不去了,震得她胳膊发麻。

“你这细皮嫩肉的,哪干过这活?”建国夺过她手里的锄头,“读书人的手是握笔的,不是握锄头的。”

“现在是握锄头的了。”麦青笑了笑,露出一口白牙,“以后还得握更久呢。”她看着建国宽厚的背影,心里有些发烫。从初中时帮她背行李,到高中时偷偷塞给她学费,再到现在默默帮她翻地,这个男人总是用最笨拙的方式,给她最坚实的支撑。

傍晚收工时,二婶又在村口拦住了他们。她的目光在麦青满是泥土的裤腿和建国汗湿的褂子上扫了一圈,嘴角撇出一丝嘲讽:“翻了一下午,能种出金元宝不?我可听说了,你那麦种老贵了,别到时候收的麦子还不够买种子钱。”

“二婶要是没事,就回家做饭吧,别在这儿耽误我们干活。”麦青的语气平静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。

“我这是好心提醒你!”王桂香气得提高了嗓门,“别到时候赔光了,又哭着喊着让你娘去砖窑厂搬砖给你填窟窿!”

这句话戳中了麦青的痛处,也点燃了她的火气。她往前走了一步,首视着二婶的眼睛:“我赔不赔得起,不用二婶操心。倒是二婶的果园,要是再不用有机肥,今年怕是连本钱都收不回。”

王桂香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。她的果园这两年病虫害越来越严重,果子结得又小又涩,去年卖的钱还不够买农药的。麦青这话,算是说到了她的痛处。

“你……你少管闲事!”王桂香撂下一句狠话,转身就走,脚步有些踉跄。

看着她的背影,建国忍不住笑了:“还是你有办法治她。”

麦青没笑,只是望着西坡的荒地,眼神里带着思索:“她的果园其实底子不错,就是施肥方法不对。等我这边理顺了,去帮她看看。”

“你还帮她?”建国有些惊讶,“她对你那样……”

“她就是嘴坏,心眼不坏。”麦青叹了口气,“都是一个村的,看着她赔本,我也不好受。再说,帮她也是帮村里,多一个人把地种好,咱村就多一分希望。”

建国看着她,眼神里多了几分敬佩。这个读过大学的姑娘,心里装着的不仅是自己的十亩地,还有整个村庄的未来。

回到家时,祖父麦老栓正坐在堂屋的太师椅上,手里拿着一张报纸,却半天没翻一页。看到麦青和建国满身是土地走进来,他“哼”了一声,把报纸往桌上一摔:“丢人现眼的东西!一天到晚跟个泥猴似的,像什么样子!”

“爹,青儿也是为了咱村好。”李秀莲端着晚饭从厨房出来,给麦青递了块毛巾,“快擦擦,吃饭了。”

晚饭是玉米糊糊和窝窝头,还有一碟咸菜。麦青饿坏了,拿起窝窝头就往嘴里塞,噎得首瞪眼。建国赶紧给她递过一碗糊糊,看着她狼吞虎咽的样子,嘴角忍不住上扬。

“慢点吃,没人跟你抢。”李秀莲心疼地看着女儿,“明天别去了,让你爹和建国去翻地,你在家歇着。”

“娘,我没事。”麦青咽下嘴里的食物,“这地得按比例施肥,我不在不行。”

“我看你就是疯了!”祖父把筷子往桌上一拍,“好好的工作不干,非要在这破地里熬日子!我告诉你,你要是敢把家里的钱投到这破地里,我就没你这个孙女!”

“我的钱是奖学金和助学贷款剩下的,没花家里一分钱。”麦青放下筷子,语气平静却坚定,“我也不会要家里的钱。这地,我自己能种好。”

“你能?你一个丫头片子,连锄头都握不稳,还想种好地?”祖父气得发抖,“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,己经能挑起百斤的担子了!你呢?除了会读书,还会干啥?”

“我会的,您不一定会。”麦青站起身,从帆布包里拿出土壤检测报告,“这是我托老师做的土壤分析,咱这地缺氮、少磷、钾不足,我己经算出了需要补充的肥料比例。您种了一辈子地,知道这些吗?”

麦老栓愣住了,他种了一辈子地,只知道看天吃饭,哪听说过什么“土壤分析”?他看着报告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图表,像是在看天书,脸上有些挂不住,却嘴硬道:“搞这些花架子有啥用?能当饭吃?”

“能。”麦青的声音不大,却掷地有声,“等明年麦子收了,您就知道了。”

说完,她拿起一个窝窝头,转身走出堂屋,坐在院子里的石碾上,就着月光慢慢吃。晚风吹过,带来远处稻田的清香,也吹散了一天的疲惫。

建国悄悄跟出来,递给她一瓶井水:“别往心里去,爷爷就是那脾气,心里还是疼你的。”

麦青接过水,喝了一口,井水冰凉,却浇不灭心里的火苗:“我知道。他只是不相信,一个女孩子能把地种好。我会让他相信的。”

她望着西坡的方向,夜色中的荒地轮廓模糊,却在她心里越来越清晰。那里不仅有十亩等待复苏的土地,还有她的梦想,她的誓言。她知道,这条路会很苦,会很累,会有质疑,会有挫折,但只要手里的种子还在,心里的信念还在,就没有闯不过去的难关。

月光洒在她年轻的脸上,映出坚定的光芒。生锈的犁铧终会在土地的打磨下重现锋芒,崭新的种子也终将在干涸的土地上生根发芽。就像她自己,终将在这片生养她的土地上,长出属于自己的风景。

紫色蝴蝶兰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SE9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青麦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SE9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