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雪的碎雪裹着寒风,望塬己经坐在合作社的火塘边,深蓝色中山装的袖口沾着些炭灰,是添火时蹭的。他手里攥着本泛黄的农谚集,纸页边缘卷得像波浪,正用枣木拐杖指着 “春打六九头,耕牛满地走” 的字句,声音在噼啪的火星里忽高忽低:“老辈人传的黄历不能丢,” 他往火塘里添了块松柴,火苗 “腾” 地窜起半尺高,“这是明年的耕种时辰表,哪天成种,哪天移栽,差一天收成就差一成,去年虎子不信这个,早播了三天,苗全冻坏了。”
周静文端着铜盆从灶房走来,蓝布衫外面套着件藏青棉袄,盆里的炒花生还冒着热气,是刚出锅的。她往火塘边的青石上摆着粗瓷碗,银镯子在盆沿上磕出 “叮当” 的响:“我煮了些姜茶,” 她用布巾擦着望塬沾灰的手,“小雪吃花生,来年地生金,去年开规划会冻得人首跺脚,今年我多烧了两盆炭火。”
望川举着相机在人群里穿梭,黑色冲锋衣的拉链敞着,镜头对准火塘边的热闹景象:望塬的拐杖在农谚集上点点划划,虎子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亮着品种图谱,望梅正往黑板上贴来年的种植规划图。“合作社的冬闲会总像场新旧对话,” 他对着镜头低语,手指在屏幕上放大画面,“爹的农谚集里夹着 1982 年的老种子袋,虎子的 U 盘里存着 2024 年的土壤检测报告 —— 两者在火塘的热气里慢慢融成一团。”
念禾穿着红色的小棉袍蹲在火塘边,手里举着个玉米芯做的小本子,上面用彩笔写着 “我的种地计划”。他的棉鞋在炭灰里踩出小小的脚印,小脸蛋凑到望塬跟前:“爷爷爷爷,明年能种彩色玉米吗?虎子叔说城里超市要这个。” 望塬往他嘴里塞了颗花生:“得先看咱的地肯不肯长,就像给你挑鞋子,再好看不合脚也不行,当年我试种过紫玉米,土性不对,结的穗子比手指头还细。”
赵强抱着捆新麦种走进来,军绿色棉袄的肩头落着层雪,麻袋上的 “豫麦 49” 字样被雪水浸得发深。“望塬哥,这是县农科所新培育的品种,” 他往桌上倒着麦粒,金黄的籽粒在灯光下像碎金,“虎子说比咱原来的品种抗倒伏,亩产能多两百斤,就是得施专用肥,我带了些样品来试种。” 他突然压低声音,“望梅姐正和超市谈订单,说彩色玉米能多卖三成价,就等您老点头。”
虎子蹲在会议桌旁调试投影仪,橘红色冲锋衣的帽子上还沾着雪粒,白色的幕布上正显示着 “2025 年种植规划” 的 PPT,图表里的玉米、大豆、杂粮分布像块拼色地毯。“望塬爷,这是我测的土壤适配性报告,” 他往望梅手里递着打印纸,上面的色谱分析图像片彩虹,“咱的地种甜糯玉米最适合,糖度能到 12%,比普通玉米高 5 个点。” 他点开个视频,“您看这机械化收割演示,损失率不到 3%,比人工省一半成本。”
望梅站在黑板前用粉笔圈画,湖蓝色羽绒服的袖口沾着些白灰,她的手指在 “有机玉米”“订单杂粮” 的字样上反复点戳,眉头随着讨论轻轻起伏。“张婶说去年的绿豆卖得好,” 她突然转身面对众人,粉笔头在指间转了个圈,“但虎子的检测显示咱的地更适合玉米,我想拿出六十亩试种甜糯品种,剩下的种传统玉米,两头都不耽误。”
王婶坐在火塘边纳鞋底,深蓝色头巾的绒球随着针线起落,鞋底的纳线密密麻麻,是给念禾做的新棉鞋。“我男人在世时总说,” 她往针眼里穿线,线头在舌尖抿了抿,“种地不能一条道走到黑,得跟着世道变,当年他试种杂交玉米,村里人笑他疯,在“人人书库”APP上可阅读《黄土地上的年轮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,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。renrenshuku.com人人书库的全拼.com即可访问APP官网结果多收了五麻袋。” 周静文往她手里塞了把花生:“您老说得在理,咱也得学着混搭着种。”
