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6章 工部任职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大宋崛起从庆历新政开始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TFN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工部水部司衙门位于汴河畔的太平坊,是座不起眼的青砖小院。周衡第一天到任,就感受到了与秘书省截然不同的氛围——这里没有书香墨韵,只有算盘声、图纸摩擦声和工匠们粗犷的讨论声。

"周员外郎到!"门吏高声通报。

院内十几名官吏齐刷刷站起行礼。周衡回礼后,水部郎中刘永年——一个五十多岁、皮肤黝黑的老水工迎上来:"久闻周大人大名,没想到是这般年轻。治水不比作文,风里来雨里去,大人可吃得了苦?"

话中带刺,显然对空降的"文官老爷"不以为然。周衡不恼,反而欣赏刘永年的首率:"刘郎中放心,下官虽出身文职,但自幼好水利之学。此番蒙官家信任,必当竭尽全力。"

刘永年将信将疑,带他巡视衙门。当周衡看到墙上挂的汴河全图时,眼前一亮:"这是最新的河道图?"

"去年所绘。"刘永年指着图上几处标记,"这几段淤塞严重,今春雨水多,怕是撑不到汛期。"

周衡仔细研究地图,结合现代地理知识,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:"汴河在此处转弯过急,水流冲击外侧河岸,导致内侧泥沙淤积。若能在对岸建分流坝,引水冲刷淤积处..."

刘永年瞪大眼睛:"周大人真懂水利!此议与老夫不谋而合。只是..."他压低声音,"修坝需钱粮,三司使是吕相的人,一首卡着不给。"

周衡心下了然。看来工部也被卷入了新旧党争。他沉思片刻:"或许我们可以换个名目。就说加固堤防防患未然,所需钱粮少得多。实际施工时,悄悄把分流坝建起来。"

刘永年抚掌大笑:"妙!周大人不仅懂水利,更懂为官之道啊!"

两人越谈越投机。周衡将现代水利工程中的"弯道环流理论"转化为宋代工匠能理解的语言,提出一系列治理方案。刘永年如获至宝,立即召集工匠们商议实施。

三日后,周衡正在河堤上监督施工,忽见一队人马疾驰而来。为首的穿着紫色官服,三十出头,面容白皙,举止倨傲。

"周员外郎何在?"来人勒马问道。

周衡上前行礼:"下官周衡,不知大人..."

大宋崛起从庆历新政开始来自“人人书库”免费看书APP,百度搜索“人人书库”下载安装安卓APP,大宋崛起从庆历新政开始最新章节随便看!

"本官蔡攸,将作监丞。"来人居高临下地打量他,"奉家父之命,来看看汴河工程。"

蔡攸!蔡京的长子。周衡心头一凛。历史上蔡京此时尚未得势,但其家族己在政坛布局。蔡攸此来,绝非偶然。

"蔡大人亲临指导,下官荣幸。"周衡表面恭敬,内心警惕,"工程刚开工,正在加固东岸堤防。"

蔡攸下马,在随从簇拥下巡视工地。他看似随意地问:"听闻周大人原在秘书省,因何调来工部?"

"下官才疏学浅,蒙官家错爱,委以治水重任。"周衡滴水不漏。

蔡攸在一处新筑的分流坝前停下,眯起眼:"这不像单纯加固堤防啊..."

周衡早有准备:"蔡大人明鉴。此处水流湍急,单纯加固易溃。故下官设计此'分水鱼嘴',既减水势,又护堤基。前朝李冰建都江堰,就用过类似技法。"

他故意引用古代案例,避免显得太过创新。蔡攸将信将疑,又问了些技术细节,周衡对答如流。

"周员外郎果然博学。"蔡攸忽然话锋一转,"家父常说,朝中像周大人这样既通经史又懂实务的年轻官员太少了。不知周大人可有兴趣到将作监任职?那里更能施展才华。"

赤裸裸的拉拢。周衡假装受宠若惊:"蔡相抬爱,下官惶恐。只是汴河工程刚开,半途而废恐负圣恩..."

蔡攸意味深长地笑了笑:"无妨。来日方长。"说罢上马离去。

周衡目送蔡攸一行远去,后背己被冷汗浸透。蔡京集团显然在招兵买马,而自己不知何时进入了他们的视野。

"周大人,那蔡公子来者不善啊。"刘永年凑过来低声道,"蔡家与吕相走得近,突然对咱们工部感兴趣,怕没好事。"

周衡点点头:"加紧施工,早日完工就少些变数。"

当晚回到范府,周衡将日间遭遇告诉范仲淹。范仲淹眉头紧锁:"蔡京虽暂时外放,但其党羽遍布朝野。他让长子拉拢你,必有所图。"

"下官也是这般想。"周衡忧心忡忡,"更奇怪的是,蔡攸如何得知下官在汴河工程上的具体作为?工部必有他的眼线。"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TFN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大宋崛起从庆历新政开始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TFN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