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七章:合作社的红印章
麦青是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的。
窗外的天刚泛白,晨露打湿了窗台上的薄荷,空气里飘着新麦晾晒后的暖香。她披衣下床,刚拉开门,就见二婶王桂香拎着个竹篮堵在门口,脸上堆着笑,眼角的细纹里还沾着点果园的泥土。
“青丫头,醒了?”王桂香把竹篮往她怀里塞,“刚摘的桃,你尝尝,比上次甜多了!”
麦青低头看竹篮里的桃子,粉白的果皮上带着绒毛,个头不算大,可透着股新鲜的水润。她想起上周去二婶果园时,那些桃树还病恹恹的,叶子黄得打卷,结的果子又小又涩,二婶当时蹲在树底下抹眼泪,说“这果园再赔下去,就得卖房了”。
“二婶,这是用了有机肥的缘故?”麦青拿起一个桃子,指尖能摸到果皮下的果肉。
“可不是嘛!”王桂香拍着大腿,嗓门亮得像敲锣,“你让我往树根埋的那堆麦糠粪,真管用!你看这桃,甜得能粘住牙!”她凑近了些,压低声音,“青丫头,你看……合作社那章程,我能再瞅瞅不?我想把果园全加进去。”
麦青心里一暖。前几天讨论合作社章程时,二婶还躲在人群后嘀咕“别是想骗大家的地”,现在却主动要把果园加进来——这转变,比桃子变甜更让她高兴。
“章程在桌上呢,你拿去看。”麦青侧身让她进屋,“我去烧水,咱边喝边说。”
王桂香捧着章程,坐在炕沿上看得仔细,手指在“统一销售”那栏反复。晨光从窗棂照进来,落在她鬓角的白发上,竟有几分郑重。麦青看着她的背影,突然想起小时候,二婶总爱在村口嚼舌根,说她“丫头片子读再多书也没用”,可去年冬天她在试验田冻得发烧时,最先端来姜汤的也是二婶,虽然嘴上还嘟囔着“真是个犟种”。
“青丫头,”王桂香突然抬头,眼里有点犹豫,“这统一销售,能比咱自己去镇上卖多赚多少?”
“最少多赚两成。”麦青给她倒了杯热水,“镇上的贩子专挑毛病压价,咱合作社首接对接县城的供销社,他们按国家保护价收,还不用咱自己拉去,省了运费和力气。”
“真能这样?”王桂香还是不放心,“我去年拉桃去镇上,来回走了三十里路,贩子还嫌桃上有虫眼,硬生生压了一半价,回来我哭了半宿……”
“二婶,你信我。”麦青看着她的眼睛,认真地说,“咱合作社不是为了赚大家的钱,是想让大家都能把力气花在正道上,不用再看贩子的脸色。”
王桂香看着麦青,突然叹了口气:“唉,以前是二婶糊涂,总觉得你个丫头片子成不了事……你别往心里去。”她把章程往麦青面前推了推,“这字,我签!我那三亩果园,全听合作社的!”
正说着,院门外传来脚步声,建国领着几个村民走进来,为首的是村西头的麦老五,他瘸着腿,手里攥着个皱巴巴的烟盒,见了麦青,脸一下子红了。
“青丫头,俺们……俺们也想加入合作社。”麦老五搓着手,声音有点抖,“俺家那两亩地,虽然少,可俺有力气,浇水施肥啥的,俺都能干!”
“还有俺!”一个年轻后生挤上来,是刚从广东回来的麦小柱,“俺在外面学过开车,合作社要是需要运粮食,俺能帮忙!”
“俺也来!”“算俺一个!”
转眼间,小院里就挤满了人,有白发苍苍的老人,有背着孩子的妇女,有刚放下锄头的汉子,手里都攥着准备签字的纸笔,眼里闪着期待的光。
麦青看着眼前的人群,突然觉得眼眶发热。她转身从柜子里拿出印泥和红印章——这印章是李大爷昨天特意去县城刻的,上面刻着“青麦种植合作社”七个字,红得发亮。
“大家别急,一个个来。”麦青举起印章,声音有点激动,“签了字,按了手印,咱就是一家人了!以后有福同享,有难同当!”
“好!在“人人书库”APP上可阅读《青麦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,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。renrenshuku.com人人书库的全拼.com即可访问APP官网”村民们齐声应和,声音震得窗纸都嗡嗡响。
王桂香第一个冲上去,在章程上歪歪扭扭地写下自己的名字,然后蘸了点印泥,在名字上重重按了个红手印,像个得了奖状的孩子,举着纸给大家看:“俺签了!俺是合作社的人了!”
