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七十三章:血泡里的温度与麦种里的承诺

小说: 青麦   作者:紫色蝴蝶兰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青麦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SE9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第七十三章:血泡里的温度与麦种里的承诺

麦青是被窗台上的麻雀叫醒的。阳光透过木格窗照进来,在炕上铺了层金辉,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草药香——是母亲特意给她熬的柴胡水,说能巩固退烧。

她坐起身,浑身还有点软,却比昨天清爽多了。炕边的矮凳上放着双新布鞋,针脚细密,鞋面上还绣着朵小小的麦穗,是母亲连夜赶做的。

"醒了?"母亲端着一碗鸡蛋羹走进来,眼里的红血丝还没消,"快趁热吃,补补身子。"

麦青接过碗,蒸得嫩嫩的鸡蛋羹上撒了点葱花,香气首往鼻子里钻。"建国哥呢?"她舀了一勺鸡蛋,忽然想起什么似的问。

"天没亮就回县城了,说店里没人看。"母亲坐在炕边纳鞋底,线轴在膝盖上转了转,"临走前还嘱咐我,让你别下地,好好歇着。"

麦青的目光落在窗台上——那里放着个小布包,是建国昨天落在卫生院的。她走过去打开,里面是几张皱巴巴的钱,还有半包没吃完的薄荷糖,糖纸己经被雨水泡得有些软了。

最底下压着张纸条,是用铅笔写的,字歪歪扭扭的:"药按时吃,地里的活等我回来干。"

麦青捏着那张纸条,指尖触到铅笔划过的凹凸痕迹,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,暖暖的。她想起他脚踝上的血泡,想起他背着她在雨里深一脚浅一脚的样子,想起他烤火时佝偻的背影,那些画面像电影一样在眼前闪过,清晰得能看清他汗湿的发梢。

"娘,"她忽然开口,声音有点发颤,"建国哥......他脚磨破了。"

母亲抬头看了她一眼,叹了口气:"那孩子,就是太实诚。"她放下鞋底,从柜子里翻出个小瓷瓶,"这是你爹以前治跌打损伤的药膏,你送去县城给他吧。就说......就说让他歇两天,店里的活忙不过来,你去搭把手。"

麦青的脸一下子红了,低下头搅着碗里的鸡蛋羹,嘴角却忍不住往上扬。

吃过早饭,她换上母亲做的新布鞋,揣着药膏和建国落下的布包往县城走。刚到村口,就看见二婶王桂香背着个竹筐往地里去,筐里装着些刚发芽的菜苗。

"青丫头,这是好利索了?"二婶停下脚步,嗓门依旧亮堂,"昨儿晚上可把你娘吓坏了,建国那孩子背着你往卫生院跑,鞋都跑掉了一只。"

麦青的脸更红了,讷讷地说:"麻烦二婶惦记了。"

"谢啥,都是一个村的。"二婶放下竹筐,从兜里掏出个油纸包塞给她,"这是我家那口子从集上买的桃酥,你给建国捎去,让他补补。那孩子,为了你......"她话说到一半,忽然觉得不妥,挠挠头转了话头,"我家果园的桃树该剪枝了,你啥时候有空,去给瞅瞅?"

麦青愣了一下——这还是二婶头一回主动求她办事。她赶紧点头:"等我从县城回来就去。"

"哎,好嘞。"二婶笑得眼角堆起了褶子,背着竹筐往果园走,脚步都轻快了不少。

麦青望着她的背影,忽然想起以前二婶总在村口说她"不安分",说她"读再多书也是别人家的人"。那些刻薄的话像扎人的刺,可此刻被她递过来的桃酥一烘,竟也慢慢软了。

走到县城农资店时,日头己经爬到了头顶。建国的店开在十字街东头,门脸不大,门口堆着几袋化肥,用粉笔写的"尿素120元/袋"的牌子被太阳晒得有点褪色。

"有人吗?"麦青推开门,叮铃铃的风铃声响了起来。

建国正蹲在柜台后算账,听见声音猛地抬起头,手里的算盘"啪嗒"掉在地上。"你咋来了?"他赶紧站起来,手在蓝布褂子上蹭了蹭,脸颊有点红。

"给你送这个。"麦青把药膏递过去,又把那个布包放在柜台上,"你的东西落在卫生院了。"

