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110章 春分促拔节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黄土地上的年轮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UQS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每时每刻都很好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

春分的暖阳把田野晒得暖洋洋的,望塬己经站在玉米拔节的田垄上,深蓝色中山装的袖口卷得高高的,露出的小臂肌肉线条分明,上面还留着些被玉米叶划到的浅痕。他手里攥着把枣木的捣肥杵,杵头沾着些腐熟的羊粪,正往玉米根部的追肥沟里捣着肥料,动作匀得像在给土地喂料。“老辈人说,春分追肥,节拔穗肥,” 他把肥料捣得与泥土充分混合,褐色的粪土在阳光下泛着油光,“这时候的玉米得‘吃足劲’,拔节期的肥力跟不上,穗子就长不大,去年那批追肥晚了五天,节间短了三寸,最后穗子小得像个拳头。”

周静文提着藤篮从田埂走来,蓝布衫的领口系着块浅色的帕子,竹篮里的绿豆汤用粗瓷碗装着,碗沿还沾着些绿豆,旁边摆着几样油饼,是她炸了给大家当点心的。她往田头的老榆树下摆着碗筷,银镯子在碗沿上磕出 “叮当” 的响:“我煮了些酸梅汤,” 她用帕子擦着望塬额头的汗,春分的日头己经有些灼人,“春分吃油饼,力气鼓得紧,去年你追肥累得胳膊抬不起来,今年我给你带了瓶红花油。”

望川举着相机在田垄间移动,黑色冲锋衣的拉链敞开着,镜头里的望塬正用手指量着玉米的节间,拇指和食指张开的距离正好是西寸,每节的长度都相差无几。“爹追肥总讲‘三匀’,” 他对着镜头低语,手指在屏幕上放大画面,“肥料撒得匀,覆土盖得匀,浇水渗得匀,比虎子的追肥机还细致 —— 那边的田垄上,追肥机正 “嗡嗡” 地工作,肥料均匀地撒在沟里,像条褐色的带子。”

念禾穿着红色的小褂子蹲在玉米根部,手里举着个小陶勺,正往追肥沟里撒着炒香的芝麻,芝麻粒在泥土上像撒了把碎金。他的布鞋上沾着些肥料渣,是刚才跟着望塬追肥时蹭的,小脸蛋凑近玉米杆喊:“玉米玉米快快长,长得比我还高!” 望塬往他勺里放了些腐熟的豆饼末:“轻点撒,别撒到叶上烧着苗,当年我像你这么大,你奶奶总把芝麻装在我兜里,说撒在地里能沾沾喜气。”

赵强驾驶着辆追肥机在田垄间行驶,军绿色工装的袖口卷到肘部,机器的撒肥口不断吐出颗粒状的复合肥,“沙沙” 的声响里带着股肥料的腥气。“望塬哥,这追肥量调得正好,” 他从驾驶座探出头喊,军靴在踏板上磕出闷响,“氮磷钾比例 4:1:2,完全符合拔节期需求,这八十亩地俩小时就能追完,就是边角的地方还得您老补追。” 他突然压低声音,“有些玉米拔节有点慢,望梅姐正让虎子测株高,说怕是缺肥,得单独补施些高氮肥。”

虎子蹲在株高检测台前,橘红色反光背心在阳光下像块燃烧的炭,手里的激光测高仪正对着棵拔节慢的玉米,屏幕上的 “1.2 米” 字样闪着黄光。“望塬爷,这拔节慢的得单独补肥,” 他往望梅手里递着检测报告,纸页上的玉米株高对比图像片起伏的绿浪,“我测了叶片的氮含量,有点偏低,得每亩补施五斤尿素,三天就能赶上来。” 他从箱里掏出个茎秆强度仪,“您看这拔节处的强度,有点弱,得喷些壮秆剂。”

望梅站在田头的拔节管理图前,湖蓝色夹克衫的口袋里别着个笔记本,上面记着各块地的追肥情况。她的手指在 “己追肥区”“待补肥区” 的字样上划过,眉头渐渐舒展 —— 今年的拔节期管理很到位,玉米长势喜人,照这势头,丰收是板上钉钉的事。“张婶带几个人去给拔节慢的玉米单独补肥,” 她突然扬声喊,声音里带着股清亮,“小李跟虎子去调试喷药机,给玉米喷些壮秆剂!”

王婶坐在老榆树下编肥筐,深蓝色头巾的绒球沾着些草屑,手里的柳条在她膝间翻飞,编出的筐子又深又结实,是给补肥用的。“这筐得用春分前的柳条编,” 她往筐帮上缠着些麻绳,“结实还耐用,当年我男人追肥,总用我编的筐,说比塑料筐透气,肥料不容易受潮。” 周静文往她手里塞了块油饼:“您老歇会儿,编了一上午了,手都被柳条割出血了,快擦擦药膏。”

日头爬到头顶时,望塬把捣肥杵靠在榆树干上,深蓝色中山装的前襟沾着些肥料渣,像落了些褐色的星。他蹲在树荫下喝绿豆汤,粗瓷碗里的绿豆煮得软烂,酸梅汤的酸甜在嘴里弥漫。“这追肥机是比人工快,” 他望着赵强驾驶的机器,汤碗在手里转了个圈,“可这玉米的‘胃口’它不懂,有的玉米长得壮,得少追点,有的弱,得多追点,机器哪能分那么细,当年你爷爷光看叶片的颜色,就知道该追多少肥,比仪器还准。”

