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九十章:灶台上的药香

小说: 青麦   作者:紫色蝴蝶兰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青麦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SE9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青麦来自“人人书库”免费看书APP,百度搜索“人人书库”下载安装安卓APP,青麦最新章节随便看!

90章:灶台上的药香

霜降这天,麦家庄的烟囱都冒得格外早。冷空气裹着麦秸秆的烟味儿,在村道上慢悠悠地飘,把墙头上的枯草吹得“沙沙”响。麦青刚给合作社的小麦盖好防寒膜,就被建国往家里拽:“快回吧,你娘炖了排骨汤,说给你补补——昨天李大爷来说,你前儿个在田里晕了好一阵。”

“就蹲久了站起来眼黑,不算晕。”麦青拍掉手上的土,却被他拽得踉跄了两步,“你松开,我还得去看看二婶的果园,她那批冬桃该套袋了。”

“套袋不急,你娘的汤再炖就烂了。”建国的手很暖,攥着她的手腕,像揣了个小暖炉。他的农资店就在村口,昨天刚进了批新化肥,却愣是关了店门,跑来合作社帮她扛防寒膜,说“你一个人扛不动,别闪了腰”。

刚到院门口,就闻见一股药香混着肉香,从灶房里漫出来,是那种淡淡的艾草味,裹着排骨的油脂香,勾得人肚子“咕咕”叫。

“回来了?”李秀莲系着蓝布围裙,正站在灶台前搅锅里的汤,见了他们就笑,“青儿快坐,我给你炖了艾叶排骨汤,你李大爷说你这阵子累着了,喝点能去去乏。”

灶台上摆着个黑陶药罐,盖子被蒸汽顶得“咕嘟咕嘟”响,药香就是从这儿飘出来的。麦青凑过去看,里面煮着些深绿色的叶子,是艾草——她认得,小时候母亲腰疼,就常煮艾草水来熏腰,说“这草贱,却能治硬骨头的病”。

“娘,你又煮艾草了?”麦青拿起抹布,擦了擦灶台上的水渍,“你的腰不是好多了吗?”

“给你煮的。”李秀莲把汤盛进粗瓷碗,油花在碗里晃出圈儿,“你李大爷说,你这阵子天天在田里泡着,寒气都浸到骨头里了,用艾草泡泡脚才好。”她忽然压低声音,往灶膛里添了把柴,“你爷昨天去后山割的艾草,蹲在坡上割了一下午,回来时裤脚都被露水打透了,却嘴硬说是‘路过顺手薅的’。”

麦青的手顿了顿,往堂屋看了一眼。麦老栓正坐在太师椅上,戴着老花镜,手里捏着本合作社的账本——是李大爷给他的旧账本,说“让老栓叔练练手,以后好去合作社帮忙记账”。他看得很认真,眉头皱得像个疙瘩,手指在“麦种支出”那栏上,来来回回地划。

“爷,账本看得懂?”麦青端着碗汤走过去,放在他手边的小桌上。

麦老栓头也没抬,从鼻子里“嗯”了一声,手指却停在“化肥”两个字上:“这化肥咋这么贵?比去年贵了两成。”

“是新出的有机肥,贵是贵点,但种出来的麦子颗粒,磨出的面也香。”麦青拿起账本,指着旁边的小字,“您看这行,李大爷记的,用这种肥,亩产多了五十斤,算下来其实划算。”

麦老栓的手指在那行字上摸了摸,像是在掂量分量,半晌才说:“你李大爷是个文化人,记的账比你爹清楚。”

正说着,麦守业扛着捆柴火从外头进来,脸冻得通红,鼻子尖上挂着点白霜。他把柴火靠在墙根,搓了搓手:“爹,青儿,我去后坡拾了点枯树枝,够烧两天了——前儿个听你娘说,合作社的锅炉缺柴火,我多拾了点,等会儿让强子送过去。”

“爹,不用,合作社有煤。”麦青赶紧说。

“煤贵。”麦守业摆摆手,拿起灶台上的粗瓷碗,舀了勺汤喝,“柴火不要钱,烧着还暖和。”他的目光落在麦青脸上,忽然说,“你脸色还是不好,等会儿把那药汤喝了,别犟。”

麦青“嗯”了一声,心里像被什么东西熨了熨。这个一辈子没说过几句软话的男人,现在会记得她脸色好不好,会蹲在坡上拾柴火给合作社送去,就像他当年偷偷把户口本塞给她时,只说“快去报名,别让你爷看见”。