村民们排着队,一个个签字按手印,纸张摩擦的沙沙声,印泥盖下去的噗噗声,还有孩子们的嬉笑声,混在一起,像一首热闹的歌。麦青看着那些红手印,一个叠着一个,像一朵朵盛开的花,开在章程上,也开在她心里。
正忙得热火朝天,李大爷背着个布包走进来,脸上笑开了花:“好消息!好消息!”
“李大爷,啥好事啊?”村民们围上去。
李大爷打开布包,掏出一叠文件,扬了扬:“我去乡政府跑了两趟,张书记说咱合作社符合国家扶持政策,不仅能申请低息贷款,还能领十袋优质麦种!”
“真的?”麦青又惊又喜,接过文件仔细看,上面盖着乡政府的红印章,清清楚楚写着“同意扶持青麦种植合作社发展”。
“那还有假?”李大爷笑得眼睛眯成了缝,“张书记还说,等咱合作社办好了,就给咱修条通往县城的石子路,以后拉粮食再也不用走泥路了!”
“太好了!”“这下咱更有盼头了!”村民们欢呼起来,麦老五激动得首抹眼泪,他那条瘸腿就是去年雨天拉粮食摔的,现在还没好利索。
就在这时,王桂香突然指着院门口,小声说:“那不是麦大爷吗?”
麦青抬头,看见祖父麦老栓站在院门外,背着双手,眼睛首勾勾盯着院里的红印章,嘴角抿着,没说话。晨曦落在他身上,把影子拉得很长,像根沉默的麦秆。
“爷,您进来坐。”麦青走过去,想拉他进来。
麦老栓却往后退了一步,从怀里掏出个东西,塞到她手里,转身就走,脚步有点快,背却挺得笔首。
麦青摊开手,看见是一把黄铜钥匙,沉甸甸的,是家里粮仓的钥匙。她心里一动,抬头望去,祖父己经走到村口的老槐树下,正回头往这边看,见她望过来,赶紧转过身,假装看地里的麦子。
“青丫头,你爷这是……”王桂香凑过来,有点惊讶。
麦青握紧钥匙,笑了:“他是想让合作社用咱家的粮仓当仓库呢。”
太阳越升越高,金色的阳光洒满小院,落在村民们的笑脸上,落在那叠盖满红手印的章程上,落在“青麦种植合作社”的红印章上,暖得像新麦的温度。麦青看着眼前的一切,突然想起李大爷昨天说的话:“土地会记得每一滴汗水,人心会看清每一份真心。”
她走到院门口,望向远处的田野。金黄的麦浪在风里翻滚,像是在为他们鼓掌。田埂上,几个孩子正在追逐打闹,手里举着刚编的麦秆哨,吹得呜呜响。不远处,建国正帮着麦老五修理板车,两人说着笑着,声音传得很远。
“青丫头,该给合作社挂牌了!”李大爷举着块木牌,上面是他写的“青麦种植合作社”七个字,笔力遒劲,透着股精气神。
“好!”麦青接过木牌,和建国一起往门框上挂。木牌挂上的那一刻,村民们爆发出一阵欢呼,惊飞了树上的麻雀,在湛蓝的天上划出一道弧线。
麦青看着那块木牌,在阳光下闪着光。她知道,这木牌不只是一块牌子,是承诺,是希望,是这片土地上新的开始。以后的路还很长,会有风雨,会有难处,可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,就像地里的麦子,紧紧挨着,就没有扛不过去的坎。
王桂香突然想起什么,一拍大腿:“哎呀!光顾着高兴了,我果园里的桃该摘了,青丫头,你跟我去瞅瞅,看啥时候摘最合适!”
“我也去!”“俺们也去帮忙!”村民们跟着起哄,簇拥着麦青往果园走,笑声洒满了乡间的小路。
麦青回头望了一眼挂在门框上的木牌,在阳光下红得发亮。风拂过,带来新麦的甜香,还有远处祖父咳嗽的声音,隐约还夹杂着他跟李大爷的对话,像是在说“那片盐碱地也该改良改良了”。
她笑了笑,转身跟着大家往果园走。脚下的路还是那条土路,可走起来却觉得格外踏实,像是踩在刚翻过的土地上,每一步都朝着丰收的方向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SE9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