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七十四章:血泡里的答案

小说: 青麦   作者:紫色蝴蝶兰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青麦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SE9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第七十西章:血泡里的答案

麦青是被烫醒的。

额头压着块粗布巾,带着草木灰混着薄荷的凉味,可浑身骨头缝里像是钻进了无数根烧红的细针,稍微动一下,喉咙里就冒起烟来。她费力地睁开眼,首先撞进眼帘的是土坯墙上糊着的旧报纸,1996年的《河南日报》,边角己经泛黄卷翘,上面印着的“农业税改革试点启动”几个黑体字,被灶烟熏得发灰。

这不是她在麦家庄承包的那间废弃仓库改的住处吗?

她明明记得昨天傍晚还在田里测土壤湿度,预报说夜里有雷阵雨,她赶着给试验田的小麦盖塑料布,突然一阵狂风卷着豆大的雨点砸下来,她抱着最后一卷塑料布往地头跑,脚下被田埂上的碎砖块绊了一跤,额头磕在犁地的铁犁上,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。

“醒了?”

一个粗粝的男声在门口响起,带着点小心翼翼的试探。麦青偏过头,看见建国站在门槛边,裤脚卷到膝盖,露出的小腿上沾着泥点和草屑,手里端着个豁了口的粗瓷碗,碗里飘着点葱花,散出淡淡的面香。

是建国。他怎么会在这里?

“你咋来了?”麦青想坐起来,却被一阵眩晕按回枕头上,声音哑得像砂纸磨过木头。

建国快步走到床边,把碗放在床头柜上,伸手探了探她的额头,指尖带着泥土的凉,触得麦青瑟缩了一下。“还烫。”他皱着眉,语气里带着自责,“昨天我去田里送新到的复合肥,就看见你趴在犁上,额头全是血,喊你半天没反应。”

他说话时,麦青才注意到他的右手缠着布条,渗着点暗红的印子,“你手咋了?”

“没事,”建国往后缩了缩手,像是怕她看见,“路上被树枝刮了下。”

床头柜上的粗瓷碗里是葱花面,卧着个荷包蛋,蛋黄颤巍巍地裹在蛋白里,显然是刚做的。麦青看着那碗面,突然想起初中时,她每次周末从学校回家,建国总在村口等她,书包里藏着个煮鸡蛋,说是他娘让给她的。后来她才知道,那是他自己舍不得吃,偷偷攒下来的。

“李大爷呢?”麦青没提吃面的事,先问起了村里唯一懂点医术的退休教师。

“李大爷给你处理了伤口,开了退烧药,让我守着你。”建国蹲下身,捡起掉在地上的布巾,转身往灶房走,“我再去给你换盆凉毛巾。”

他走路的姿势有点怪,左腿像是不敢使劲,麦青盯着他的背影,忽然想起什么——从试验田到村里的卫生所,隔着三座土坡,少说也有十几里路,昨天又是狂风暴雨,他是怎么把昏迷的自己弄回来的?

灶房传来哗哗的水声,麦青撑着胳膊坐起来,头痛得像要裂开,可心里那点疑惑却越来越清晰。她掀开薄被,挣扎着下了床,脚刚沾地就打了个晃,扶着墙慢慢挪到门口。

灶房里,建国正弯腰往盆里拧毛巾,背对着她。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,后颈上沾着块干泥,裤腿卷着的地方,小腿上划了好几道血痕,己经结了痂。最显眼的是他的左脚,布鞋的前脚掌处磨破了个洞,露出的袜子黑黢黢的,沾着泥和草汁,隐约能看见袜底渗出的暗红。

麦青的心跳突然漏了一拍。

她想起自己刚上初中那年,建国骑自行车送她去报到,乡间土路坑坑洼洼,他怕颠着她,下来推着车走,三十多里路,回到家时他的布鞋磨穿了底,脚底板全是水泡。当时她不懂事,还笑着说他“脚太费鞋”,现在才明白,那一路的颠簸里藏着多少笨拙的疼惜。

“你咋起来了?”建国转过身,看见她站在门口,慌忙把脚往后缩了缩,手里的毛巾掉在地上,“快回床上躺着,小心再着凉。”

他快步走过来想扶她,在“人人书库”APP上可阅读《青麦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,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。renrenshuku.com人人书库的全拼.com即可访问APP官网麦青却后退一步,目光落在他的脚上:“你背我回来的?”

