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八十章:月光下的麦种

小说: 青麦   作者:紫色蝴蝶兰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青麦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SE9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第八十章:月光下的麦种

秋收的气息像场无声的雨,悄悄漫过了麦家庄。

试验田的麦子早己收割完毕,新脱粒的麦粒堆在场院里,像座金黄的小山,夜风拂过,扬起细碎的麦糠,带着清甜的香气。麦青蹲在“小山”旁,手里捧着一捧麦粒,借着月光仔细看着——的颗粒在月色下泛着温润的光,指尖捻过,能感受到细密的纹路,那是土地刻下的印记。

“在数麦粒呢?”建国的声音从身后传来,带着刚从县城回来的风尘气。他把自行车支在院门口,车后座的麻袋里装着新印的合作社章程,油墨味混着麦香飘过来。

麦青抬头,看见他裤脚沾着泥,显然是骑了夜路。“章程印好了?”

“嗯,张书记帮咱找的印刷厂,说字大清楚,老年人也能看懂。”建国蹲下来,从麻袋里抽出一份章程,借着月光递给她,“他还说,下周派技术员来教咱搞种子筛选,明年就能自己培育优质种了。”

麦青翻开章程,扉页上“青麦种植合作社”七个字印得格外清晰,下面还附着社员名单,密密麻麻的名字占满了半页纸。她的手指划过“王桂香”三个字,想起下午二婶来送新摘的桃子,红着脸说“青丫头,章程上我的名字写大点,让我家那口子也看看,我王桂香也是合作社的人了”。

“今天李大爷去乡上领了十袋化肥,说是政府补贴的。”麦青把麦粒放回“小山”,声音里带着笑意,“他还跟供销社定了明年的农药,说要按咱学的生态种植法来,少用化学药,多上有机肥。”

建国往麦粒堆上撒了层塑料布,防止夜里下露水:“我农资店的账本算了算,这半年帮合作社进种子化肥,比往年零售还赚得多。关键是心里踏实,不像以前,总怕卖了假种子坑了乡亲。”他看着麦青,眼里的光比月光还亮,“青丫头,你还记得不?小时候你说长大了要让咱村的麦子堆成山,现在真快实现了。”

麦青想起十岁那年,也是这样的月夜,她和建国在打谷场偷玩,看着大人们扬场,她指着满天繁星说:“等我长大了,要种出最好的麦子,让谷堆比星星还多。”当时建国举着个麦秆哨,用力点头:“我帮你,我有力气。”

没想到十几年过去,一句童言竟慢慢长成了现实。

远处传来脚步声,麦青抬头,看见祖父麦老栓背着双手,沿着场院的篱笆慢慢走来。他没穿蓑衣,也没戴帽,月光落在他的白发上,像落了层霜。走到离麦堆不远的老槐树下,他停住脚,望着那座“小山”,嘴里没说话,手里的旱烟袋却没点着,只是在指间着。

“爷,进来喝口水。”麦青起身想迎过去。

麦老栓却摆了摆手,从怀里掏出个布包,放在篱笆上,转身就走。脚步比平时快,却在经过场院门口时,回头望了一眼,正好撞见麦青的目光,他愣了一下,赶紧转过头,背影很快融进了村口的夜色里。

麦青走过去拿起布包,入手沉甸甸的。打开一看,是一陶罐麦粒,罐口用红布封着,揭开红布,一股更浓郁的麦香涌出来——麦粒比场上的更,颗粒均匀,显然是精心挑选过的。

“这是你爷去年在粮仓最底下藏的麦种。”母亲李秀莲不知何时站在门口,手里端着碗热水,“他说那是咱麦家传了三代的‘老品种’,耐旱抗虫,就是产量低。前几天他跟李大爷嘀咕,说想让技术员看看,能不能跟你的优质种杂交一下,弄个又高产又抗灾的新品种。”

麦青捧着陶罐,指尖触到微凉的陶壁,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。她想起祖父总说“老辈子的法子错不了”,却愿意把传家的麦种拿出来,交给她这个“离经叛道”的孙女试验。那些藏在固执背后的期盼,像这陶罐里的麦种,沉默却

“你爷今天去给麦堆翻场了。”母亲把热水递给她,声音里带着欣慰,“趁你去李大爷家,他一个人把那堆麦子翻了三遍,说怕捂出潮气。你爹想帮忙,他还不让,说‘我孙女的麦子,我自己护着’。”