日头爬到正午时,望塬把农谚集合上,枣木拐杖往地上一戳:“甜糯玉米可以试,但得按老规矩‘轮作’,”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,火塘的光在皱纹里跳,“种一年甜糯,次年必须种大豆,不然地会‘馋’坏,当年我爹轮作了一辈子,八十岁时还能扛动半袋粮。” 虎子突然红了脸,往笔记本上飞快地写:“轮作能减少连作障碍,我算过,这样病虫害发生率能降 20%。”
周静文往火塘里添了块枣木,烟气带着股甜香:“我腌了些芥菜,” 她给每人碗里盛着姜茶,“开会开久了,吃点咸的提提神。” 望梅往望塬碗里放了块冰糖:“您老的轮作主意好,我这就改规划,再划出二十亩种大豆,正好给甜糯玉米当‘前哨’。”
念禾的小本子上己经画满了玉米,红的、黄的、紫的挤成一团,他举着本子跑到虎子跟前:“虎子叔,彩色玉米真的能长在咱的地里吗?” 虎子往他本子上贴了张品种标签:“等开春,叔教你种,咱们让玉米杆上长彩虹。”
傍晚的雪下得密了,合作社的灯光在雪雾里像团昏黄的球。望塬站在规划图前,手指在 “轮作区” 三个字上轻轻敲打:“这地跟了咱三代人,” 他的声音里带着些沙哑,“你对它知冷知热,它才肯给你长好庄稼。” 望梅往他手里塞了副手套:“您老先回吧,剩下的我来盯,明早让虎子把轮作方案细化。”
虎子把投影仪装进箱子,橘红色的身影在雪地里像块燃烧的炭。他往望塬手里递着份数据对比表:“甜糯玉米的市场溢价是普通玉米的 1.8 倍,扣除专用肥成本,每亩能多赚三百块,” 他指着表尾的小字,“按您说的轮作,三年后地力还能提升 10%。” 望塬的手在表上拍了拍:“不是我倔,是土地不骗人,你算得再精,不如它长出来的实在。”
望川整理相机时,发现最后一张照片是火塘边的全家福:望塬的农谚集和虎子的电脑并排摆在桌上,望梅的规划图在墙上飘,念禾举着彩色玉米图站在中间,周静文和王婶的花生壳堆成了小山。雪光从窗缝钻进来,给每个人的肩头镀了层银,像给这年的冬闲会盖了个发亮的章。
小雪的深夜,雪粒在窗纸上 “沙沙” 地跳,望塬坐在炕头翻着农谚集,周静文在灯下缝补他的中山装。“我把春播的日子用红笔标出来了,” 他往炕桌对面推了推本子,“清明前三天得育玉米苗,不能早也不能晚。” 周静文往他手里塞了个暖水袋:“虎子说有恒温育苗箱,不用看黄历也成。” 望塬的手指在红圈上重重一点:“箱子能控温,控不了土地的性子,该等的时辰,一刻也不能少。”
念禾在梦里咯咯地笑,怀里的彩色玉米图被压得变了形。望川给他掖好被角,发现图背面用铅笔写着 “我要让爷爷的地长出好多好多玉米”,笔画歪歪扭扭,却像根刚破土的苗,带着股不肯弯的劲。
夜色渐深,雪把田野盖成了白茫茫的一片,只有合作社的灯还亮着,望梅和虎子的身影在规划图前晃动,像在给土地绣一件新衣裳。望塬站在窗前望着雪,心里像揣着块发暖的炭 —— 他知道,只要把老规矩的根扎深,再给新法子的枝留够空间,来年的地准能长出比今年更稠的绿。这小雪的冷带来的不只是休眠,还有庄稼人盘算来年的热乎劲,让老经验的炭火在冬夜里旺着,让新技术的星光在雪地上亮着,共同等着那声 “春打六九头” 的召唤,把黄土地的年轮又画厚一圈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UQS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