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8章 交锋辽使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大宋崛起从庆历新政开始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TFN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在“人人书库”APP上可阅读《大宋崛起从庆历新政开始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,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。renrenshuku.com人人书库的全拼.com即可访问APP官网

礼部主客司的厅堂内,周衡仔细翻阅着辽国使团的档案。调任礼部半月有余,他己基本熟悉了外交礼仪与流程。窗外春雨绵绵,打湿了院中的海棠花,也让他想起了现代北京春季的沙尘天气——千年之后,那片土地将由契丹人建立的辽国,变为女真人的金国,再后来...

"周大人。"一个书吏匆匆进来,打断了他的思绪,"辽使己至陈桥驿,明日入京。这是使团名单。"

周衡接过名单,目光立刻被一个名字吸引——萧禧,辽国枢密副使。历史上,这位萧禧正是庆历年间多次使宋的外交高手,以狡黠多变著称。

"备轿,我要去枢密院查阅历年辽使记录。"周衡吩咐道。

半日后,周衡从枢密院带回厚厚一摞档案。他彻夜研读,将萧禧历次使宋的策略、争议焦点、谈判风格整理成册。现代史学训练使他能快速提炼规律:萧禧惯用"先声夺人"之计,首次会面必提领土要求;谈判中善于利用宋廷惧战心理;最后往往以边境小冲突相威胁达成目的...

次日清晨,周衡身着崭新的绯色公服,腰悬银鱼袋,随礼部尚书晏殊等官员在宣德门外迎接辽使。春雨初歇,阳光穿过云层,照在湿漉漉的御街上,反射出细碎的光芒。

"辽使到!"

随着鸿胪寺官员的唱喝,一队人马缓缓而来。辽国使团约三十余人,皆着契丹服饰——左衽圆领袍,腰系蹀躞带,头戴毡冠。为首的萧禧西十出头,面白微须,眼神锐利如鹰。

双方依礼相见。萧禧汉语流利,谈吐文雅,但周衡注意到他眼底闪过的算计。果然,寒暄未几,萧禧突然话锋一转:

"本使此次奉我主之命,特来重申关南十县之地。当年周世宗无故夺取,理当归还我大辽。"

现场气氛骤紧。关南十县是宋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,每次辽使来必提,但此次一见面就抛出,明显是想打宋廷一个措手不及。

晏殊正要回应,周衡轻咳一声,上前半步:"萧枢密此言差矣。关南之地,早有澶渊之盟约定维持现状。贵国主上年年接受我国岁币,今日旧事重提,莫非欲背盟弃约?"

萧禧眯起眼打量周衡:"这位是..."

"下官礼部主客司郎中周衡,负责接待萧枢密一行。"

"周郎中年轻有为啊。"萧禧冷笑,"不过澶渊之盟也规定,两国各守疆界。近年贵军屡屡越界筑城,又当如何解释?"

周衡不慌不忙:"萧枢密所言越界筑城,可是指雄州外新修的那座箭楼?据下官所知,那是在我朝境内三十里处,何来越界之说?"他从袖中取出一卷地图,"这是当年盟约附图副本,请萧枢密过目。"

萧禧显然没料到周衡准备如此充分,一时语塞。周衡乘胜追击:"反倒是去岁冬季,辽军骑兵屡次越过白沟,劫掠我边民牲畜。我朝为顾全大局,未予深究。若萧枢密欲论边界,不妨先从此事谈起?"

晏殊惊讶地看了周衡一眼,显然没想到他如此强硬。萧禧脸色阴晴不定,最终哈哈一笑:"周郎中果然能干!此事容后再议。本使远道而来,可否先入驿馆休息?"

第一回合,周衡小胜。

当夜,晏殊在府中设宴为辽使接风。酒过三巡,萧禧突然提议:"久闻中原文化博大精深,不如行个酒令助兴?"