周静文往他碗里添了些酸梅汤:“快吃点油饼,下午还得去给拔节慢的玉米补肥,” 她往望塬手里塞了块油饼,“望梅说那边的玉米得抓紧补,不然就赶不上趟了,您老去了能拿主意。” 望塬的牙齿在油饼上 “咯吱” 响:“我不是不信机器测的氮含量,可这地我摸了一辈子,哪块肥性好,哪块差,闭着眼睛都知道,当年你爹光用脚踩踩土,就知道肥料够不够,比化验单准。”

望川的相机镜头扫过忙碌的田野,望塬的捣肥杵在追肥沟里起落,肥料与泥土充分融合;赵强的追肥机在另一边作业,机器的轰鸣声和望塬的动作声交织在一起;望梅的湖蓝色身影在补肥区晃动,指挥着大家补施肥料,像朵盛开的花。这些画面在镜头里流淌,像首关于春分的诗,充满了生长的力量。

下午的日头稍微偏西,望塬拎着筐肥料走进了拔节慢的玉米地,每走两步就停下来,往玉米根部的沟里撒着尿素,动作准得像在点豆。“这叫‘偏心肥’,” 他往望梅手里比划着撒肥的量,“弱苗多给点,壮苗少给点,当年我爹总说,种地跟养娃一样,得因材施教,不能一刀切。”

虎子的叶片氮含量检测仪显示补过肥的玉米氮含量回升了,他往望塬手里递着数据:“这补肥量正好,” 他指着屏幕上的曲线图,“比原来的氮含量高了 2 个百分点,再过三天就能和壮苗一样高。” 望塬往玉米拔节处喷了些壮秆剂,白色的药液在茎秆上形成层保护膜:“这是‘强身药’,老辈人传的法子,比你那化学药剂管用,还不污染土地。”

念禾的小陶勺己经撒了不少芝麻,他抱着勺往补肥区跑,红色的身影在田野里像团跳动的火焰。“爷爷爷爷,我撒的芝麻能让玉米长得更快吗?” 他的勺太小,芝麻撒了一路,却笑得格外开心。望塬往他兜里塞了颗糖:“咱念禾撒的芝麻,带着香味,玉米吃了准长得快,比虎子的肥料还灵。”

傍晚的霞光给田野镀上了层金红,望塬站在田埂上,看着拔节的玉米在晚风里轻轻摇晃,像片绿色的海洋。他往望梅手里递着捣肥杵:“这肥算追到位了,” 他的声音里带着股踏实,“明早再检查遍株高,就等着抽雄了。” 望梅往他手里递着瓶水:“您老歇着吧,剩下的我们来弄,今天您都补追了一百多棵玉米了。”

虎子把检测设备装进箱子,橘红色的身影在暮色里像块燃烧的炭。他往望塬手里塞了份拔节生长报告:“按这生长速度,再有十天就能抽雄,” 他指着上面的图表,“您老补追的玉米,长势比预计的好,看来这‘偏心肥’的法子很管用。” 望塬的手在报告上拍了拍:“不是法子好,是你测的准,望梅安排得细,种地跟做事一样,得尽心尽力,才能有好结果。”

望川整理相机时,发现最后一张照片是望塬和虎子站在玉米地边的背影,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,望塬手里的捣肥杵和虎子的检测仪放在一起,像对配合默契的伙伴。他突然明白,玉米拔节期的管理,既需要传统的经验来把控细节,也需要现代的科技来监测指导,两者相辅相成,才能让玉米茁壮成长。

春分的夜晚,田野里的玉米在晚风里 “沙沙” 作响,像在唱着生长的歌谣。望塬坐在炕头翻着农谚集,周静文在灯下缝补他的中山装。“我把拔节期的管护要点都记下来了,” 他往炕桌对面推了推本子,“等秋收后,让合作社的年轻人都学学,不能把老法子丢了。” 周静文往他手里塞了个暖水袋:“虎子早就说要把您的经验整理成册,说这是咱庄稼人的宝贵财富。”

念禾躺在炕尾睡着了,怀里抱着个画满玉米拔节的本子,上面的玉米一节节长高,旁边站着追肥的爷爷和拿检测仪的虎子,像两个神奇的魔法师。望川给他掖好被角,心里想着,这田野里的故事,在玉米的拔节生长中继续书写着,充满了无限的希望。

夜色渐深,月光洒在拔节的玉米地,玉米叶在月光下像片绿色的波浪。望塬站在窗前望着田野,心里像揣着块沉甸甸的希望 —— 他知道,只要接下来的抽雄、灌浆期管理得当,今年的玉米定会迎来大丰收。这春分的暖阳带来的不只是温暖,还有庄稼人对丰收的期盼,让老经验的根在土地里扎得更深,让新技术的叶在阳光下长得更茂,共同守护着这片土地的生生不息,一年又一年,循环往复,延续着农耕文明的希望与传承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UQS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黄土地上的年轮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UQS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