建国的脸一下子红了,耳根子泛着黑红,手在褂子上蹭了蹭,讷讷地说:“昨天雨太大,自行车骑不了……李大爷年纪大,我怕他淋出病来……”

“十几里路,又是上坡,你就这么背着我?”麦青的声音有点发颤,她想起自己不算轻,这几年在田里干活,身板结实得很,“你的脚……”

“没事没事,”建国赶紧摆手,像是怕她追问,弯腰想去捡地上的毛巾,刚弯到一半,突然“嘶”了一声,额头上渗出细汗。

麦青快步上前按住他:“别动!”

她蹲下身,轻轻脱下他左脚的布鞋。一股混杂着泥土和血的味道飘过来,磨破的袜子黏在脚底板上,十几个血泡连成片,有的己经磨破了,露出红肉,沾着草屑和泥沙。最疼的该是脚后跟,那里有个硬币大的血泡,己经变成了紫黑色,显然是反复摩擦导致的。

“你咋这么傻?”麦青的眼泪突然掉了下来,砸在建国的脚背上,“就不会等雨停了再找车?或者喊人帮忙?”

建国被她的眼泪吓住了,手足无措地站着,脸憋得通红:“当时看你烧得迷迷糊糊,怕耽误了……再说,我年轻,这点疼不算啥。”他顿了顿,声音低下去,“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,我……”

后面的话他没说出来,但麦青听懂了。

这些年,他总是这样。她考上县一中,他悄悄把攒了半年的零花钱塞给她,说是“路上买馒头吃”;她在大学时家里出事,他二话不说跟着麦守业去广东找麦强,自己垫付了路费;她决定回乡种麦子,全村人都在看笑话,只有他默默盘下县城的农资店,说“以后你要啥种子化肥,我给你送,便宜”。

他从不说“喜欢”,可他做的每一件事,都比“喜欢”更沉。

“建国,”麦青抬起头,泪眼模糊地看着他,“你就没想过,我要是在城里待着不回来,咋办?”

建国愣了一下,黝黑的脸上露出点憨笑,挠了挠头:“你要是在城里过得好,我就不去打扰你。要是过得不好……我这店还在,你回来,有口饭吃。”

这句话像根针,轻轻刺破了麦青心里最后一层犹豫。

她想起陈阳。上个月陈阳来的时候,穿着笔挺的西装,坐在她那把吱呀作响的木椅上,说“青麦,跟我回省城吧,我己经给你联系好了农业局的职位,你不该在这泥地里耗着”。他说的没错,城市有更好的条件,更广阔的平台,可他永远不懂,这片让他觉得“落后”的土地,是她的根。

陈阳的爱,是希望她变成他眼中的“优秀”;而建国的爱,是接受她本来的样子,哪怕她满身泥土,哪怕她选择一条所有人都不看好的路。

“傻样。”麦青吸了吸鼻子,伸手擦掉眼泪,站起身,“脚磨成这样还愣着?去拿针线来,我给你补补鞋。”

建国还没反应过来,愣愣地看着她。

“快去啊。”麦青推了他一把,嘴角忍不住往上扬,“难不成想让我这病号伺候你?”

建国这才回过神,咧开嘴笑了,露出两排整齐的白牙,转身往堂屋跑,脚步还是有点瘸,可那背影里,全是轻快。

麦青站在原地,看着灶台上冒着热气的面碗,听着窗外渐停的雨声,心里忽然一片清明。

她要的,从来不是城市的霓虹,而是这片土地上的踏实。是汗滴进土里能长出麦子的踏实,是有人愿意为你把血泡踩在脚下的踏实,是无论走多远,回头总能看见一个身影在等你的踏实。

灶房的屋檐下,挂着串去年的麦穗,被雨水洗得发亮。风一吹,轻轻摇晃,像是在点头。

麦青知道,她找到答案了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SE9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青麦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SE9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