周衡心知这是契丹人的挑战——辽国贵族近年汉化日深,常以精通汉文化自傲。晏殊作为文坛领袖,自然不惧:"萧枢密请出题。"

萧禧眼中闪过一丝狡黠:"你我各说一典故,需与对方国号相关。说不出者罚酒一杯。本使先来——'宋人献玉',典出《韩非子》。"

这是明摆着要压大宋一头。晏殊略一思索:"'辽鹤归来',典出《搜神后记》。"

萧禧又道:"'宋襄之仁'。"

晏殊对:"'辽廓无边'。"

几轮下来,萧禧突然抛出个冷僻典故:"'宋聋郑昭',典出《左传》。"

晏殊一时语塞。这典故极为生僻,指宋国人耳聋,郑国人眼明,比喻情况各异。正当他思索时,周衡轻声道:"'辽豕白头',典出《后汉书》。"

满座哗然。"辽豕白头"指辽东猪生白头的罕见现象,比喻少见多怪,不仅对仗工整,还暗讽萧禧卖弄学问。

萧禧脸色微变,强笑道:"周郎中博学!本使再出一题——你我各写一字,需包含对方国号在内。周郎中先请。"

周衡不假思索,在纸上写下一个"窎"字:"辽在穴下,意为深远。"

萧禧思索良久,写了个"宒"字:"宋在宀下,意为安稳。"

周衡微微一笑,提笔又写了个"窼"字:"辽在穴下,意为鸟巢。"

萧禧额头见汗,显然穷于应对。晏殊适时打圆场:"二位才思敏捷,令老夫大开眼界。不如共饮一杯?"

宴席散后,晏殊特意留下周衡:"周郎中今日大展才华,挫辽使锐气,功不可没。不过..."他压低声音,"萧禧此来必有深意,近日或有异动,需多加留意。"

周衡深以为然。历史上,辽国常在宋夏交战期间趁火打劫。如今西夏边境不稳,辽国很可能借机施压。

果然,三日后,周衡正在礼部整理文书,一个书吏慌张跑来:"大人!辽使在都亭驿闹起来了,说随行宝物失窃,要我朝给个说法!"

周衡立即赶往都亭驿。驿馆内,萧禧正大发雷霆:"我大辽国宝'海东青玉雕'昨夜失窃!定是你宋人觊觎己久,设计偷取!"

接待官员手足无措,见周衡到来如见救星。周衡冷静地问:"萧枢密,不知宝物何时发现失窃?可有人证?"

"今晨发现。本使亲随可作证!"萧禧怒道,"此乃我主珍爱之物,若有闪失,恐伤两国和气!"

周衡心知这是典型的"碰瓷"伎俩,意在制造事端。他不动声色:"既如此,下官立即上报开封府,全城搜查。不过..."他话锋一转,"为求公正,可否先请萧枢密描述宝物特征?以便画影图形,方便查找。"

萧禧愣了一下,显然没准备这么细:"呃...乃青玉雕就的海东青,高一尺有余,立于松枝上..."

周衡快速记录,又问:"可有何特殊标记?玉质如何?松枝形态?"

在周衡一连串专业追问下,萧禧的描述越来越模糊,最后竟自相矛盾起来。周衡心中暗笑,突然提议:"为免遗漏,不如萧枢密亲自绘制宝图?"

萧禧骑虎难下,只得硬着头皮画起来。周衡接过一看,故作惊讶:"咦?这海东青姿态,与贵国去年进献给我朝官家的那尊颇为相似啊。"

萧禧脸色大变:"这...巧合而己。"

周衡从袖中取出一卷画册:"巧了,下官正好带了那尊玉雕的图样。请萧枢密过目。"

画册上正是辽国去年所献玉雕的详细记录,连最细微的纹路都绘制精确。萧禧的"草图"与之相比,粗糙得可笑。

"看来萧枢密记错了。"周衡微笑道,"不如这样,下官命人按图样仿制一尊,权当弥补如何?"

萧禧尴尬至极,只得顺台阶下:"不必了...或许是本使记错,宝物并未带来..."

一场外交风波,就此化解。

事后,仁宗在垂拱殿单独召见周衡,龙颜大悦:"周卿连番挫辽使锐气,保我大宋体面,功不可没!朕心甚慰。"

周衡谦虚道:"此乃臣分内之事。不过辽使此来,恐不止于礼仪性访问。臣疑其意在试探我朝虚实,为日后谈判做准备。"

仁宗点头:"朕亦有此虑。卿可多与辽使周旋,探其真实意图。"

"臣遵旨。"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TFN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大宋崛起从庆历新政开始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TFN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