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42章 大雪里的暖意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黄土地上的年轮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UQS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在“人人书库”APP上可阅读《黄土地上的年轮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,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。renrenshuku.com人人书库的全拼.com即可访问APP官网

大雪节气的清晨,望塬推开院门时,积雪己经没过小腿。深蓝色中山装外的黑色老棉袄又套了件羊皮坎肩,是赵强给他捎的,领口的羊毛被霜气浸得发硬,像块厚实的毡子。他的眉毛上结着层白霜,像两撇银针,耳鬓的胶布被冻得有些发脆,周静文特意在边缘抹了点凡士林,防止扯破皮肤。左手的橡胶手套里垫了层兔毛衬,是王婶用碎毛拼的,握雪铲时掌心暖烘烘的,比小雪时多了三分力道。

望川背着设备箱在齐膝深的雪地里挪动,深棕色皮夹克外的黑色冲锋衣拉链拉到顶,帽子上的雪块像顶沉甸甸的白帽。他的镜片上结着层冰壳,用体温焐了半天才化开,眼底的红血丝比小雪时淡了些,却仍像两缕未散的烟。右手的不锈钢小铲裹着层保温套,是虎子用旧毛衣改的,铲头碰到冻土时发出 “咚咚” 的闷响,比小雪时的撞击声更沉闷。

周静文带着妇女们在堂屋炸油糕,靛蓝色粗布褂子外的黑色棉袄系着条红布围裙,是望梅新买的,上面印着 “福” 字,在油烟里泛着油光。她的毛线帽换成了顶狐皮帽,是望塬年轻时猎的,帽檐的狐狸毛结着层白霜,像团蓬松的雪球。鬓角的碎发沾着油星,在蒸汽里亮晶晶的,手腕上的银镯子被棉袄袖子盖住大半,只有翻动油锅时才露出圈光,碰撞时的响声裹着油香。

赵强驾驶着履带式铲雪车在村道上开路,深蓝色棉工装外的军绿色大衣里加了件羊皮背心,是他父亲的遗物,领口的纽扣用红绳绑着,防止脱落。他的脸膛冻得像块紫萝卜,颧骨上的冻疮贴着块大号创可贴,边缘卷着毛边,像片干枯的树叶。左手的帆布手套里的电热垫换成了锂电池款,是虎子给他升级的,续航时间比之前长了西倍,握操纵杆的手指终于不再发僵。

虎子跪在试验田的雪地上调试加热丝,橘红色反光背心外的灰色羽绒马甲拉链坏了,用根粗麻绳捆着,像道醒目的红箍。他的头发结成了冰绺,像串透明的珠帘,后脑勺的碎发沾着雪粒,融化后在衣领上留下圈深色的水印。头戴式耳机的耳罩裹着层棉布,是望梅给缝的,里面塞着暖宝宝,农业站的指导声透过布料传来,比小雪时清晰了许多。

念禾穿着红色羽绒服在雪地里堆雪人,帽子上的绒毛结着层冰晶,像撒了把碎钻。他的脸颊冻得通红,像两坨熟透的柿子,鼻尖上挂着个小小的冰珠,是呼出的热气凝成的。棉鞋换成了高筒的雪地靴,是望梅从镇上买的,鞋帮上的卡通图案被雪覆盖,只露出双圆眼睛,像个藏在雪里的小精灵。

望梅骑着电动三轮车往敬老院送油糕,湖蓝色夹克衫外的米色羽绒服罩着件防水罩,是虎子用旧篷布改的,下摆的绳子系得很紧,防止雪水渗进去。她的齐肩卷发压在防水帽里,发梢的小卷沾着雪粒,像串冻住的葡萄。左脸颊的酒窝完全藏在围巾里,只露出双笑眼,眼角的细纹里积着雪尘,却比小雪时多了些轻快 —— 敬老院的老人盼着吃她炸的油糕,昨天特意打来电话。

王婶坐在炕头缝棉袄,深蓝色头巾外的粉色毛线帽歪在脑后,露出半截花白的头发,像团蓬松的棉絮。她的手背贴着块加厚冻疮膏,比小雪时的大了圈,边缘用医用胶带缠了两圈,像给手背上了层铠甲。嘴唇上的橘红色润唇膏涂得很厚,说 “大雪涂红,暖和三分”,手里的针线穿过厚厚的棉絮,发出 “噗噗” 的闷响,比小雪时更有力道。

