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47章 新春的脚印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黄土地上的年轮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UQS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在“人人书库”APP上可阅读《黄土地上的年轮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,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。renrenshuku.com人人书库的全拼.com即可访问APP官网

大年初一的清晨,望塬推开院门时,积雪在脚下发出 “咯吱” 的轻响,像咬碎了块冰糖。深蓝色中山装外的羊皮坎肩沾着些金粉,是昨晚放鞭炮时蹭的,他抬手扶正门楣上的 “守岁帖”,红纸在晨光里泛着暖光,“平安” 二字的笔画间还凝着些冰晶,像镶了层透明的边。

“爷,拜年啦!” 念禾穿着新棉袄从屋里跑出来,红色的衣料上绣着片金黄的麦田,是周静文用金线绣的。孩子的棉鞋踩在雪地上,留下串小小的脚印,像刚出苗的麦苗。他手里攥着个红包,是望梅给的压岁钱,边角被攥得有些发皱,却依然挺括。望塬的手掌在孩子头上揉了揉,粗粝的掌心蹭到新棉袄的绒毛,像抚摸着春天的新苗。

望川背着相机在村里拍拜年的景象,黑色冲锋衣的口袋里装着包水果糖,是给孩子们准备的。镜头对准王婶家的院门,老人正往门槛上撒芝麻,深蓝色头巾的绒球在晨光里跳动,像颗活泼的火星。“这叫‘芝麻开门’,” 王婶往望川手里塞了把芝麻,“吃了来年日子像芝麻开花 —— 节节高。” 望川的手指在快门上顿了顿,芝麻粒在掌心滚来滚去,像群调皮的星星。

走到赵强家时,军绿色大衣的影子正映在窗户上,里面传来猜拳的笑声,像锅沸腾的热水。推门进去,赵强正举着酒杯和几个乡亲碰杯,酒液在粗瓷碗里晃出金色的涟漪:“望川,来得巧,尝尝我泡的枣酒。” 灶台上的蒸笼冒着白汽,里面的年糕散发着甜香,像团凝固的云朵。望川按下快门,镜头里的酒碗和笑脸在晨光里泛着油光,像幅热闹的年画。

周静文在堂屋的八仙桌上摆供品,黑色棉袄的前襟沾着些红枣的碎屑,是摆盘时蹭的。五个枣馍围着盘苹果,中间的香炉里插着三炷香,青烟在晨光里袅袅升起,像条细长的丝带。她的银镯子在供盘上碰出 “叮当” 的响,转身往每个茶杯里沏上热茶,茶叶在水里舒展,像刚睡醒的嫩芽。“静文妹子,给老祖宗磕头了吗?” 王婶掀开门帘走进来,手里拄着根枣木拐杖,杖头的包浆亮得像块琥珀。

两人对着墙上的祖宗牌位鞠躬,周静文的动作虔诚得像在侍弄幼苗,王婶的拐杖在地上轻轻点了三下,发出 “笃笃” 的响,像在和地下的先人说话。“今年的供馍蒸得比去年白,” 王婶眯着眼睛打量枣馍,“老辈人说馍白说明心诚,来年准能丰收。” 周静文往香炉里添了些香灰,银镯子在晨光里闪着光:“您老尝尝这新茶,是梅梅从南方捎的。”

望梅提着个竹篮在村里拜年,湖蓝色夹克衫的口袋里露出半截红绸带,是系礼品盒剩下的。她给每位老人递上双棉袜,是用合作社的分红买的,袜口绣着朵小小的梅花,说 “新春穿新袜,走新路”。张大爷接过棉袜时,手抖得像片秋风里的落叶,浑浊的眼睛里突然泛起泪光:“多少年没人给我送过新袜子了。” 望梅赶紧掏出块糖塞进老人手里:“甜甜蜜蜜过大年。”

“梅姐,我帮您拎篮子。” 虎子骑着辆电动三轮车跟在后面,橘红色反光背心外的羽绒服拉链拉得老高,领口露出条红色的围巾,是他妈织的。他把车停在李奶奶家门口,车筐里放着台小型取暖器,是用农机比赛的奖金买的:“这机器能调温度,李奶奶关节炎怕冷。” 望梅往车筐里放了袋糕点:“还是你想得细,我只记得带吃的。”

赵强带着几个年轻人给孤寡老人拜年,军绿色大衣的口袋里装着副春联,是望塬写的 “春风入喜财入户,岁月更新福满门”。他踩着梯子给张大爷贴春联,动作麻利得像只猴子,军靴在雪地上蹬出个深深的坑。“强哥,横批贴歪了!” 虎子在下面喊,赵强低头瞅了瞅,用手把横批往左边挪了挪:“这下齐了,比地里的垄沟还首。”

念禾举着画本在雪地里写生,红色棉袄的袖子上沾着些颜料,在白色的雪地上蹭出朵小小的花。他画望塬给老槐树鞠躬的样子,老人的腰弯得像座拱桥,槐树枝桠上的红灯笼在风里摇晃,像颗跳动的心脏。“爷,您为啥给树拜年?” 望塬的手掌在树干上轻轻拍了拍,粗糙的掌心沾着些积雪:“这树比你爷爷的爷爷岁数还大,守着咱村几百年了,该敬着。”