建国挠挠头,捡起算盘珠:"忘了拿了。"他的目光落在她脚上,"新鞋?挺好看的。"

麦青低头看了看鞋面上的麦穗,心里甜滋滋的:"我娘做的。"

紫色蝴蝶兰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

店里进来个买农药的老汉,建国赶紧迎上去招呼,给人介绍哪种农药治蚜虫管用,哪种对蜜蜂无害,说得头头是道。麦青看着他熟练地称药、打包,看着他给老汉递烟时憨厚的笑,忽然觉得这个堆满化肥和种子的小店,比城里任何光鲜的地方都让人踏实。

老汉走后,建国给她倒了杯白开水,杯子沿有点豁口,却洗得干干净净。"地里的麦子没耽误吧?"他捧着水杯,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她。

"我娘让爹去看了,说没事。"麦青喝了口热水,目光落在他的脚上——他换了双胶鞋,裤腿卷着,脚踝处的纱布隐隐透着点红。

"还疼吗?"她轻声问。

"早不疼了。"建国笑得有点憨,抬脚给她看,"你看,好利索了。"

麦青却走过去,蹲下身掀开纱布——伤口虽然结了痂,周围还是肿着,一看就没好利索。她没说话,从包里掏出药膏,小心翼翼地给他涂上,指尖触到他温热的皮肤时,两人都顿了一下。

空气里忽然安静下来,只有窗外的蝉鸣和店里吊扇转动的声响。麦青低着头涂药膏,能看见他脚背上凸起的青筋,像田埂上蜿蜒的小路。她忽然想起小时候,他也是这样,把省下的糖给她吃,把好玩的石子留给她,却从不说什么。

"建国哥,"她忽然开口,声音有点轻,"等收了麦子,你......"

话没说完,就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。门口的风铃叮铃铃响得厉害,二婶的男人王老实满头大汗地跑进来:"建国,不好了!我家果园的桃树起腻虫了,叶子都卷了!"

建国赶紧站起来:"别急,我这有治腻虫的药。"

"光有药不行啊,我不会配。"王老实急得首搓手,"青丫头在不?听说她懂这个?"

麦青站起身:"我跟你去看看。"

三人往麦家庄赶时,太阳正毒,晒得土路冒白烟。王老实一路都在念叨:"都怪我,当初不听青丫头的,非要用那便宜的化肥......"

麦青没接话,只是心里暗暗有了数——二婶家的果园用的是传统化肥,肥力是足,却容易招虫害,这正是她在大学学过的"生态平衡"知识能派上用场的时候。

到了果园,麦青仔细查看了桃树的叶子,又捏了捏土壤:"腻虫怕草木灰,你去烧点秸秆,把灰撒在树根周围。再用辣椒水兑水喷叶子,比农药管用,还不影响结果。"

"真的?"王老实将信将疑。

"我试过,管用。"麦青肯定地说,"回头我给你找本果树管理的书,照着上面的法子来,保准你家果子又大又甜。"

王老实赶紧去烧秸秆,建国则帮着提水配辣椒水。麦青站在桃树下,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,忽然觉得,那些曾经的隔阂和偏见,就像这桃树上的腻虫,只要用对了方法,总能清除干净。

傍晚回家时,建国推着自行车陪她走在田埂上。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,麦浪在晚风中轻轻摇晃,发出沙沙的声响。

"建国哥,"麦青忽然停下脚步,从兜里掏出个小布包,"这个给你。"

布包里是些的麦种,金灿灿的,是她特意选的优质品种。"这是我留的种子,明年......你也种点试试?"

建国接过布包,手指抚过圆润的麦种,像是捧着什么宝贝。他抬起头,眼里的光比夕阳还亮:"好。"

就一个字,却重得像地里的承诺。

麦青看着他小心翼翼地把麦种揣进怀里,忽然笑了。晚风吹起她的头发,发梢上还沾着点果园的桃花香。她知道,有些东西,就像这麦种,只要埋进土里,用真心浇灌,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,长出沉甸甸的希望。

远处的村庄升起了炊烟,混着麦香飘过来,让人心里踏实得很。两人并肩往家走,脚下的田埂虽然不平,可每一步都踩得稳稳的,像踩在未来的日子里,踏实而温暖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SE9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青麦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SE9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