上午的阳光像层薄纱铺在雪地上,望塬挥舞着雪铲清理麦田周边的雪沟,黑色老棉袄的后背被汗水浸湿,印出个深色的 “人” 字。他特意把雪沟挖得比小雪时深半尺,说 “大雪雪深,沟得跟着深,才能把融雪引到麦根”,铲柄上的冰碴被手心的汗融化,顺着木柄往下滴,在雪地上砸出串小小的坑。

望川趴在试验田的保温膜上,用探针测量雪层下的温度,黑色冲锋衣的膝盖处沾着冰泥,像两块深色的石饼。他的手指冻得有些发紫,捏着记录笔的姿势却稳如磐石,在 “雪层厚度 15 厘米,地温 1℃” 后面画了个五角星 —— 这比农业站预测的最佳温度还低 1℃,却刚好符合望塬说的 “冻透才能杀尽虫卵”。

周静文的堂屋飘出油糕的甜香,靛蓝色褂子的围裙上沾着些金黄的油点,是翻炸糕时溅的。她把炸好的油糕摆在秫秸篾上,像排胖乎乎的金元宝,每个油糕上都点着个红点,是用食用色素调的,说 “大雪吃金,来年进银”。王婶端着刚缝好的棉袖套走进来,深蓝色头巾上的雪粒在油香里化成水珠,顺着帽檐往下滴,像串断了线的珍珠。

赵强的履带式铲雪车在村道上碾出两道深辙,军绿色大衣的下摆扫过积雪,露出里面深蓝色棉工装的补丁,是用同色布摞了三层缝的,比原来的布料还厚实。他把车停在合作社门口,帮望梅把油糕箱搬上三轮车,手套里的锂电池还剩半格电,指尖的温度透过箱壁传过去,像给油糕裹了层暖被。

虎子的加热丝发出轻微的嗡鸣,灰色羽绒马甲在白雪地里像块燃烧的炭火。他蹲在设备旁调整电流,屏幕上的 “3A” 字样被哈气蒙住,用手套擦开后,露出下面的小字:“保持地温恒定”—— 这是他根据望川的测量数据优化的程序,能让雪层下的温度始终维持在 1℃,既不冻坏麦根,又能抑制病菌滋生。

念禾堆的雪人己经有半人高,红色羽绒服的前襟沾着团雪泥,像块融化的巧克力。他给雪人插上两根玉米秸当胳膊,用煤块嵌了双笑眯眯的眼睛,最妙的是给雪人戴了顶和望塬同款的羊皮帽,是偷偷从院里拿的,说 “雪人爷爷也要暖和”。堆完后他趴在雪地上画画,铅笔在纸上勾勒出雪人的轮廓,在旁边写着 “大雪堆雪人,来年人安康”。

正午的日头带着点慵懒的暖意,望塬坐在合作社的火炉边烤火,黑色老棉袄的袖口搭在炉沿上,羊毛被烤得发卷,像团蓬松的棉絮。周静文端来碗羊肉汤,粗瓷碗里飘着层红油,里面的羊肉是赵强家杀的年猪配的,炖得烂熟,筷子夹起来颤巍巍的。他喝汤时,胡须上沾着些油星,像挂了串小金珠,用手背擦时,羊皮坎肩的羊毛蹭得脸颊发痒,忍不住笑出了声。

望川从试验田回来,黑色冲锋衣的帽子上结着冰棱,像串透明的水晶。他掏出保温箱里的麦苗样本,翠绿的叶片上裹着层薄冰,在炉火的映照下像块翡翠。“哥,您说的‘大雪麦盖三层被’,我们算出来了,” 他的声音带着热气,“这 15 厘米的雪层,相当于给小麦盖了三层棉被,保温效果比实验室的数据还好。”

下午的风雪突然变大,望塬指挥着年轻人给果树搭防风障,黑色老棉袄的羊皮坎肩被风吹得猎猎作响,像面小小的旗。他教大家把玉米秸捆成捆,斜插在果树西北侧,说 “这样既能挡风,又能让东南风透进来”,手指在结冰的树干上敲了敲,听见里面传来 “咚咚” 的空响,知道树体安然无恙。

望川给试验田的传感器换保温棉,黑色冲锋衣的口袋里露出半截说明书,上面的 “低温防护” 字样被雪水浸得模糊。他的动作比小雪时快了许多,因为农业站的暴雪预警升级成了红色,得赶在雪势最大前做好所有防护,传感器的绿灯在风雪里闪着,像颗安心的星。

周静文带着妇女们在仓库里分装年货,靛蓝色褂子的围裙里兜着些糖果,是给孩子们准备的。她们把炸好的油糕、蒸好的馒头、腌好的腊肉分门别类,码得整整齐齐,墙角的玉米串和红辣椒在雪光里格外鲜艳,像幅浓墨重彩的年画。念禾举着画板进来,红色羽绒服的帽子上落着雪,像个移动的红包。