望川的镜头对准合作社门口的舞狮队,红色的狮子头在雪地里跳跃,像团燃烧的火焰。锣鼓声震得积雪簌簌往下掉,孩子们围着拍手,念禾举着画本挤在最前面,红色棉袄在人群里像颗醒目的朱砂痣。望川突然发现,狮子头的眼睛是用透明的塑料瓶做的,里面还能看见虎子画的瞳孔 —— 这小子总能把旧东西变成新花样。

周静文的堂屋飘出饺子的香气,黑色棉袄的围裙上沾着些面粉,是煮饺子时溅的。她往每个碗里放了双新筷子,是望梅从镇上买的,筷身上刻着 “五谷丰登”,说 “新春用新筷,添新福”。王婶正给念禾讲 “年兽” 的故事,老人的皱纹里藏着无数古老的传说,像埋在土里的种子,在新春的阳光里悄悄发芽。

望塬坐在炕头抽旱烟,烟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,映着他脸上的皱纹,像田埂上的沟壑。望川把相机里的照片导进电脑,屏幕上的拜年场景像串流动的珍珠,有老人的笑脸,有孩子的欢跳,有贴春联的认真,有送祝福的温暖。“哥,您看这张,” 望川指着张望塬给老槐树鞠躬的照片,“比任何风景照都动人。” 望塬的嘴角往上翘了翘,烟锅在炕沿上磕了磕:“树和人一样,得懂感恩。”

午后的阳光把雪晒得有些发软,望梅和虎子往回走,竹篮空了,心里却填得满满的。电动三轮车在雪地上留下两道浅痕,像条长长的省略号。路过合作社时,她们看见望塬和望川在贴新的标语,“乡村振兴” 西个大字在阳光下闪着光,旁边还贴着张念禾画的麦田,金黄的稻穗上站着只笑盈盈的小鸟。

赵强带着年轻人在村头的老槐树下挂灯笼,军绿色大衣的袖子卷到胳膊肘,露出的小臂上青筋暴起。他往树上爬时,军靴在树干上蹬出串深深的脚印,像串向上的阶梯。“把灯笼再往高挂挂,” 他对着下面喊,“要让十里八乡都看见咱村的新气象。” 虎子在下面扶着梯子,橘红色反光背心在阳光下像块燃烧的炭。

念禾的画本上多了幅《新春拜年图》,红色棉袄的口袋里装着满满的糖果,是拜年时长辈给的。他趴在炕桌上给画上色,笔尖在纸上划出道金色的弧线,像条流淌的阳光。“奶奶,您看这串脚印,” 他指着画中望塬的脚印,“像不像条通往麦田的路?” 周静文的银镯子在孩子头上碰出 “叮当” 的响:“这是通往好日子的路。”

傍晚的霞光给雪地镀上层胭脂色,望塬站在麦田边,深蓝色中山装的影子被拉得很长,像根定海神针。雪地里的麦苗尖上凝着些水珠,是阳光融化的雪水,像颗颗透明的珍珠。他想起年轻时爹说的 “新春看苗,来年看粮”,现在总算明白,这些藏在雪地里的生机,才是新春最珍贵的礼物。

望川收拾相机时,发现存储卡己经存满了,黑色冲锋衣的口袋里还揣着颗麦粒,是从麦田里捡的,得像颗小小的太阳。他给农业大学的学生发了条信息:“黄土地的春天,从颗麦粒开始。” 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时,远处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,像群快乐的音符,在新春的空气里跳跃。

望梅锁上合作社的门时,月亮己经爬上了树梢,湖蓝色夹克衫的口袋里装着本账本,新的一页上写着 “新春计划”:种两亩有机蔬菜,办期农业技术培训班,给老人建个日间照料中心。她往家走时,雪地上的脚印己经被新的脚印覆盖,像幅不断更新的地图,每个脚印里都藏着对未来的期盼。

大年初一的月光在雪地上投下片银亮的光,像块巨大的镜子。黄土地上的人们在睡梦中回味着新春的热闹,望塬的烟锅里还残留着淡淡的烟草香,望川的相机里存满了温暖的瞬间,周静文的针线笸箩里躺着双新纳的鞋垫,赵强的军靴上沾着老槐树的树皮,望梅的账本上写满了崭新的计划,虎子的电动三轮车上还留着取暖器的余温,念禾的画本上多了串通往麦田的脚印。

这些脚印像颗颗的种子,在新春的雪地里扎下根去。当春风吹过,它们会抽出嫩绿的芽,长成片茂密的森林,而森林的深处,永远有片金黄的麦田 —— 那是黄土地写给新春的回信,字里行间都是对生活的热爱,对未来的向往,对这片土地永恒的眷恋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UQS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黄土地上的年轮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SUQS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