“姐,我把三轮车擦好了!”麦强从院外跑进来,手里还攥着块抹布,胳膊上沾着点机油。他的蓝工装袖口卷着,露出结实的小臂——这阵子跑运输,他胳膊上的肌肉都练出来了,不像以前那样松垮垮的。

“擦那么亮干啥?”麦青笑着问。

“下午去县城拉冬桃套袋,总不能让人家看咱合作社的车脏乎乎的。”麦强把抹布往车把上一挂,凑到灶台前闻了闻,“娘,汤好了没?我早上就喝了碗玉米糊糊,现在饿得能吃下一头牛。”

“就你嘴馋。”李秀莲笑着给她盛了碗汤,“快喝,喝完跟你姐去果园,你二婶刚才还来问,说套袋的绳不够了。”

麦强“哎”了一声,端着碗蹲在门槛上,呼噜呼噜地喝,汤溅在下巴上也顾不上擦。麦青看着他的样子,忽然想起他小时候,被祖父惯得连鞋带都不会系,吃饭还要母亲喂,现在却能扛着五十斤重的套袋,在果园里爬高上低,心里忽然有点酸。

“慢点喝,没人跟你抢。”麦青递给他张粗布巾。

麦强接过,擦了擦嘴,忽然说:“姐,前儿个我去县城,看见陈阳哥了。”

所有人都停住了动作。

麦强赶紧补充:“他开着辆小轿车,在农资店门口停了会儿,问我合作社的麦子长得咋样,还说……还说要是缺资金,他能帮忙想想办法。”

“不用。”麦青的声音很轻,却很稳,“合作社现在不缺钱,上次分的红还剩不少,够开春买种子了。”

建国蹲在旁边,默默给灶膛添了把柴,火苗“呼”地窜起来,映得他的脸亮堂堂的。他没说话,却往麦青手里塞了个刚剥好的煮鸡蛋,是那种土鸡蛋,蛋黄黄得像向日葵。

麦老栓“啪”地合上账本,站起身:“吃饭。”

饭桌上,没人再提陈阳。麦老栓把碗里的排骨夹给麦青,说“你吃”;麦守业给李秀莲盛了碗药汤,说“趁热喝”;麦强把最后一个白面馒头掰了半块,往建国碗里塞:“建国哥,你也多吃点。”

药罐里的艾草还在“咕嘟”响,香味混着饭菜香,把整个屋子都填得满满的。麦青看着眼前的人,忽然想起十年前那个冬夜——她刚从县一中放学回家,祖父把她的课本扔在地上,骂她“浪费钱”,父亲蹲在门口抽烟,母亲抱着她偷偷掉眼泪。那时候的灶房,冷得像冰窖,连柴火都舍不得多烧。

“想啥呢?”建国碰了碰她的胳膊,“汤要凉了。”

麦青回过神,喝了口汤。艾叶的苦味混着排骨的香,在舌尖上慢慢散开,不苦,反倒有点回甘。她抬头看向窗外,天放晴了,阳光透过窗棂,在地上投下格子状的光斑,像谁在地上铺了块花布。

“我在想,”麦青舀了勺汤,往母亲碗里送,“等开春,咱把老井修修吧。李大爷说,只要往下挖三尺,肯定能着水脉——到时候,合作社的麦子就有好水浇了,娘的艾草也能浇得更旺。”

“我去挖!”麦强举手,嘴里还塞着馒头,含糊不清地说,“我力气大,一天能挖半尺!”

“你那点力气算啥。”麦守业笑了,露出两排黄牙,“我年轻时在砖窑厂挖过土,我去领头。”

麦老栓没说话,却往灶膛里添了把柴,火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,像株挺首了腰的麦子。

药香还在飘,混着窗外的麦秸秆烟味儿,缠缠绵绵的。麦青知道,有些伤,就像母亲的腰疼,像老井的干涸,像祖父心里那点说不出的别扭,不是靠一句话就能治好的。但只要灶膛里的火不灭,药罐里的香不停,一家人围着桌子吃饭的热气不散,总有一天,那些伤会像被艾草熏过的关节,慢慢暖起来,活络起来,长出新的筋骨。

她低头喝了口汤,艾叶的苦味早就散了,只剩下满满的暖,从喉咙一首流到心里,像开春的雨水,悄悄润着刚播下的种子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SE9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青麦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SE9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