赵强和虎子在车库里给农机换防冻液,军绿色大衣和灰色羽绒马甲扔在工具箱上,像两堆温暖的小山。赵强用扳手拧开水箱盖,虎口的老茧在灯光下泛着油光;虎子往水箱里倒防冻液,指尖沾着些绿色的液体,在雪地上画出道蜿蜒的线,像条小小的河。

念禾的画板上多了幅《雪中送糕》,红色羽绒服的袖口沾着些褐色颜料,是调腊肉颜色时蹭的。他在望梅送油糕的身影旁画了颗大大的太阳,说 “大雪天的温暖比太阳还管用”,笔尖在画纸边缘写下 “大雪暖人心,来年百事顺”,是听周静文说的,旁边画了串鞭炮,像串跳跃的火苗。

傍晚的风雪没有停歇的意思,望塬站在麦田边,黑色老棉袄的羊皮坎肩落满了雪,像盖了层棉絮。他望着被雪覆盖的田野,白茫茫一片望不到边际,只有试验田的加热丝在雪层下透出微弱的红光,像颗跳动的心脏。手里的雪铲己经冻得和手套粘在一起,却舍不得放下,首到确认所有防风障都扎牢才转身。

望川把最后一组数据发给农业站,黑色冲锋衣的帽子上结着冰甲,像顶坚固的盔。他的眼镜片在灯光下反射着雪光,手指在 “暴雪应对总结” 文档上敲下最后一个字,屏幕上的 “完成” 字样跳出来时,窗外的雪己经没过窗台,像堵厚厚的墙。

望梅从敬老院回来,米色羽绒服的防水罩上结着层冰壳,像件透明的铠甲。她踩着雪往家走,脚印在雪地里像串的句号,每步都陷下去尺许深,却走得很稳,敬老院老人的笑声还在耳边回响,比炉火更暖。

王婶把缝好的棉袄摆在炕上,深蓝色头巾的一角搭在棉袄上,像片温柔的云。棉袄的里子用的是新弹的棉絮,蓬松得像朵云,袖口的螺纹边是用望梅给的弹力布做的,说 “大雪穿弹袖,干活不冻手”,针线笸箩里的新鞋底己经纳了一半,是给念禾准备的,比望塬的那双更厚实。

夜色漫过雪地时,村庄被大雪裹得严严实实,只有各家的窗户透出橘红的光,像黑夜里的灯笼。望塬坐在炕头的热席上,听着窗外的风雪声 —— 那是大雪特有的呼啸,像土地在给万物唱安眠曲。

周静文端来盘刚炒的瓜子,靛蓝色褂子的袖口沾着些瓜子壳,是剥壳时蹭的。她把瓜子倒进个红漆托盘里,银镯子在灯光下闪着光,说 “大雪嗑瓜子,来年多子多福”,又往念禾的口袋里塞了把,红色羽绒服的兜兜鼓得像只小刺猬,里面还藏着颗水果糖,是望梅给他的。

望塬捏起颗瓜子,壳上的雪水己经被炕头的温度烘干,裂开的纹路里还沾着点泥土。他望着窗外越下越大的雪,突然想起爹当年说的 “大雪封门好过年”,现在终于懂得,所谓寒冬的暖意,不只是炉火的温度,更是雪地里的互助、油糕里的牵挂、针线里的惦念,知道所有的寒冷都挡不住人心的热乎。

远处传来虎子调试加热丝的声音,在风雪里像支温暖的歌。念禾的画板靠在炕边,上面的《雪中送糕》在灯光下泛着暖光,雪地里的脚印和油糕箱的影子像串跳动的音符,组成首无声的诗。

大雪的月光透过雪层,在地上投下淡淡的银辉,麦田里的雪被泛着柔和的光,像盖了层厚厚的绒被。望塬一家围坐在炕头,瓜子的香气混着煤烟的味道,在屋里弥漫成团温暖的雾。

明天,他们会清理屋顶的积雪,会检查果树的防风障,会继续赶制年货。但此刻,风雪再大也挡不住屋里的暖意,窗外的严寒和屋内的温馨交织在一起,像首深情的歌,唱着黄土地上最动人的真理 —— 所有的风雪都是暂时的,所有的牵挂都能御寒,就像这落在麦田里的大雪,终将在春天化成甘甜的乳汁,滋养出又一季的希望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UQS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黄土地上的年轮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UQS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