麦青望着祖父离开的方向,村口的老槐树在月色里只剩个模糊的轮廓,像位沉默的守望者。她突然明白,祖父的爱从来不是挂在嘴边的,而是藏在粮仓的钥匙里,藏在翻场的脚步声里,藏在这罐沉甸甸的麦种里,像深埋在地下的麦根,默默滋养着地上的希望。

“青丫头,你看谁来了!”王桂香的大嗓门打破了夜色,她举着个马灯,身后跟着麦老五和几个村民,每个人手里都捧着点东西——麦老五的布包里是刚编好的麦秸筐,王桂香的竹篮里是新蒸的麦仁馍,还有人提着自家酿的米酒。

“听说你俩在看麦种,俺们也来凑个热闹。”王桂香把马灯挂在槐树上,光亮瞬间驱散了周围的黑暗,“俺家那三亩果园,按你说的上了草木灰,今年的桃甜得能粘住牙,供销社的人说明年要跟咱签长期合同呢!”

麦老五把麦秸筐往麦堆旁放:“这筐子结实,装麦种正好。青丫头,下周筛种子算我一个,我眼神好,瘪粒逃不过我的眼!”

“还有俺!”“俺也来帮忙!”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说着,马灯的光晕里,一张张笑脸被映得格外真切。有人提议明天去修场院的围墙,有人说该打口新井方便灌溉,还有人念叨着该给合作社的牌子刷层新漆,让老远就能看见。

李大爷拄着拐杖也来了,手里的布包里装着本旧笔记本:“我把这几年的气候变化都记下来了,啥时候该播种,啥时候该浇水,都标在上头,明年咱按节气来,保准收成更好。”他翻开笔记本,泛黄的纸页上写满了工整的小字,还有用铅笔画的简易曲线图。

麦青看着眼前的一切,突然觉得,这月光下的麦堆不只是粮食,更是座桥梁,把村民们的心连在了一起。那些曾经的猜忌、隔阂、偏见,都被这金黄的麦粒消融了,取而代之的是拧成一股绳的劲儿,是对明天的盼头。

“明年,咱把村东头的荒坡全种上优质麦。”麦青举起手里的陶罐,声音清亮,“用爷传的老品种和新种子杂交,种出咱麦家庄自己的好麦子!”

“好!”村民们齐声应和,马灯的光晕在他们脸上跳动,像燃烧的火焰。建国拿起个麦秸筐,往里面装了满满一筐麦粒:“明天就开始选种,我农资店的筛子够大家用!”

王桂香抢着说:“我家的大铁锅闲着,炒麦种的活儿归我,保证火候正好!”

李大爷把笔记本往麦青手里塞:“按上面的节气来,错不了!我年轻时教过农校的学生,这点门道还有!”

月光越发明亮,把场院照得如同白昼。麦青捧着那罐传家麦种,站在金黄的麦堆旁,看着村民们忙碌的身影——有人在修补装麦种的麻袋,有人在清理场院的碎石,有人在给马灯添油,连平时爱偷懒的麦强也跑来了,帮着搬沉重的木锨,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。

母亲站在门口,看着这一切,悄悄抹了把眼泪,转身往灶房走:“我去烧锅热水,大家忙活半天,喝口热的暖暖身子。”

麦青望着母亲的背影,又望向村口的老槐树,祖父应该还在那里吧?像座沉默的山,守护着这片他爱了一辈子的土地,也守护着土地上正在生长的希望。

夜风再次拂过场院,扬起的麦糠在月光里飞舞,像无数金色的萤火虫。远处的田野里,新播的冬小麦己经冒出嫩芽,在夜色里舒展着嫩绿的叶片,仿佛在回应这场热闹的约定。

麦青知道,这个夜晚只是个开始。明年的麦香会更浓,后年的谷堆会更高,那些写在合作社章程上的名字,那些刻在田埂上的脚印,那些藏在麦种里的期盼,终会在这片土地上,长出比星辰更灿烂的未来。

她把传家麦种小心地倒进新的麻袋里,和今年的优质麦种混在一起。金黄的颗粒相互碰撞,发出细碎的声响,像一首古老的歌谣,在月光下轻轻唱着——那是土地的歌谣,也是希望的歌谣。

在“人人书库”APP上可阅读《青麦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,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。renrenshuku.com人人书库的全拼.com即可访问APP官网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SE9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青麦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SE9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