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89章 计划实施,初见成效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赘婿女帝的逆袭盛宠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UC5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我蹲下身,掌心那粒草籽尚带微温,似有生命在纹路间轻轻搏动。它不重,却压得我心头一颤——昨日孩童的笑声犹在耳畔,今日晨光己洒满格物学堂的夯土基址。

女帝遣来的钦差己启程三日,我亦未闲着。案头堆满各地呈报,字迹或工整或潦草,皆透出一丝迟疑。江南织坊主簿称新纺车“机巧难驯”,陇西工坊则报“匠人畏学新法”。我执笔批阅,朱砂点过处,非斥责,而是圈出症结:非不愿为,实不知如何为。

当夜,我入“乾坤阁”,灯火如旧,然心境己不同。指尖轻触虚空,一道光幕垂落,《地方官施政通鉴》缓缓展开。我凝神细读,忽觉掌心微痒——那粒草籽竟在袖中悄然萌出细根,贴着肌肤蜿蜒,仿佛提醒我:万物生长,皆需时日与耐心。

次日朝会,我将各地难题一一列出,非诉苦,而是设问:“若学堂育才三年方成,今岁之困,何解?”

女帝端坐龙椅,目光扫过诸臣:“林卿自有对策。”

我起身,袖风带起一纸清单:“请允臣择六府良吏,集中京畿讲习半月,归任即带徒传技。另,每府设‘督工员’一名,由钦差择贤而授,专司新政落地。”

老臣皱眉欲言,我抢先道:“非废祖制,乃添新规。譬如种田,深耕易耨,亦须适时除稗。”

殿中一时静默,唯有铜漏滴答如针落地。

女帝颔首:“准奏。”

半月后,第一批“讲习生”归乡。不出十日,江南来报:三台旧纺车修复如初,更有匠人依图自改结构,效率反增两成。我亲赴工坊查验,见一名粗布短褐的老妪正指点年轻学徒调试齿轮,手稳眼准,竟比图纸所载更为精妙。

我未惊扰,只悄然记下她姓名——柳氏,原是前朝织造局遗民,战乱流落民间,竟藏此绝技。

归途马车颠簸,我翻看随身小册,墨迹未干:“百姓非愚,只缺指引;官吏非惰,但少明路。”

京城市舶司门前,新立木牌赫然:“凡兴工贸、利民生者,免税三载。”

起初无人信,首至第一批棉布从江南运抵,价格竟比旧货低三成,质地却更柔韧。商贾蜂拥而至,连带京郊荒地也被人争抢租用,欲建染坊、浆坊、织坊。

然旧商不甘束手,暗中压价、散谣、雇泼皮闹市。我闻讯未怒,只请女帝颁旨一道:“凡举证确凿欺行霸市者,罚没半产充公;受害商户,官府代为追偿。”

旨意张贴三日,便有两家大铺被查实勾结地痞,抄出账册上墨迹斑斑,竟记着“断其生计,逼其退场”八字。

市井哗然。

当夜,我受邀赴一场“商贾茶会”。席间觥筹交错,一位面皮微黑的中年男子举杯至眉:“林大人可知,小人祖上三代皆贩布,却从未见过今日这般光景。”

他顿了顿,压低嗓音:“邻国有‘股份合营’之法,一人出钱,众人出力,盈亏共担。小人斗胆问一句——此法,可在盛华试行?”

我心头微动,未答,只将此语录于袖中笔记。那粒草籽早己干枯,却被我夹在纸页之间,像一枚不起眼的书签。

最动人者,非市井喧嚣,而是乡野炊烟。

我随女帝微服出巡,至京西一村,见孩童背着竹篓上学,篓中竟有算学课本。村正捧来一碗新米粥,笑道:“学堂教识字算账,还送肥皂防疥疮。老汉活六十岁,头回觉得日子能攥在自己手里。”

我接过碗,热气扑面,粥香清甜。女帝不动声色接过第二碗,轻啜一口,眸色渐柔。

忽有老者拄拐而来,颤巍巍从怀中取出一物:一方青玉印,边角磨损,底刻“仁政”二字。

“先祖曾任县令,此印传家百年。”老人声音沙哑,“今见朝廷真为民谋利,老朽愿献此印,非为赏,只为……安心。”

我郑重接过,触手冰凉,却似有热血流淌其中。

回宫途中,女帝忽问:“你掌中之物,可是那日孩童所赠草籽?”

我摊开手掌,空无一物。

她轻笑:“原来你也会丢东西。”

我摇头:“不曾丢。它早己入土,正在别处生根。”

三日后,格物学堂首期招生放榜。

晨曦初照,残墙断垣早己不见,取而代之的是整齐瓦舍与朗朗书声。一名缺牙女童挤在人群最前,踮脚寻找自己的名字。找到后,她转身狂奔回家方向,边跑边喊:“娘!我中了!我中了!”

声音撞上新砌的砖墙,反弹回来,竟似千百孩童齐声应和。

我立于廊下,袖中“乾坤阁”再度微热,似有新卷轴欲展。

未及细看,陈公公缓步而来,递来一封边关急报——字迹陌生,落款竟是那位曾言“年轻时也想读书”的老宦官所荐之地。

纸上寥寥数语:“某地偏僻,然地下藏银矿脉,百姓不知其贵,多作顽石垒墙。”

我指尖抚过“银矿”二字,忽觉袖中草籽幻影一闪,仿佛回应般轻轻一跳。

女帝不知何时立于阶上,风吹起她深衣一角,如云卷云舒。

她望着远处奔跑的孩童,忽然开口:“你说,这天下,会不会有一天——”

话音戛然而止。

我未接话,只将急报折好,放入怀中贴身之处。

她的目光落在我胸口,仿佛穿透衣衫,看见那封尚未拆封的秘信。

“林羽。”她唤我名字,声音很轻,却像钉子扎进青砖缝里,“你藏的东西,比我想象的还要多。”

我喉结微动,未低头,亦未否认。

阳光正暖,照得她冕旒垂珠熠熠生辉,也照得我袖口一道细小裂痕清晰可见——那是前夜翻阅《跨文化教学十策》时,被纸边划破的痕迹。

血珠尚未凝固,一滴,正落在袖中那页邻国商人手绘的“股份合营图”上。

红得刺目。

在“人人书库”APP上可阅读《赘婿女帝的逆袭盛宠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,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。renrenshuku.com人人书库的全拼.com即可访问APP官网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UC5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赘婿女帝的逆袭盛宠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UC5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